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164828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简答计算论述参考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1、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答: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驱动力必须大于各项阻力,即 T R驱动力不能大于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即 T Gk2、酒后开车所产生事故的特点。答:向静止物体撞击;向停驻的车辆冲撞;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因看错路而引起的各种翻车; 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3、试述汽车的动力性能的评定指标。 答: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汽车的最高车速 Vm ax ; 汽车的加速度或加速时间 t ; 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imax 。4、介绍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答:地域分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交通量有明显差别。 城乡分布。一

2、般来说,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大于农村道路的交通量。方向分布。 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 在较长的时间内可能是平衡的, 但是在某段 时间内,两个方向的交通量会有明显的差别。车道分布。 当同向车行道有两条或多于两条时, 处于不同位置的车道, 其交通量分布不一 样。5、交通量调查资料可以用来做什么?答:确定道路分级;为道路几何设计和确定交通管理设施提供依据;评定已有道路的使用情况、通过经济论证确定筑路计划;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程度;探求交通趋势;安排交通运营计划、确定交通管制措施。6、影响车速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答: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车型和车龄对地点车速有影响;道路的影响,驾驶员实际开车速度在

3、很大程度上受道路条件的影响;交通条件影响,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管理对车速都有影响;环境的影响,时间、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车速有影响。7、为什么要进行地点车速调查? 答: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是: 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和速度变化趋势; 作为改善道路的依据;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 判断交通改善措施的成效; 确定道路限制车速; 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8、车流密度调查对研究交通状况有什么作用? 答:车流密度是研究交通流理论和制定交通控制措施的重要基础数据; 车流密度是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是反映道路上车辆拥挤程度的最直观的指标; 车流密度指标,可以反映路上交通堵塞状况; 车流密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十分有

4、用。9、影响行车延误的因素有哪些?答:驾驶员和行人的影响;车辆的影响,不同的车型和不同车龄对延误的影响;道路条件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交通负荷的影响; 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影响。10、延误调查数据有什么作用?答:评价道路交通堵塞程度; 评价道路的服务质量; 探求行车延误发展趋势; 改建道路和交叉口的依据; 改建前后道路或交叉口延误时间对比研究; 交通运输部门进行运输规划; 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经济分析;根据延误资料制定交通管制措施; 行程延误是交通规划的基础资料。11、描述交通流基本特征的主要参数,并说明参数之间的关系。 答:交通流量、速度、密度三个参数是描述交通流基本特征的主要参数; 这三个参数之

5、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三参数的关系为: Q=KV12、速度 流量关系曲线有哪些特征?答:当车流密度与车流量均为较小值时, 车速可达最大值,即畅行车速;当车流密度增大, 车流量也随之增大时,车速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最佳速度,这时交通量最大。当车流密度继续增大, 交通流量反而减小, 车速也减小, 直至达到最大密度时, 形成阻塞, 这时车流停驶,车流量与速度均为零。13、使用 2 方法作拟合优度检验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样本量应足够大;对样本分组应连续,并且通常要求分组数 g不小于5 ;各组的理论频数 Fi不得少于5,若某个组的理论频数 Fi小于5,则将其和相邻的组合并, 直至合并后,理论频数大于 5

6、为止;2 统计量的自由度 DF 的确定要合理;显著性水平 的取值。14、非自由行驶状态的逐一跟驰车辆的行驶特性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15、排队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各有哪些类型?答:一个排队系统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即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输入过程的类型:确定型输入、泊松输入、爱尔兰输入;排队规则的类型:损失制、等待 制、混合制;服务窗按服务时间分为:确定型分布、负指数分布、爱尔兰分布。16、通行能力分析时,理想条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道路条件是指公路的几何特征。包括车道数,车道、路肩和中央带等的宽度,侧向净 宽,设计速度及平、纵线形和视距等。交通条件是指交通特征。 包括交通流中的交通组成、

7、 交通量以及在不同车道中的交通量分 布和上、下行方向的交通量分布。控制条件是指交通控制设施的形式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则。交通环境主要是指横向干扰程度以及交通秩序等。17、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之间有什么关系?答: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它们同时反映道路所提供的服务。 只是通 行能力是反映道路服务的数量或服务的能力, 是道路所能提供的疏导交通能力的极限; 而服 务水平反映的是道路服务的质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是在满足特定交通运行条件下的极限能 力。可以认为服务水平是通行能力前提下的细致分析。18、高速公路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包括什么?答:高速公路是指中央有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为

8、两车道,所有交叉口都建立交, 完全控制车辆出入,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它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包括匝道一主线连 接处以及匝道 相连公路连接处。19、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的理想条件哪些内容?答:车道宽度,小于等于 4.50m;侧向净空大于等于 1.75m; 交通组成全部为小客车;驾驶员均为熟悉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且驾驶技术熟练,遵守交通法规的司机。20、双车道公路路段的运行特性是什么?答: 车辆在双车道公路上行驶, 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超车过程: 超车车辆在超车过程中必须占 用对向车道。因此,双车道公路中任一方向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仅受同向车辆的制约, 还受到反向车流的

