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18387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29号二一三年十一月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硅锰技改项目建设单位: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水官项目性质:技改建设地点:位于凯里市炉山循环经济区占地面积:80001.6m2项目投资:总投资12000万元1.2 建设内容、规模及产品方案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位于凯里市炉山循环经济区,属于异地技改项目,在厂区新建213000KV

2、A、225000KVA矿热炉及配套生产生活设施。项目产硅锰合金150000t/a。1.3 生产工艺本项目硅锰合金冶炼电炉采用矿热炉留渣法连续冶炼工艺,外购原料,以焦碳为还原剂,锰矿石、硅石、富锰渣为原料,石灰为熔剂,在矿热炉内进行高温氧化还原反应,最终产出硅锰合金。1.4 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5月1日):限制类:3000kVA及以上未采用热装热兑工艺的中低碳锰铁精炼电炉;22.5万千伏安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矿热电炉容量21.25万千伏安);22.5

3、万千伏安及以上,但变压器未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或三个单相节能型设备,未实现工艺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硅铁电耗高于8500千瓦时/吨,工业硅电耗高于12000千瓦时/吨,电炉锰铁电耗高于2600千瓦时/吨,硅锰合金电耗高于4200千瓦时/吨,硅锰合金电耗高于3200千瓦时/吨,硅铬合金电耗高于4800千瓦时/吨的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本项目拟建设213000KVA、225000KVA矮烟罩半封闭型硅锰合金电炉。变压器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节能型设备,实现工艺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项目的综合电耗控制在3800千瓦小时/吨,不高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4200千瓦时/吨。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

4、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中限制类项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黔东南州工信技改备案 201233号同意本项目备案,开展前期工作,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13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达到的标准或要求名称方位与距离基本情况环境空气炉山镇居民(部分搬迁)NE、1300m共15000人(约有200户1000人在搬迁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高山堡居民点NE、2100m约15户75人高坡田居民点NE、2470m约35户16

5、5人小冲居民点NE、1500m约20户100人牌坊边居民点(搬迁)NE、710m约120户600人大土居民点SE、1550m约70户210人响水岩居民点SE、2300m约30户150人陡山居民点S、2600m约35户165人下甫居民点SW、3100m约30户150人五里桥居民点SW、1400m约80户400人碉脚居民点SW、1250m约40户200人水沟居民点W、2000m约25户125人西河居民点(搬迁)N、640m约60户300人蚂蚁坳居民点NW、2100m15户75人炉山镇生态移民安置区(搬迁)EN、350m480户1500人其正化工厂宿舍(倒班房)W、30m450人雅宝研磨材料厂宿舍(

6、倒班房)S、30m150人声环境厂区内部职工宿舍(倒班房)73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其正化工厂宿舍(倒班房)E、30m450人雅宝研磨材料厂宿舍(倒班房)S、30m150人地表水东门口河E、74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东门口水库NE、870m洛邦河W、500m白水河NE、2350m地下水大土井泉SE、1500m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西河井泉NW、600m饮用水高山堡井泉NNE、2300m饮用水生态环境项目厂址周围生态环境植被、土壤2.2 周围环境现状1、 大气环境通过本次委托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评价区

7、内各监测点SO2、NO2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PM10和TSP的日均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限值,评价区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2、 水环境项目周边受纳水体为洛邦河,通过本次委托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W1W4监测断面中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要求。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Q1Q3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的要求。3、 噪声通过本次委托凯里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4个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

8、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限制要求。4、 生态环境厂址周围自然植被中,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均为次生植被,水土侵蚀主要为轻度侵蚀,生态环境质量属中等水平。3 主要环境问题3.1 现有工程达标排放情况(1)现有厂区未建污水处理设施,废水和生活污水只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外排,外排污废水不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的要求。(2)食堂未安装油烟净化器,食堂油烟排放达不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技改后将关闭拆除现有厂区所有设施,对原有厂区进行土壤修复绿化后,原有污染不复存在。3.2 拟建工程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本项目技改

9、营运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如下:(1)废气:冶炼炉废气排放、炉体无组织烟气排放、原料粉尘、车辆运输扬尘等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废水:电炉循环冷却水、冲渣水、生活污水、硅锰合金颗粒回收用水等对水环境的影响;(3)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水冲渣、硅锰回收系统沉淀池矿渣、除尘器收集烟尘、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站污泥、炉体大修渣、废电极等对环境的影响;(4)噪声:主要为矿热炉空压机排、引风机、鼓风机、泵、跳汰机等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生态环境:主要是营运期大气、水及固废污染物对项目周边生态及植被的影响。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1 污染物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措

