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16080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战略思考 周光宏 孙杭生等 养猪业是南京市农村经济的一项传统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加入WTO的临近,生猪生产经营环境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加强南京市生猪产业化经营的研究和实践,对尽快实现养猪现代化,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经营现状分析 1.生产基地 1999年南京市生猪专业养殖户2801户,年出栏生猪18.2万头,占南京生猪出栏总数的9.5 %,户均出栏65头;其中年出栏5002999头的专业养殖户有12户,年出栏

2、30009999头的专业养殖户有1户。国有、集体商品猪场241个,年出栏生猪12.72万头, 占生猪总出栏数的6.7 %,平均每场出栏528头;其中金象、顶山两猪场出栏8.5万头,占国有、集体商品猪场出栏总数的66.8 %。从生产规模的变动情况来看,专业养殖户数量增长最快,且规模呈显著扩大之势。19911999年,年出栏5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户数年均递增135.5%,出栏生猪头数年均递增143.7%。生猪专业化养殖的发展,使南京市生猪专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专业户的经营也从生产延伸到种猪繁育、流通贩运、屠宰加工等领域,表现出产、加、运、销一体化经营的发展趋势。生猪专业化发展,不仅提高了南京市生

3、猪商品率和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养猪先进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2.流通概况 近年来,南京市猪肉年消费量约120万头,其中定点屠宰量95万头,调入白条肉(包括预冷肉、分割肉等)20万头,私屠乱宰流入市场5万头,月均销量为10万头(其中分割小包装1.4万头/1000吨,占猪肉销量的14%左右)。南京市生猪及猪肉货源渠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五县四郊农户自养的生猪除少量自食外上市,年上市量约35万头,占29%;二是顶山、象山等副食品生产基地年出栏约10万头,占8%;三是省市外调入,主要是河南、安徽及苏北地区,年调入量约55万头,占46%;四是白条肉、分割肉调拨(主要是省内苏北地区的一些肉联

4、厂),每年约20万头,占17%。另外南京市猪肉及其制品的销售渠道大致分为:南京肉联厂的分割肉、小包装销售;定点屠宰场鲜白条肉的销售;省市区副食品公司的预冷肉、分割肉销售。可见,当前南京市生猪产销渠道通畅,多成分、多渠道、大流通、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3加工企业 目前,南京市经市政府批准的定点屠宰场有131家(其中城区6家、郊区28家、五县97家),同时拥有象天环肉食品集团(原南京肉联厂)、雨润肉食品公司等一批以生猪为原料,进行肉食品深加工的大型龙头企业,全市生猪加工能力已远远超过本市生猪生产量。天环集团开发的“金厨牌”分部位鲜肉小包装系列产品,成为鼎足南京市场的拳头产品,并被指定为调控

5、南京猪肉市场的唯一产品。雨润肉食品公司作为南京市和江苏省的重点龙头企业,1999年资产总规模达6.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9000万元,公司开发的“雨润”系列肉食品已成为全国公认的名牌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第一。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基地扩大养殖规模创造了必要条件,龙头企业市场拓展能力愈强,对生猪原料的需求就愈大。目前,仅雨润公司一家年生猪需要量就达150多万头。 4社会化服务 近几年来,南京市先后建立健全了以种猪场为龙头,改良站为中心的三元杂交猪良种繁育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国有良种猪场14个,饲养母猪0.5万多头,大大改善了良种苗猪的供应条件,特别是雨润公司借助南京农业大

6、学雄厚的研究力量,投资1000万元在雨花区西善桥镇建立良种猪研究所,将对南京地区生猪生产品种和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饲料是畜牧业的基础,饲料成本一般占畜产品成本的6570%,随着养猪专业化的发展,商品性猪饲料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目前南京市饲料工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除了县一级的饲料加工厂外,还出现了部分档次较高的品牌饲料,中国加入WTO以后,南京饲料工业经过资产重组,以及大量进口国外质有价廉的玉米原料,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饲料生产水平,基本满足本市生猪生产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此外,生猪饲养技术不断得到改进,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几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疫情,生猪育肥死亡率在3%左右,而出栏率则

7、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5经济社会效果 1999年南京市生猪年末存栏数达89.29万头,全年出栏数189.59万头,年产猪肉12.69万吨,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本地市场肉食品供应,还运销到苏南和上海等地。南京市1998年农村户均出售和自宰肥猪约160kg,按当年生猪收购价6元/kg计算,仅此一项,户均毛收入就达960元,人均养猪毛收入为276.7元,占农村人均总收入的5.7%。预计到2000年南京市养猪业总产值将达到6.9亿元,占全市畜牧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40%和12.8%。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也为保证市场供应,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南京市生猪

8、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具体表现在龙头企业对区内养殖户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良种猪推广速度不快,出栏生猪质量普遍不高;农户散养规模过小,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较低;生猪生产标准和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该市生猪产业化进程,影响了养猪业在农业以至整个农村经济中作用的发挥。 二、 南京市生猪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尽管南京市生猪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具体表现在龙头企业对区内养殖户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良种猪推广速度不快,出栏生猪质量普遍不高;农户散养规模过小,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较低;生猪生产标准

