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152811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课例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死攸关的烛光课例分析市二小 杨红苗教材分析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文章篇幅不算太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但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根据课程标准和年段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是:1.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镇定、勇敢、机智,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观察、分析本节课的三个维度,不难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其它两个维度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因为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

2、因素较为丰富,加上文本内容的历史久远,与学生的背景知识有距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体会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要落实好上述教学目标,发展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激发兴趣,调动情感,创设情境,使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因素就显得尤为关键,这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理念研究“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学校的研究课题,即运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观察、分析、调控课堂教学,使课堂达到“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效果。“三维”之间并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互动的过程。“三维”之间的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联系紧密,互动生成的一个立体动态发展变化过程

3、。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过程与方法),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便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语文科的子课题是“研究三维互动中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综合渗透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情感性较强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为基点来观察、分析、调控其它两个维度。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发展其他两个维度,最终达到“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的,本篇课文篇幅不算太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学生读过一两篇后,普遍能了解大意

4、。学生通过交流,理解伯瑙德母子三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学生深入理解了母子三人在敌人面前的表现,感悟了到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时做到声音与情景相贴切。2、品词析句中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临危不惧、冷静、机智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课文描绘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紧张激烈,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文中写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进行了三次周旋,他们一家人随着蜡烛越来越短而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心理,虽然情况越来越紧急,但他们依然从容镇定地想出方法来保护秘密情报,反映出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之心。教学

5、中需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披情入文,拨动情弦1. 导语: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二战时期法国第厄普市,认识了伯瑙德夫人一家。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和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一起面对2. 学生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二、随情入文,体验情感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1)播放片段,激发情感导语:让我们先一起走进战争的残酷场面吧。(播放影片视频)(2)创设情境,拉近时空伯瑙德夫人为了保护绝密情报,想方设法把情报藏好。那么伯瑙德夫人最终把情报藏哪儿了?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天晚上,三个德国军官闯进了屋子并顺手点燃了蜡烛。一旦蜡烛燃烧,会有什么后果?假如你当时

6、就在现场,眼睁睁看着这生死攸关的半截蜡烛燃烧,你会有什么感受?生一:一旦蜡烛燃烧,情报就会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就会死亡。生二:假如我就在现场,我会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生三:假如我就在现场,我会很紧张。(设计意图:教学充分体现了“三维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效果。先从过程与方法入手,通过播放电影片段,再巧妙设置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当时情况的危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容易投入学习。这样,就能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2. 融情入境,情感体验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镇定、勇敢和机智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1)导语:面对

7、这生死攸关的烛光,伯瑙德夫人和她的孩子又是怎么表现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2)出示问题:a. 画出描写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b. 从母子三人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他们具有什么品质?c. 分角色演课本剧。注意抓住人物特点(动作、语言、神态)演读。(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但需要老师的引导。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着重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学法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子三人的镇定、勇敢、机智的表现和爱国精神。)(3)小组互相交流学习感受。(设计意图: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确

8、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争,同时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及表达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增进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在组员互相交流中,体会人物的表现和品质,学生从互相交流中获得合作学习的快乐的情感体验。)(4)角色演读,师生评价交流,体验母子三人的表现和品质。导语:经过同学们自己的学习和小组的交流讨论,相信大家对母子三人的表现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下面我们就通过同学们的演读来体验人物品质。 (设计意图:品词析句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高年级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方式,在充分的时间里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让学生畅游字里行间品位、咀嚼、感悟,收获的不仅仅是只言片语,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

9、智慧阅读的快感。这一环节教学,通过学生的角色演读评价教师相机指导,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一个更深的层次。而学生的角色演读和个性评价,更凸现对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的重视。使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感悟中、在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在角色演读和个性评价中感受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表现和品质,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品读能力 。)三、总结提升,延伸情感1. 根据板书总结今天我们和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一起经历了三起三伏、惊心动魄的战斗,让我们为这母子三人为了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镇定、勇敢和机智鼓掌!为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鼓掌!(设计意图:课文的板书是紧紧抓住了课题和课文的中心内

10、容进行设计的,较好地反映了故事的曲折起伏。通过板书总结(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记忆,学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有创造性的联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和能力),并从中体会了母子三人的爱国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2. 拓展思维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有怎样的表现?请写一写。生一:敌人走后,母子三人都趴在桌子上。经过刚才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都筋疲力尽了。生二:敌人走后,伯瑙德夫人赶紧把情报从蜡烛中取出来,怕敌人又返回来。生三:敌人走后,母子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生四:敌人走后,母子三人都笑了。生五:敌人走后,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们,你们真棒!”(设计意图:经过过程方法的

11、改动,学生的情感思维打开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对母子三人的表现进行了个性化的理解(知识与能力),使三个维度都得到和谐发展。)3. 课外延伸(1)师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像这母子三人一样的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勇敢地参与反抗法西斯的战争中,正因为有了这股正义的力量,这样残酷的战争终于在1945年结束了。但是,战争留下来的惨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只有勇于正视历史,才能时刻警醒我们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吗?(3)推荐阅读: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下面的书籍,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次战争。(设计意图:此设计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课例评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因为问题的设置没有挑战性,学生不需要深层次的思考就能脱口而出,问题显得多,但思考的度不深,形成了打乒乓球似的问答;当有个别问题学生暂时不能回答时,老师因为追求课堂的完美而不容学生长时间的思考,所以就被老师一一代劳了,这样老师在课上不得不不停的讲,学生除了老师让读时读,让回答时马上回答外,没有自己的想法,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场面,不能很好地体现语文的本色听、说、读、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