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20395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换原理复习提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交换概论1.1?交换的引人1通信网三要素 P31.2?各种交换方式1. 目前交换技术主要有那几种传送模式 P42. 电路交换的特点: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P4要在通信的用户间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3. 分组交换的两种方式: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点,对比 P94. 分组交换基于X.25协议5. ATM交换基于异步传送模式 P126. ATM信息传送的单位:固定长度的信元。53个字节(byte),其中开头5个字节称为信头,其余48个字节为信息域(净荷)7. ATM交换的原理特点8. 同步时分交换、异步时分交换各自的原理和特点1.3?交换系统1. 电信交换系统

2、的基本结构 P14 (信息传送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第2章?交换网络2.1?交换单元1.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是核心P242.交换单元交换单元按入出线的数目关系可分为:P25(集中型、扩散型、连接型)3.空间交换单元的特点、基本结构和 2种控制方式p364.时间交换单元的特点、基本结构和2种控制方式的特点P38.第3章?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3.2?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结构1.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话路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3.3?接口设备1.模拟用户电路的BORSCHT七个功能2.信号种类3.双音频信号的产生 P813.4?话路建立1.话路建立:复用和分路3.5?控制子系统1

3、.呼叫处理能力:最大忙时试呼次数BHCA的计算 P862.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3.备用方式:同步方式、互助方式、主/备方式 P913.6?程控交换软件技术1.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2.任务的分级和各自的优先级别 P963.呼叫处理的过程分为哪三个部分4.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 P1015.来、去话、号码分析的数据源 3.7?电话通信网1.我国电话网的结构 P1152.路由的分类:按连接两个交换中心在网中的地位分为:基干路由、跨区路由、跨级路由3.长途静态路由选择:P1214.我国网络演变的方式:长途电话网向无级动态网过渡 P1195. 本地电话网的汇接

4、方式:P117 去话汇接、来话汇接、来去话汇接6.我国国际交换中心的设置:北京、上海、广州第4章?信令系统4.1?信令的基本概念1.信令的概念 P1292.信令的分类 P131按信令的工作区域: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按信令的信道分:随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各自的特点和典型应用)3.信令控制方式:非互控 ,半互控,全互控, P1374.2?NO.7信令系统1No.7信令的基本功能结构由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用户部分(UP)组成。2.No.7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采用分级结构,同有4级3.面向OSI七层协议的信令系统结构:在原有4级结构上增加了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和事务处理能力部分(TC)P14

5、44.NO.7信令的三种信令单元 P1455.长度指示码LI与三种信令单元的对应 P1464.3?NO.7信令网1. NO.7信令网的组成: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2.中国No.7号信令网的等级结构和各级之间的连接特点:三级信令网结构(HSTP、LSTP、SP),3.我国电话网和信令网的对应关系4.我国国内信令点编码:采用24bit全国统一编号计划。第5章?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5.2?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1.分组传送采用的是统计时分复用的方式。 2.分组的形成 3.分组交换方式 :数据报和虚电路(看第一章的复习点)4.流量控制的方法 :证实法、预约法、许可证法 5.3?分组交

6、换协议X.25协议1.分组交换基于X.25协议,该协议包含了3层,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分组层2.分组层工作规程及原理 P178成功的呼叫建立过程呼叫拒绝过程 呼叫清除过程 第6章?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6.2?ISDN的基本概念1. ISDN的基本特征P208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综合的业务、标准的入网接口2. ISDN业务划分为三大类:承载业务、用户终端业务、补充业务3. ISDN的基本结构 P254 4.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P2145. ISDN的信道结构:P2176. ISDN的接口结构:P2186.3?ISDN交换技术1.数字用户电路包括线路终端LT和

7、交换机终端ET两大部分功能 P2312ISDN协议模型包括:控制平面C,用户平面U,管理平面M P2323分组呼叫处理支持分组型终端设备通信的两种方式以及各自需要的通信设备: P248第7章?ATM交换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7.2?ATM基本原理1ATM信元及其结构 P272 (固定长度的信元。53个字节(byte),其中开头5个字节称为信头,其余48个字节为信息域,或称为净荷)2ATM定义的两种接口信元的差别:UNI有一个流量控制字段GFC,而NNI没有。3异步时分复用技术 P275 4虚通道VP与虚信道VC的划分及标识(VPI/VCI)P2755VPC(虚通道连接)和VCC(虚信道连接)的构成 P2776. VP交换和VC交换的特点P2777ATM协议参考模型:由3个平面组成:用户面、控制面、管理面;各自的功能 P2798B-ISDN协议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含有4层,从下到上为: 物理层、ATM层、ATM适配层(AAL)和高层。9ATM适配层(AAL)目前定义的四种业务类型的典型应用及其对应的类AAL:P2837.3?ATM交换技术1ATM交换的基本原理 P286:1).入出线交换 2) VPI/VCI交换2ATM交换系统执行三种基本功能:信头变换、路由选择和排队3ATM交换结构类型 P289:时分与空分4ATM交换结构的缓冲策略:P290输入缓冲方式存在排头阻塞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