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16647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我校育人体系建构途径 云峰小学 杨帆内容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育人体系,其总体思路将从五个方面展开,简单地说就是文化育人、课程育人、课堂育人、德育育人、兴师育人。关键词:文化育人 课程育人 课堂育人 德育育人 兴师育人国家教育部把“育人体系”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各校必须建构自己的育人体系。我校领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我校的育人体系,并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现简要谈谈我校育人体体系建构途径总体思路:浸润滋养,文化育人育底蕴丰富、志趣高雅之人;培养素质,课程育人育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之人;增知促能,课堂育人育知行统一、情智共生之人;育根铸魂,德育育人育品优行

2、端、求真尚美之人;优德精业,兴师育人育自省自觉、模范群伦之人。(一)文化育人学校布置校园文化、教室文化、梯间走廊文化。张贴了书画、名人警句、励志名言、学生习作、师生书画作品。每月一主题的黑板报、橱窗宣传,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处处散发书香墨香气息。近校将围墙全部拆除建成栅栏,既消除安全隐患又空气清新,视野开阔,一望无垠。去年新建背景墙50多平米,硬化运动场、操场600多平米,改建幼儿园教室200平米,今年,换学生桌凳100套,布置会议室1个,换教室防盗门19扇,办公室购空调3台,电视1台,音响1套,发电机1部,营造了浓郁的育人环境。近五年,计划增加功能室4个,配置电子白板教室6个,图书室一

3、个,乡村少年宫活动室,排球场、网球场各一个。(二)课程育人1、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的学科课程整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科内整合主要是优化整合教材,解决国家课程实施中水土不服和个性化不足的问题,要求教师超越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优化整合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对教材进行优化和整合;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的进行教材的优化和整合;以学科的教学特点凸显而进行教材的优化和整合。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本课程。3、开齐开足地方课程。(三)课堂育人构建高效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机勃发、思维迸发、 情感激发、

4、智慧生发的课堂。 从“生”的角度而言,生态课堂就是生命课堂、生动课堂、生活化课堂;从“态”的角度而言,生态课堂就是智态课堂、情态课堂、神态课堂。具体可表述为: 生态课堂是让学生鼓起生命风帆、激发生命活力、燃烧生命激情的具有浓郁学习情境的激情课堂;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学生全程、全员参与、自主互助、知情统一的互动课堂;是充满尊重、信任、赏识、激励、包容、理解,充分保护学生尊严和心理安全的人文课堂;是预设与生成、开与合、收与放、动与静相统一,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的开放课堂;是促使学生自主、自为、自在、自悟、自得,敞开心扉、袒露情怀、表露真情、倾吐心声,充满课堂春色的民主、平等、

5、和谐的个性课堂; 是讲练结合, 以训练为主线,学生具有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操作、 练习时间的体验性课堂; 是让学生从“听者”、“答者”、“记者” 单一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评者”,充满思考与对话、探索与交流的探究课堂;是目标具体、设计周密、内容准确、符合认知规律,知行统一,知能统一的科学课堂;是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说和做,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高效课堂。(四)德育育人1、德育工作突出“四性”,强化育人实效,激发育人力量,调整德育走向。生活实践性告别意识形态德育,走出说教德育、仪式德育的旧模式,让德育回归生活,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掘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6、从学生的行为细节抓住德育的契机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德育问题,引导学生从遵守基础的行为规则走向良好德行和习惯的自我构建,从制度规约和外力调控走向自主管理、自主激杨。内化生长性经过道德学习和德育实践体验,对德育知识、规则、要求等产生认同并自觉践行;通过实践体验产生道德感悟而优化道德思想、精神与行为,不断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平。多元开放性告别以课堂和教材为主要载体的静态封闭的德育,走向过程性、活动性、实践性的开放的动态德育。由课内走向课外,由校内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德育活动中体验做人的准则,感知道德的力量,实践行知统一,增强社会责任感。协同整合性寻求各方协作,构建家校、社区合力共建的德

7、育模式。2、活动课程化、德育文化显性化,拓展学科德育新途径。针对长期以来德育与课堂主阵地的脱离,德育教育必须回归课堂主阵地,充分开发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元素与价值。国家教育发展纲要规划纲要与“十八大”报告都强调德育的本质功能是“立德树人”,就是在生命前进的过程中培养和生长道德素养、道德力量。道德素养既是人的素养的重要内容,又是人生的方向性、动力性与规范性力量。开展学科课堂德育五条途径:一是直接开发学科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与价值;二是间接开发德育;三是教学过程中生成德育;四是学科横向整合中生成德育;五是学科渗透德育。(五)、兴师育人育人先兴师。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师资的兴衰与育人的效果唇齿相关。1

8、、兴师的目标追求: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着力建构以“养创新之气,强立教之本”为核心的教师发展文化:以育人教育和育人文化涵养师性;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引动教师转变观念、内生力量、提升素质,以个体和团队共生共长的文化土壤和 环境培育,释放教师创新发展的潜能与活力。学校要注重教师团队发展设计与个体发展设计。2、兴师的促进策略:(1)建立教师发展文化。坚持“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践行“育人教育”,关键在养教师创新之气,强其立教之本,以育人教育和育人文化涵养师性、培育师能。(2)把教师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统一起来,开拓教师发展路径。其根本路径是基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优化

9、与研究反思。只有介入具有挑战性、先进性、开创性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教师才能获得专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同样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反思实际上是对教育教学实践后的诊断,评估自己教育教学思想是否正确,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和发掘、方法和路径选择、评估监测等是否合理有效,过程中的主要优势与问题及问题原因分析,根据原因找到调整的措施,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趋接近真理和取得更好的效果。(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以“赛课”为载体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明确青年教师要完成的研修任务读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4)推进全员培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所有教师培训。(5)强化校本研修(6)探索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发展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