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20656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

3、】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准备】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学生准备】橡皮筋、铅笔、白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二、进行新课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比较:1、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2、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

4、法指导:转化法)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收集信息,分析材料:发声体现象结论声带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水水发声时在振动发声的水在振动橡皮筋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音叉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手感觉发麻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发声的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得出

5、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引导解决:指导学生看教材28页图2.1-3、2.1-4,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蝈蝈后背长有透明的膜状发声片,发声时靠翅膀高速振动摩擦发生片产生声音。唱片转动时唱针的振动发出声音。问题二:声音是怎样从声源传播出来的呢?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活动一:以组为单位:A站在课桌的一端,B用铅笔敲桌面,你听到敲声吗? 说明什么?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吗?活动二:A的一只耳朵用手指塞紧,另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一端倾听,B敲桌面的另一端.你还能听到敲击声吗?说明什么? 声

6、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例子吗?活动三:用塑料袋把电铃包裹起来,浸在水中,你能听到响声吗?说明什么?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例子吗?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能否离开物质呢? 实验:将一只开着的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 问题: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 ) 2、用真空泵抽出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抽出时,电铃声会(减弱、变得更响亮)_。 当空气几乎被抽完时,你仍能听到声音吗?(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3、关掉真空泵,让

7、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现在你听到声音了吗?(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 )结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和水波的传播相似。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叫它声波。问题三:声速与回声想一想: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呢?传播速度是否与温度有关呢?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30页“小资料”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5分钟)1、你看到的是什么资料?2、其中“331、340、346”等数字表示什么意思?3、表中的声速是如何排序的?4、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声速有哪些不同?5、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20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

8、40m/s,2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2)20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0时大理石中的声速为3810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1分钟)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遇到障碍物会产生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

9、射回来的现象。2、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3、回声的利用:回声定位。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2、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四、课堂小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5、回声的产生及应用。板书设计:2.1

10、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三、声速:1、声速(1)150C时,V声=340米/秒(2)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2、回声及利用。五、当堂检测:1、 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2、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传过去的。

11、3、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夜宿,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六、课后提升: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写出两点)5.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6、铁道工将耳朵紧贴在钢轨上就能提前知道远处的来车,为什么?7、课本1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C)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