9、和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该市生猪产业化进程,影响了养猪业在农业以至整个农村经济中作用的发挥。 1.农户散养规模过小,生猪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受传统小生产观念的影响,南京市生猪生产仍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1998年散养农户的生产量占全市生猪生产总量的89%。散养农户养殖规模很小,一般户均15头,这些农户通常利用家庭闲散劳力和生活废料、地产粗饲料生产,其生产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远低于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因而它对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可见,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和现代回避市场风险的意识,是限制农户散养规模扩大的两大主要障碍。这种以自给分散为特征的小商品生产方

10、式,客观上阻碍了科学技术在生猪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导致农户生猪品质、饲养水平和经济效益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目前南京生产的生猪仍以脂肪型和兼用型猪为主,生长速度较快、瘦肉率较高的三元杂交猪的饲养还不足30%,这不但影响了生猪的生产水平和猪肉品质,也影响了本地猪的消费和加工利用。 2.生猪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秩序较为混乱 猪肉市场放开以来,南京市生猪流通多成分、多渠道、大流通、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年消费猪肉120多万头,日交易量约30004000头,每天外来的猪肉约1500头以上,其中混杂不少病死猪。由于没有一家规范完善的肉类批发市场,猪肉销售绝大部分是在定点屠宰场屠宰后直接上市。这种

11、各自为战、各找市场的方式,使生猪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这不但造成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的波动和流通秩序混乱,也使生猪市场管理的难度加大。部分屠宰场受利益驱动,加工质量有时难以保证;更有甚者,一些私屠乱宰的白条肉因管理漏洞仍有上市渠道和空间,这就给未检猪肉、病害猪肉进入市场以可趁之际,结果严重威胁到广大居民的健康安全,使“放心肉”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3.生猪加工率比重较低,龙头企业对区内养殖户的带动作用有限 目前,南京市五个郊县的生猪基本上以自产自销为主,全市生产的生猪加工,特别是深加工水平很低。现有的几个龙头加工企业中,天环集团的原料供应主要以顶山养殖场为主;受比较利益驱动,雨润食品公司的

12、生猪加工原料也主要来自苏北、安徽、河南、山东和四川等生猪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它们对南京生猪养殖户,特别是对五县散养农户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南京市农村养猪业的发展,广大养殖户无法分享生猪产业化所带来的高附加值,配套的良种、饲料、防病等服务和有效的市场风险保障功能,使农村养猪业难以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低效益的自给性生产格局。 4.生猪产业化中介组织形式单一,社会化服务体系较为薄弱 从南京市生猪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来看,产业化中介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雨润、天环等大型加工企业和分散于各地的屠宰场。在雨润和天环等公司对区内农户辐射作用很小的情况下,实际上广大农村养殖户仅靠各地屠宰场和

13、小刀手与市场连接,而专业市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农民经纪人等其他形式的中介组织在生猪产业化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使得生猪品种改良、饲料配方、防病治病、流通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环节相对薄弱,生猪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缺乏必要的服务保证,养猪业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5.资源利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南京市农村生猪养殖处于自发的小商品生产状态,生猪养殖、加工缺乏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生猪流通也处于无序竞争之中,这便不可避免地造成农村养猪业生猪品质低下,饲料利用率低,市场猪肉供应也存在药物残留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隐患。加之商品猪场和屠宰场生产加

14、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所有这些,不但制约了该市猪肉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而且有可能危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纵观南京市生猪产业化的现状,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要真正有效地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必须立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从发挥养猪业在整个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正确引导和有力扶持。 三、南京市生猪产业化的战略思路 1. 重点办好集约化种猪场,积极扶持规模化民营养猪企业 南京市已有的商品化养猪场是在短缺经济年代,运用计划手段建立的。不可否认,这些商品化养猪场对缓解南京市猪肉供应紧张,特别对实施菜篮子工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本课题的研究显示,现有的

15、商品化养猪场普遍经济效益不高,进入过剩经济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更严重。1998年,饲养每50公斤生猪纯收益,农户为8.9元,国营集体猪场为13.5元;饲养每50公斤生猪的成本纯收益率,农户为2.96%,国营集体猪场为3.8%。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下,特别在过剩经济年代,农户饲养生猪反而比商品化猪场有成本优势。再说,大型养猪场造成的畜牧环保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中畜牧业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占首位。我国深圳市在前10年化巨资建立大型猪场,现在又回过头来化巨资治理畜牧业污染问题。这个教训值得注意。 本课题的研究还显示,在农户饲养方式中,专业户饲养比一般散养有优势, 而且也

16、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比较1998年南京、无锡、苏州、淮阴市生猪年出栏量在500-2999头的专业户数分别为10户、123户、119户和2户。这说明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农户养猪的规模化趋势比较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户养猪规模的大小体现了该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预示了今后户养方式的变化趋势。 2. 从生猪产业链推动产业化 “公司农户”是我国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各地都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公司农户”仅仅涉及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贯穿整个产业链,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理由是:其一,公司和农户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主体,以追求各自的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一些公司仅仅将农户当作提供生产原料的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