9、影响。 这也是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都采用双向同时分析的 原因之所在。21、两向停车方式的无信号交叉口的行车规则。答: 两向停车方式通常用于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路口,主要道路上的车辆优先通行, 通过路口不用停车;次要道路中的车辆,必须首先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通行,寻找机会,穿越 主要道路上车流的空档,通过路口。22、全向停车方式的无信号交叉口的行车规则 答:全向停车方式是用于相交道路同等重要程度, 相交道路的车辆通过交叉口具有同等的优 先权,都必须在交叉口处停车,然后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选择恰当时机通过。23、简述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 答:这种交叉口的功能介于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之

10、间。 优点:车辆连续行驶、安全、不需要设置管理措施。车辆在交叉口不必要停车、启动、延误 小,节约燃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环岛中心的绿化可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缺点: 占地大, 绕行距离长。 机动车交通量较大、 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多及有轨道交通线路时, 均不宜采用。24、环形交叉口按中心岛直径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常规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大于 25m,交织段比较长,进口引道不拓宽成喇叭。小型环形交叉口。 中心岛直径小于 25m,引道进口加宽,做成喇叭形, 便于车辆进入交叉 口。微型环形交叉口。 中心岛直径一般小于 4m ,中心岛不一定做成圆形, 也不一定做成一个, 实际上这种环交已经变

11、为渠化交叉口。25、公交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性能指标 答:公交服务质量反映出乘客对公交运行状况的感受。 它的评价指标包括;公交服务的可用性、舒适性及便利性; 公交服务性能指标包括:发车频率、服务时间、载客数及准点率等。26、提高公交线路通行能力的途径。答:维持好乘车秩序,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增加车门个数,加大车门宽度,降低车厢底板高度,减少踏步阶数,缩短乘客上下车时间; 改善车辆加速性能,提高驾驶员驾驶熟练程度,缩短车辆进、出站时间;在一条很长的街道上, 有几路公共汽车行驶时, 在同一站点将几路公共汽车沿行车方向分成 几组设站,这样可以提高通行能力。27、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答:交通规划的

12、目的是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优化土地开发布局,促成工业、农业、商业、文 体设施以及人口的合理布局,通过对交通方式、设施布局、体系结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 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建立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高效、 安全、 舒适和低公害的 交通运输系统,以满足未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提出的交通需求。28 预测交通需求的四阶段法包括哪些步骤?各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答:四阶段法包括:交通产生与吸引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和交通分配预 测。出行产生预测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 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个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

13、吸引量。交通分布预测的目的是将各交通小区规划年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转化成为各小区之间 的出行交换量的过程, 即要得出由出行生成模型所预测的各出行端交通量和区间出行交换量 的关系。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是通过交通方式划分,换算成交通区之间的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交通分配预测是将已经预测的 OD 交通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道路网的各条道路上, 并 预测各条道路的交通量。29、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量预测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城市人口。人口数是城市社会经济预测中最基础的指标, 就业岗位数与商业开发。在校学生数与就学岗位总数。车辆拥有量。城市规模和布局指标。其他。如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等。30、简述发达国家和我国

14、城市交通方式的分类。答:发达国家主要分成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两大类,再细分公共交通又有地铁、轻轨、公 共汽车等,其个体交通主要是小汽车。国内的城市交通方式一般分为步行、自行车、公交、出租车、摩托车、单位公车、私人汽 车等几种方式。31、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几类?答:出行者的特征。包括出行者拥有的交通工具,个人特征及家庭构成等。出行特征。包括交通目的、出行时段、出行距离等,不同的目的导致不同的选择。交通方式特征。包括行程时间、交通费用、各种交通方式的车内时间、步行距离长短、准时程度、舒适程度、安全性等。32、简述城市路网规划方案的基本方法。答: 根据岁现状交通评价的结果, 对拥挤路段

15、和路口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参考城市总体 规划以及分区规划中的道路网络方案,提出一个初始方案。在预测未来年的交通需求基础上, 将各种方式出行的 OD 矩阵分配到规划网络上, 根据分 配结果得到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和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对每一个路段、 交叉口以及整个网络的交通负荷、 服务水平等运行指标进行分析, 同时对 路网结构、 布局等总体指标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发展政策、 对不同交通参与者的 影响等方面进行方案评价。根据运行分析的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 提出改善的方案, 返回第 2 步进行修改方案的 交通预测与分配,直到规划方案可行、合理。此外,有时根据考虑的不同重点,需要提出多套方案进行比选,以供决策。33、建立城市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有哪些原则?答:完备性原则。完备性原则体现了评价指标所反映的交通状况的全面性。可比性原则。评价必须在平等的、可比的价值体系下才能进行。实用性原则。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改善城市交通提供决策支持。独立性原则。城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