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0418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学生,教师讲坛.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关爱学生,为他们开启健康成长的大门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则是教师崇高师德的体现。我们面对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为他们开启健康成长的大门。一 关爱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在,就谈不上教育。”教师要想真正的做到关爱学生关键是了解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

2、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我认为关爱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二 关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从心里充满对每一名学

3、生的爱。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平等、公正的对待。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顽皮生,教师都应一视同仁,用同一个标准对待他们。如果教师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有亲有疏,以自己的喜、怒、哀、乐牵制于学生,使学生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讽刺、挖苦、歧视和体罚学生,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恒长的伤害。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会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信心,健康成长,从而也会热爱和尊敬教师,使教师的威信大大提高。三 关爱学生要对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一)

4、要严而有度 。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偏低。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二)要严而有方 。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

5、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反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寓教于教学之中。寓教于各种活动和师生的接触之中。只有方法

6、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三)要严而有恒 。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既然已对学生提出某种较高标准的要求,就要要求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常督促,常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直至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作风。教师最忌对学生一时紧一时松,说了就不再检查,再无动静,以后再怎样要求,学生都不会重视,教师的威望也会因此受损,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四 给学生的关爱应该是智慧的爱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像因材施教一

7、样,爱也应该“因生给爱”。1普通生爱在鼓励。学习成绩、行为表现都一般的学生,最容易被老师忽视。我深知这些学生其实特别需要老师的鼓励,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声亲切的抚慰,都可能让他们信心倍增;即使在犯错时,他们也会因为老师的鼓励而乐于接受批评,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争取进步,所以,我非常重视抓住时机对普通生进行鼓励。2学困生爱在赏识。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我都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以不断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正因为如此,在我的班级里,优生没有所谓的“霸气”,差生也没有所谓的“沮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密无间、平等和睦、情感融洽。3后进生爱在鞭策。我在处理某些后进生的问题时,总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鞭策他们,将自己的良好愿望变成一种精神渗透力,使那些不思进取、丧失 自信的学生重获前进的动力。在恰当的时候运用鞭策的方法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这远比惩罚来得更深沉、更强烈、更有力。既然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漫长的育人之旅。爱是育人之旅的主旋律,没有了爱,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将暗淡无光。我一手捧着爱心,一手捧着知识,静静地守候,等候爱开花,等候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