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19559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 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铁扇公主中国第一部剪纸片1958年万古蟾导演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中国电影萌芽时期的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洪深、欧阳予倩)郑正秋难夫难妻姊妹花。张石川火烧红莲寺。1931年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二代导演: 沈西苓、郑君里、蔡楚生、费穆、吴永刚、桑弧、汤晓丹、史东山、袁牧之、沈浮。蔡楚生,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1933年的都市的早晨是他的成名作,其代表作有:新女性、迷途

2、的羔羊、孤岛天堂、前程万里、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分别创造了当时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使中国电影首次享誉国际影坛。渔光曲首映于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郑君里,被同行称为“电影候补皇帝”。独立导演乌鸦与麻雀、枯木逢春、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体现了他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上不懈的进取精神。费穆(1906年1951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吴县。被尊为“中国现代电影的先驱”。他擅长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调动电影的各种元素为塑造人物服务。1933年,其导演处女作城市

3、之夜公映,轰动上海滩孙瑜(1900年1990年),曾留学美国,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业教育的电影艺术家。其影片借鉴西方戏剧结构和新颖的电影手法,重视镜头的美感和剪辑的流畅,被尊为“电影诗人”。 袁牧之马路天使南北二谢:谢晋、谢铁骊谢晋(1923年2008)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茧自缚。1963年,在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评选中,红色娘子军一口气拿下四个大奖,它们是: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

4、演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凌子风 主要作品:中华儿女(与翟强合作)、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中华儿女展示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是新中国最早得到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崔嵬 导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上的红花等。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曲艺术片。他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第四代导演代表性的人物: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等。代表作品:张暖忻的沙鸥、郑洞天和徐谷明的邻居、吴贻弓的城南旧事等。第五代

5、导演“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主要代表人物: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 第五代导演的发轫之作是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第五代导演的崛起被认为是从影片黄土地开始的。代表作有陈凯歌的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田壮壮的盗马贼、吴子牛晚钟、李少红恋爱中的宝贝、黄建新黑炮事件、站直喽,别趴下;何平双旗镇刀客;霍建起那人那山那狗、暖1两种电影叙事观 电影是剪去了琐碎片段的人生。电影是琐碎片段的人生。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义系构成、装配,引申用在电影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在电影制作中,按剧本或影片

6、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画面),然后再按原定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镜头(画面)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机地组成一部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方法统称为蒙太奇。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往往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隐喻蒙太奇将巨大的概括力和极度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a,平行蒙太奇-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

7、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b、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 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c、重复蒙太奇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划人物, 深化主题的目的。如战舰波将金号中的夹鼻眼镜和那面象征革命的红旗,都曾在影片中重复出现,使影片结构更为完整。d、连续蒙太奇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

8、,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一般与平行、交叉蒙太奇混合使用以加强情绪感染力为主旨的电影手法表现蒙太奇是以相连的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更为丰富的涵义,从而表达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它让观众产生割裂的效果,以使导演提高镜头的对称予以表达的思想在观众身上产生更活跃的影响。表现蒙太奇包括:隐喻蒙太奇:将外表相同而实质不同的事物加以并列,产生类比的效果,以

9、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创作者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主观情绪色彩。 对比蒙太奇:在镜头的内容上或者形式上造成一种对比效果,给人一种反差感受,也是内容的相互协调和对比冲突,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者对话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把不同内容、不同画面现象的镜头组接起来,造成强烈的对比关系)心理蒙太奇:这种表现技巧是通过镜头组接,直接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如人物的闪念、回忆、梦境、幻觉以及想象等心理甚至是潜意识的活动,是人物心理造型表现。这种手法往往用在表现追忆的镜头中。戛纳电影节: 至今64届。 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

10、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为“金棕榈奖。Dogma95理论 拉斯冯提尔1995年春,拉斯冯提尔与其同行们终于提出了(逗马),在影坛引起了新浪潮,理论归纳了十大戒条:1、必须实地(景)拍摄,不可另外搭景或加道具。如果道具为必需品的话,选景时就必须找一处有该道具出现的地点; 2、不可在影像之外加进额外的音响效果(也不允许加入配乐,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同步播放); 3、必须采用手提摄影的方法; 4、必须采用彩色的画面。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如现场太暗曝光不足,可在摄影机上加上 “机顶灯”; 5、不可使用任何滤镜; 6、不可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 7、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的环境;

11、 8、不可拍类型电影; 9、电影制式必须为35mm; 10、导演名字不可在片首和片尾字幕(制作名单)中出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 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 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至今共举行了65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欧洲第

12、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 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主要奖项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 世界电影流派 、布莱顿学派:英国 世界电影史上有据可靠的第一个学术流派 2欧洲先锋派 -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和法国,后来以法国为中心。这是电影史上第一次明确意识到电影艺术的潜力,并力图创造一种艺术电影的重要尝试。 先锋派电影掀起

13、了世界电影史上的首次理论运动 包括: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 代表人物:德吕克,爱浦斯坦、杜拉克、慕西纳克。 代表作: 费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路易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内容;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主张“非理性化”,“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把现实世界变成梦幻。鼓吹人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排斥逻辑的。 强调先锋性和纯粹性,过分注重抽象的画面造型以及视觉情绪节奏;反对电影商业化,主张电影是小众的无功利的纯粹艺术品;反对叙事,反对情节和人物刻画,主张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和空洞的抒情做为全部内容。反对理性,喜欢联想,拒绝现实,喜欢梦幻。 3电影眼睛派 1维尔托夫首创,成立

14、于1919年。2特点:世纪年代初苏联反对故事片的一切虚构,不要职业演员,不要人工布景,一切按照生活原貌,摄入生活即景;强调生活的诗意,用蒙太奇处理生活本身的节奏和诗情;推崇新闻片,认为电影的作用在于如实地纪录现实。 他们把电影摄像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搬3代表人物代表作: 吉加维尔托夫,面包的故事列宁逝世一周年前进吧,苏维埃关于列宁的三支歌。4作用 促进了“剪辑片”的问世和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蒙太奇学派的诞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受其影响。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 对整个世界电影史发展产生最深刻影响力的电影学派 特点: 年代蒙太奇是电影的基础,在镜

15、头与镜头之间运用对比、隐喻、重复、变换节奏等组合手法。 代表:库里肖夫(库里肖夫效应)、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普多夫金母亲。 5英国纪录电影学派 追求纪录电影的艺术性,关注社会生活,搬演现实,发现诗意;对蒙太奇构图和摄影技术感兴趣。 强调影片的社会意义,主张纪录片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对真实生活场面的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 代表:约翰格里尔逊,瑞特锡兰之歌,卡瓦尔康蒂的煤矿工人 6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产生时期:世纪年代 特征: 在戏剧电影的背景下,把诗意、戏剧和对社会现实的表现结合起来。诗意的对话,引人人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对重大题材的重视。 长镜头表现段落场面,尽量不剪接。长焦距镜头使用多。强调演员作用,根据演员特点塑造角色,重视演员发挥;强调人道主义,主张在宏观表现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