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9145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文帝时,丞相中屠嘉觐见文帝时,宠臣邓通对其无礼。中屠嘉回府后,召邓通诣丞相府,准备杀邓通。恰好文帝

2、的使节召邓通入宫,才使邓通得免一死。由此可见,当时A.亟需澄清吏治B.朝廷党争激烈C.皇权岌岌可危D.丞相位高权重2.1846年以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丈夫坚决反对外交大臣帕默斯顿的对外政策,逼迫帕默斯顿辞职。她在位后期,转向保守党并同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结为至交,积极支持他的殖民侵略政策。这表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A.内阁地位得到巩固B.国王仍有较大影响C.政体发生明显变化D.国王权力得到加强3.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左拾遗刘栖楚进谏指责穆宗每日上朝时间较晚,即位未几恶德布闻,并称自己身为谏官而不能规劝皇帝为善,自请碎首以谢君王。而当年年底,穆宗升刘栖楚为谏议大夫,以表彰其勇于进谏的行为

3、。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B.藩镇势力空前强大C.君权受到制度监督D.纳谏成为圣君标志4 .表1所示为英国文官制度形成和发展进程(部分)。1805 年英国财政部开始设立事务官1830 年英国其他各部也相继设立事务官,以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社会事务管理问题1832 年第一次议会改革,为文官制度启动奠定了基础1854 年英国议会提出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乂称为诺斯科特一屈维廉报告)。该报告奠定了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基础1855 年帕麦斯顿内阁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试1870 年颁布了关于国家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枢密院令,

4、补充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审务委员会颁发的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由表1可知,英国文官制度A.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影响B.发展过程历经曲折C.使复杂的社会矛盾得以缓解D.主导政党政治发展5.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慈禧此举旨在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6. 浙江嘉善同善会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慈善机构,曾规定对“不孝不悌

5、、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不予资助。这一规定A.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B.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C.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具有鲜明的教化特征7. 加尔文宣称:“上帝允准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世间所处地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疽该主张A.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诉求B.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C.反映了理性主义的兴起D.不利于发挥新教的教化作用8. 表2所示为第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订的法律数量统计情况(单位:部)。从中可以看出表2届数时间(年)数量:第八届1993199810第九届19982

6、00373第十届20032008115A. “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贯彻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C.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逐步加快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9.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蒙古)每个驿站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这里。这种宅院的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预备齐了。即便是一个国王到了这里,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舒适、满意。”该记载体现出蒙古驿站的重要功能是A.军事驻防B.基层治理C.中外交流D.皇帝行宫10. 图1为油画圣女贞德,讲述的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农家姑娘贞德揭竿而起,宣称上帝召唤她来拯救法国,她的

7、号召得到广大民众的响应。尽管贞德后来不幸牺牲,但在贞德的鼓舞下,英国人被驱逐出法国,法国人开始树立起“法国人的法国”的观念。这反映出百年战争A.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B.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推动了法国的近代化转型D.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11.1950年6月26日,周恩来总理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放牧,创办干部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上述举措的目的是A.提升少数民族精神文明程度B.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C.加速各民族间的交融与发展D.消弭边疆与内地间的发展差距12.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8、位的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变化(如表3所示)。美国“策略”的变化说明1949 年暂时不承认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20世纪50年代初拖延讨论美国操纵联合国否决机器,通过了“延期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整个50年代都遭到美国否决1961 年“重要问题”提案美国提出:代表权需要2/3多数票通过才可解决。自十六届联大起又继续把中国阻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达十年之久1971 年双重代表权美国主张,“在处理中国代表权问题时,联合国应当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是存在的”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B.新独立民族国家支持恢复中国代表权C.美国自身经济实力不断遭到削弱D.新

9、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13. 马可波罗记载了元代纸币发行之初情况:“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由此可见,当时A.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B.中国市场物价持续走低C.纸币信用良好且使用广泛D.中西经济交流十分活跃14. 雍正晚期,国家库存银两由康熙晚期的800万两增加到6000多万两。全国人口更是由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1913万人猛增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3.01多亿人。这些现象的出现客观上得益于A. “康乾盛世”的来临B.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政府的与

10、民休息政策15. 隋文帝废除了北齐、北周时期地方官自辟僚属的制度,规定地方官的任免权由吏部负责,对之前所辟自州都、郡县正以下官吏,仅名之日“乡官”,“不知时事”。隋文帝的做法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能B.为藩镇割据埋下隐患C.意在减轻百姓的负担D.加强了对基层的治理16.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由强调个人自助发展到过分强调国家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则开始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这一理念的变化A.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B.说明西方社会治理能力削弱C.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的倚重D.折射出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

11、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维也纳体系始于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终于1914年一战的爆发,期间维持了 “百年和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国主宰的欧洲领土体系,以补偿原则实现;二是欧洲“正统”王朝即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以正统主义原则实现。“19世纪的人们把他们所处的时代看成是一个骚乱动荡的时代;但是在国际事务方面,它却出奇地稳定,不但同20世纪的混乱相比是如此,就是同在它之前的若干世纪相比也是如此。”一一摘编自费艳红从“均势”结构初探维也纳体系材料二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

12、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及压迫的现状没有改变,列强与殖民地人民间的矛盾反而与日俱增。此后的分赃不均又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自身的弊端是其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各地区解放运动不断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对等的发展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似之处。(6分)

13、(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8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产物,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最终完成,英国霸权无可挽回地被美国所取代。超强的综合国力使美国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设计师,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画布上抹上了美国式资本主义发展的色彩,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谋求大国地位与世界霸权的“门户开放”型全球扩张战略得以基本实现。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要求的要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以成立,它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决策时,会员国的投票权

14、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美国股金份额始终超过15%(可行使否决权的最低比例),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摘编自何岚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国霸权等材料二据报道,考虑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其他成员国的规模不同,中国最初打算持有50%的亚投行股份。而在一些发达经济体加入之后,中国同意减持其股份。最终,在2016年1月亚投行开业时,中国获得了 26.6%的投票权。尽管中国仍是亚投行事实上拥有否决权的最大股东,但中国坚持称无意保留否决权经过与其他成员国为期两年的谈判,亚投行建立了一个关键的决策程序,引入了“固定的”特别多数原则,特别多数由2/3的成员组成,拥有3/4的投票权。这

15、种“固定的”特别多数原则是亚投行与世界银行的主要区别,因为没有单个国家能够改变亚投行的特别多数。摘编自魏冰等领导权转移与全球治理:角色定位、制度制衡与亚投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设计师”的原因及其主导地位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决策程序上亚投行与世界银行有何不同之处,并简要评析亚投行的决策机制。(6分)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清代吸纳历代经验,建立了系统、完备的救灾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报灾、勘灾、筹赈、赈灾、善后等多个方面,基本覆盖整个救灾过程。清朝将救灾责任法律化,救灾立法体系严整灵活,从而确保救灾制度有效运行。清代注重防救结合,建立了一系列防灾的相关制度,比如用于储粮备荒的仓储制度。其中,作为历代仓储最基本形式的常平仓自西汉创立,一直为后代沿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