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项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1807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评定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康复评定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康复评定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康复评定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康复评定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评定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项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评定项目(一)、吞咽功能障碍评定一、适应证:吞咽障碍评定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肌病等引 起运动功能异常、无解剖结构改变的吞咽障碍功能性吞咽障碍(或称神经性 吞咽障碍)。二、禁忌证:无特殊禁忌证。三、准备1. 器械及耗材的准备:呼吸训练用具(火柴、蜡烛、吸管等)、消毒大小棉棒、压 舌板、消毒纱布、乳胶手套、手电筒、各种容器、餐具、保温瓶、特型杯、黏 稠剂、口形矫正镜(可供两人并排使用)、节拍器、秒表、消毒器械等。2. 仪器及设备准备:负压吸引器、制冰机或电冰箱、冷按摩器、录音机及录音带, 以及摄像、录像、放像装置及配件等。3. 检查前要向患者说明目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

2、分取得患者的合作。4. 资料收集:临床专科资料及患者个人史、生活环境资料等四、方法1. 初步观察 吞咽功能的一般状况以及全身营养状况。2. 饮水试验:为一种较方便、常用的鉴别方法。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坐位,以 水杯盛温水30ml,嘱患者如往常一样饮用,注意观察患者饮水过程,并记录 饮水所用时间,一般可分为下列 5 种情况: (1)一饮而尽,无呛咳。 (2) 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 (3)一饮而尽,有呛咳。 (4)两次以上喝完,有 呛咳。 (5)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判断:正常:(1), 5s之内喝完;可疑:(1), 5s以上喝完、(2);异 常:(3)、(4)、(5)。3. X线造影录像

3、(VF):对咽部以下的正确评价,有赖于X线造影录像。吞咽活 动是一种极其快速且复杂的运动,因此,应用X线透视观察有时较困难,最好 采用录像技术,以便反复观察,找出发生障碍的确切部位。一般用钡作为造影 剂,将其调成流质或半流质,分别于垂直坐位及30。、60。半坐位对患者进行 吞咽检查。钡餐造影录像(VF)检查对观察吞咽反射、软腭、舌骨、舌根的活 动、喉头的举上和闭锁、咽壁的蠕动、梨状隐窝及会厌上凹的残留物非常有用, 对确定有否误咽,更是不可欠缺。一般常把呛咳看作是发生误咽的表现,但是 有些老年患者和危重患者的喉头、气管的感觉功能低下,即使发生误咽亦不会 出现呛咳,所以仅仅依靠临床观察难以作出正确

4、评价。通过VF检查,还可以 鉴别吞咽障碍系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确切掌握吞咽障碍与患者体位、食物形态 的相应关系。4. 认知评定:由于智力及认知功能低下等口腔以外的因素同样可以导致吞咽障碍 故应进行失语、失用、失认、智力等高级脑神经功能方面的检查。5. 颅神经检查:尤其是第 V、IX、X、XII 对颅神经的检查。6. 其他,如构音、口腔器官的检查。7. 吞咽困难的综合评定(1)口腔:面部表情肌:安静状态下和运动中的对称性。咀嚼肌:触诊 及轻轻做抵抗运动。黏膜:目测。牙齿:专科检查。舌肌:在非 运动状态下观察及在前伸状态下检查抗阻运动。口面感觉:主观刺激辨 别。(2)咽喉:腭咽闭合:在安静及发声状态

5、下观察刺激反射。咽部缩窄: 呕吐刺激。喉外肌:吞咽时触喉。喉内肌:间接喉镜检查。环咽 肌:运动中 X 线透视。(3) 食管:食管形态学:运动中X线透视和内窥镜观察。食管运动:测 压和运动中X线透视。胃食管肌功能:测压,运动中X线透视,胃肠闪 烁扫描、监测、内窥镜检查。食道裂孔疝和反流:活体组织检查。(4) 其他:精神状态,判断力-定向筛查,语言、视-运动知觉和记忆。五、注意事项1. 在急性期进行吞咽功能的评定与治疗,应在患者病情稳定,主管医师允许后方 可进行。最好在鼻饲管去除后进行。2. 在做 VF 检查时,旁边应有吸痰器备用。同时应在具备临床急救技术的医务人 员监护下进行。3. 进行吞咽功能

