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19658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 韦华云内容提要:社会福利是一项社会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贯彻实施,社会福利工作内涵在不断扩大,福利事业由过去的补缺型逐步向普惠型发展,从城市向乡村覆盖和延伸,成为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本专题,主要介绍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当前做好社会福利慈善工作的一些思路,重点介绍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一些内容、政策和要求。目的就是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工作的一些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为更好地推进我区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打好基础。第一

2、章社会福利第一节社会福利的概述一、社会福利的含义社会福利是国家依照有关政策和法律,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而提供资金与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指国家与社会对个人、群体、社区所提供的一种公共福利,它涵盖了各个领域和社会的每一个人。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则是指为弱者服务,即为一部分特定的对象提供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泛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为人民群众谋取诸如物质、健康等方面福利待遇的福利设施和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它所包括的内

3、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待遇。二、社会福利事业的特点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指由国家与社会为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正常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及残疾人等社会特殊弱势群体提供收养、服务、就业等福利性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其特点:(一)政府投入与社会化相结合。社会福利事业主要是靠政府投入,建设福利服务机构,提供示范性福利服务,同时,也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为更多有需要的群体提供福利服务。(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可以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集中供养主要由政府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福利设施收养老

4、人、儿童、精神病人中的“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是发动社区等各方面力量,在城市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精神病人工疗站等;在农村开展五保户分散供养,亲友代养等。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既适应各种对象不同需要,又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三)福利性与康复性相结合。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利用现有设施,充分发挥潜力,由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转变。许多单位建立了康复室,设有专人负责,购置和自制了各种康复器械,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活动;使老人健康长寿,幼儿受到良好的教育,精神障碍者得到特殊训练,肢体残疾者的功能得以恢复和改善。(四)补缺型和适度普惠型相结合。即由过

5、去纯粹为“三无”人员提供福利服务扩大为社会上有需要的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和贫困人士提供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三、发展社会福利的意义(一)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密切党群关系。社会福利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对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其对象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也是社会福利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由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目的就是为困难群体服务,保障困难群体最基本的生活权益,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为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密切同群众的关系。

6、(二)有利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敬老爱幼、扶贫济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社会福利事业本身就是扶弱助残、互帮互助、尊老爱幼以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尊重人、关心人的道德风尚与行为规范的社会实践。通过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开展社会福利服务,以唤起人们的爱心,激发人们敬老爱幼、扶贫济困的热情,继承我们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美德,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福利的发展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任何时候老人、儿童、残疾人和一部分缺乏竞争力的落伍者总是客观存在的。关心、照顾和帮助这部分人,使老人有所养、有所医

7、、有所乐,儿童健康成长,残疾人得到妥善安置,落伍者得到帮助,重新获得参与竞争的能力,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标志。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目的就是使福利对象得以妥善安置,减少了社会与家庭的压力,也就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四、社会福利工作服务对象现阶段,基层民政部门主要还是通过社会福利服务向各类对象提供福利服务,如,利用通过福利机构为老年人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贫困家庭精神病人等提供养老服务,可谓是福利对象牵涉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由此可见,基层民政部门福利工作的内容主要是:老年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方面的管理等。第二节老年人福利一、老年人福利

8、的定义老年人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安定老年人生活,老年人健康、充实老年人文化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设施和服务。它作为养老保险的延续和提高,在解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二、当前我区老年人福利面临的形势老年人福利面临着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形势。人口老龄化涉及到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康复、教育、文体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区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结果,广西在人口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中

9、,60岁及以上人口为603.68万人,占总人口的13.1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25.32万人,占总人口的9.24%,比重分别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2.43个和2.12个百分点。另据,广西民政事业统计年报反映,到2010年底全区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近100万人。我区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是:一是增长迅速快。近十年来平均每年都以3.5%的速度增长;二是空巢老人的比重增加,据我区民政事业年报披露,到2011年底我区纯老人家庭人口为59.5万人,比上年增加9.3万人,占老人总数的10。三是高龄化趋势快于老年化。据2011年统计,全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超过老年人口的2/3,8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

10、100万人。四是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并存。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至1万美元。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在世界上现有70个老年型国家中,我国排名倒数第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另外,到2011年底我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仅是5.1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仅8.05张,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又是未备先老的典型。三、我区老年人福利事业的现状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形势,“十一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区按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

11、架初步建立。(一)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全区已基本实现每个市县建有1家公办福利院或养老院,1家以收养孤老优抚对象为主的光荣院,每个乡镇都建有1以上所敬老院,建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39个,各类收养性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养老床位5.15万张;有60个县区建有老年活动中心;建成近7000个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居住的五保村。 (二)居家养老服务得到较快发展。全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约404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区有15万多居家老人享受到相应服务,并为社会提供了4000多个就业岗位。(三)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007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自治区

12、老龄办、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我区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通知;2010年自治区出台了广西老年人优待办法、自治区物价局下发了关于我区福利机构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自治区民政厅下发了居家养老管理办法,起草上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四)探索国办养老机构运行模式有突破。目前全区已有18家公办福利机构推行公建民营或委托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还存在许多新问题。一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还不适应,养

13、老服务体系建设尚缺乏统筹规划;二是机构养老床位总量少,供需矛盾突出。目前现有的养老床位,大部分是为五保对象和“三无”老人提供,面向社会老人提供的仅有2.3万张左右,相当于每千名老人只拥有3.7张床位,与全国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11张床位相比,有较大差距。三是各项扶持政策落实难。四是养老服务队伍严重不足,专业化水平低。据分析,全区需要长期照料的老年人约40万人,如按15计算,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约8万人,而目前仅有5000多人,缺口仍很大。五是养老体系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目前除了少量社会力量投入以外,绝大部分依赖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各地养老服务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服务水平低。六是农村养老服

14、务体系建设严重缺失。目前农村的养老服务主要还是偏重于解决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问题,对面上的空巢老人、高龄低保老人、重残老人的养老服务严重缺失,设施、人员的投入极少,社会化养老服务几乎为空白。四、今后一个时期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形势,民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连续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并启动“敬老爱老助老工程”,这就是未来五年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为目标,以贯彻落实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为核

15、心,以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为抓手,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规划布局、增量扩面、政策创制、机制创新、行业管理等领域取得明显进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建立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福利制度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制度,完善扶持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和扩大老年人社会优待,保护服务对象的合

16、法权益。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目标明确、体系健全的社会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2.养老床位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国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60万张,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按标准改造30%现有床位,养老服务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按照这个要求,我区力争到2015年,全区养老床位达到20万张,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0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两番。3.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开展。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以此为依托,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普遍展开,在农村加快发展。到201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100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广泛覆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4.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强社会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