10、施(1)车辆运输等粉尘防治措施原料及产品在储、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需采取如下处理措施:上、卸料时,尽量降低落差,减少粉尘产生;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采用定时洒水喷淋抑尘措施;对堆场进行洒水抑尘,使堆场物料表面湿度大于7;为减小原料运输过程中扬尘对沿途环境的影响,运输车辆应采用遮盖物进行覆盖。本项目建设将拆除现有厂区内的建构筑物,拆除应避开大风天气进行作业,拆除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洒水,降低拆除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2)矿热炉烟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含尘烟气,由电炉半封闭矮烟罩捕集后进入烟气总管,烟气经冷却器冷却后降至200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处理,除尘后达标的烟气通过烟囱或除尘器顶部排入大气。

11、本项目共设置4套烟气除尘系统,213000KVA、225000KVA矿热炉各设置一套烟气除尘系统。(3)出硅口无组织出硅口上方设顶吸罩作为烟尘捕集措施,由于吸尘罩的抽风,在出硅口与吸尘罩之间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出硅口喷射出的烟气速率在该区域内迅速衰减,气流运动轨迹在负压管网的作用下发生改变进入附尘罩的,通过管网得到净化并排放,从而抑制出硅口烟尘外冒降低了出硅场内粉尘含尘浓度;同时在气流的诱导作用下,吸尘罩口区域以外的部分尘气也能进入罩内并得到净化。本项目在各出铁口上方设置集烟罩,共4个,集气效率92%,通过密闭罩抽风后进入矿热炉各除尘系统净化。(4)冶炼炉无组织厂房采用敞开式结构,强化自然通

12、风,烟气利用热压形成上升气流,从厂房顶部及周围外排,使车间内大气污染物浓度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5)食堂油烟项目食堂油烟废气经抽油烟净化器处理(净化效率90%)后由引风机引至屋顶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浓度2.0mg/m3、净化效率60%)限值要求。2、水污染防治措施(1)冷却水设备冷却水使用后仅温度升高,水质未受污染。冷却水自流至循环水池中,由加压泵送至玻璃钢冷却塔冷却后返流回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同时对循环水采用加软化药剂处理以降低水的硬度来满足工艺要求。 (2)硅锰合金

13、颗粒回收废水硅锰合金颗粒回收废水含少量矿渣,经硅锰回收沉淀池沉淀后作为硅锰合金颗粒回收系统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化验室废水及地坪冲洗水进入硅锰回收系统废水沉淀池处理不外排。(3)原料场雨水环评要求露天堆场必须增加棚架,设置成半封闭堆棚,减少扬尘以及雨水冲刷,同时在露天原料场周边设排水明沟进行排水,降雨时产生的料场雨水经1个1m1m1m沉沙井沉淀处理后,上层清液作为冲渣用水,不外排。(4)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处理规模为40m3/d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同时满足工业用水水质要求后回用于硅锰合金颗粒回收用水和绿化用水,不外排。3、噪声污染防治措

14、施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矿热炉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设备。本项目在设备上选择低噪音设备,合理布局,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措施,保持设备运转正常。强噪音设备均进行隔音措施,尽可能地安装在室内;利用屏障阻止噪音传播,如隔声罩、隔声间等;利用吸声材料吸收噪音,如进气、排气消声器、吸声体等;包扎管道,阻尼减振消声;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控制噪音,如将风机出口朝上空;建筑物内部采取吸音处理。对工人采取戴防噪声耳罩和防噪声耳塞等噪声防治措施,同时在道路两旁和厂区厂界加强种植阔叶乔木,在空地种植草坪,起到降噪效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区标准要求。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硅锰回收系统沉淀池矿渣与水冲渣一同外售给水泥厂做原料;除尘器收集烟尘经压缩机压缩成球后,全部回收作为冶炼硅锰合金的配料使用;水冲渣经对硅锰进行回收后全部直接外卖至水泥厂作生产原料。原料场沉沙井底泥全部回用至原料场,不外排;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统一集中收集后自行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工业园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炉体大修渣做建筑材料使用;废电极由生产厂家统一回收利用不外排。5、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项目建设施工中应尽量少破坏植被,加强生产及环境管理,使烟气净化系统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