6、的评定与治疗之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评定与治疗的目的及主 要内容,以获得全面的理解和配合。尤其应申明检查或治疗中及后期可能出现 的特殊情况,如:呛咳、吸入性肺炎、窒息;局部黏膜损伤、出血、疼痛、感 染;牙(义)齿脱落、误咽等。4. 不宜进行失语症评定的情况 (1)全身状态不佳、病情进展期或体力差难于耐 受检查者。 (2)意识障碍者。 (3)严重痴呆难以合作者。 (4)拒绝检查 或完全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二) 、吞咽障碍康复训练1、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喉 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可有效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 诱发而且吞咽有力。2、屏气-

7、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然后, 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此运动不仅可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 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3、摄食训练:先以少量试之(3-4 毫升),然后酌情增加。冷食比热食好,可促 进舌比较快速地向后运动和诱发咽的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 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亦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的水(1-2 毫升),既有利于刺激吞咽反射,又能到达去除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4、舌头伸展不充分或运动不良可用纱布包住舌尖轻轻向外牵拉,做各个方向的 牵拉动作,每天可行 4-6 次,每次向各个方向牵拉的次数不等,以不引起

8、患 者疲劳为宜。或者将一压舌板(或勺子)放在患者唇边,让患者用舌头将其 向各个方向推动,以促进舌头运动的灵活性。5、针对流口水较多的患者可将空饮料瓶盛水放入冰箱内冷冻,冻好后放在患侧 的面颊部或颈部按摩,一日三次,一次约10 分钟,直至皮肤稍稍发红,但要 防止冻伤。(三) 、语言功能评定一、言语与语言言语是指说话/口语的能力,也就是用声音来进行口语交流的过程;是一种 通过口腔、咽喉结构和呼吸器官产生声音实现交流的运动活动和实际过程。言语 的形成,主要是由肺部喷出气体,经气管进入声道,形成声音;声道包括:喉、 声带、咽、舌、软腭、硬腭、牙和唇。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人与人之间

9、交流思想感情的 工具,有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包含口语、书面语、手势语和体态语等交流符号 的集合系统;语言活动有四种形式:口语表达、口语理解、阅读理解和书写表达。二、言语的产生、传递和接受过程言语的处理过程:言语学水平,生理学水平,声学水平 语言的基本特征:任意性,语义性,离散性,双重性,生成性,置换性 语言的神经生理基础:左半脑的中下部靠近听觉中枢(听觉皮质区)的区域, 主要是控制听觉语言的接收与理解(语音与语义的连接) ,称之为维尼克区(Wernicke s area);左半脑额叶的下部有一区域称之为布鲁卡区(Broca s area),主要负责控制语言的发声与表达(Webster, 199

10、5)。布鲁卡区与维尼克 区的联结主要是依赖一束束神经纤维叫“弓状纤维束”;言语时,词汇先从维尼 克区形成,通过弓状纤维束,送到布鲁卡区决定词汇的形式和发音,然后再将具 体的指令送到控制言语表达的运动皮质区。 研究表明,右脑具有一定的语言能 力,在处理言语的时间顺序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言语-语言功能障碍的主要类型 1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语言发育没有达到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 2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获得言语之前和获得言语之后的障碍。 3口吃: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档次或语音、停顿、拖音等。 4发声障碍:指发声的异常,也包括发声时伴有疼痛等不舒适状态。5失语症: 是指语言功能

11、获得后的障碍,多由脑血管疾病或颅脑损伤而致大脑半球语言中枢损伤导致,表现为理解和运用语言符号能力的障碍,有听、说、读、 写、计算等多种语言形式的缺陷。6 构音障碍 是指由于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或两者同时损伤而致的言语肌肉本 身或中枢神经系统对言语肌肉的控制失调引起的一组发声障碍。构音障碍有运 动性、器质性和功能性构音障碍之别。四、言语-语言功能评定的目的 对于脑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语言交流异常的患者应进行言语-语言功能的评定:1、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言语-语言功能障碍,判断障碍的性质、类型、 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2、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言语治疗,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 法、评价治疗提供依据。 3、预

12、测患者言语-语言功能障碍恢复的可能性。五、言语-语言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1、意识障碍、严重痴呆、情绪不稳定等无法合作者不宜进行言语-语言功能评定。2、评定环境应安静、最好采取“一对一”形式评定,避免干扰。陪伴人员在旁 时不可暗示、提示患者。3、评定前准备好评定用具,如录音机、图片等。 评定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评定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是否合作、疲劳等。4、评定过程中不要随意纠正患者的错误,注意记录患者各种反应(如替代语、 手势、肢体语言、书写表达等)。六、常用的言语语言障碍筛选方法 :1、Halstead-Wepman失语症筛选测验,选自HRB (Halstead-Reitan成套神经 心理

13、测验),是一个判断有无失语障碍的快速筛选测验方法。2、标记测验:是一种国际上研究较早并广泛沿用至今的、适用于检查失语症患 者言语理解能力的检测方法。3、语言发展迟缓筛选评量表:言语活动观察内容、语言理解观察内容、口语表达观察内容、阅读观察内容、书写观察内容。(四)、失语症的评定一、失语症和失语症的主要语言障碍 失语症: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是指后天获得性的对各种语 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的表达及认识能力(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障碍) 的受损或丧失。 具体而言,是通过口语或书面语言或手势语来表达思想、感情、 意思和需要的交流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缺陷。1、听觉理解障碍:语音辨

14、认障碍,语义理解障碍2、口语表达障碍:发声障碍,说话费力,错语,杂乱语,找词困难,刻板语言, 言语的持续现象,模仿语言,语法障碍,言语的流畅性和非流畅性,复述障 碍3、阅读障碍:形、音、义失读,形、音失读,形、义失读,书写障碍,书写不 能,构字障碍,镜像书写,书写过多,惰性书写,象形书写,错误语法二、失语症的分类和各类失语症的特征1、Broca失语(BA):曾称为表达性失语、运动性失语;临床以口语表达障碍为 最突出特点,口语呈非流利型、电报式、语量少,每分钟讲话常少于 50 个字。 表现为讲话费力,语调、发声障碍、找词困难;听理解相对保留,但对含语 法词句和长句不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都

15、有不同程度受损。 病变 多累及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的Broca区及皮质下白质、脑室周围白质甚至顶 叶及岛叶。2、Wernicke失语(WA):曾被称为接受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其突出特点为听 理解严重障碍,轻者可以理解常用词、简单句,重者对别人和自己讲的话均 不理解,常答非所问。谈话为流利型,因找词困难和大量错语,以致所处的 话难以被理解。患者同时表现出与理解障碍大体一致的复述及听写障碍,存 在不同程度的命名、朗读及文字理解障碍; 病变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的 Wernicke 区。3、传导性失语(CA):主要临床特点是复述不成比例受损,口语倾向流利型。命 名及朗读中出现明显的语音错语,伴不同程

16、度的书写障碍。 病变部位于优势 半球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内的弓状纤维。4、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Broca失语 (BA), Wernicke失语 (WA),传导性 失语(CA)5、经皮质性失语:又称分水岭失语综合征;特点是复述相对保留,病灶均在分 水岭区;因病变部位有所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可分为经皮质运动性失 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6、经皮质运动性失语(TCMA):谈话为非流利型,患者说话费力,发声和语调障 碍比 Broca 失语轻,主要是言语扩展有困难;听理解尚可,对语法句和长句 的理解有困难;复述较好,表达性命名障碍,阅读有轻度障碍,书写障碍较 重;病变主要在优势半球Broca区的前、上部。7、经皮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