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13094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遥感在摄影测量中的地位、作用及前景 刘璐 200905064324摘要:遥感技术已经被运用于国土资源监测、气象观测、天体科学等多个领域,作为测绘科学中与遥感技术手段相似的的摄影测量来说,遥感技术在摄影测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遥感技术运用到测量学中,丰富了测量手段的同时,与摄影测量相辅相成还促进了摄影测量的学科发展,这也为遥感在测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契机。关键词:遥感 摄影测量 地位 作用 前景31 前言遥感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通过电磁波的能量变化来识别目标物,揭示目标物的几何、物理特征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它自问世以来,就和“摄影”或“影像”有着

2、密不可分的关系,1858年,法国人图纳利恩用系在气球上的照相机拍摄了巴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成为了世界第一张航空相片,随这张相片出现的航片判读技术可以说是遥感技术的雏形。作为测绘的重要手段之一,摄影测量是运用摄影机和胶片组合测量目标物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技术,它利用被摄物体影像来重建物体空间位置和三维形状,从而获得地面或其它物体的空间信息。当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之后,摄影测量由航空摄影测量迈向了航天摄影测量的新阶段,奠定了遥感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地位基础。遥感技术与摄影测量的不断结合,形成了今天又一门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这足以说明遥感技术与摄影测量之间的关系,遥感也更应该在与其密切相关的摄影

3、测量领域深入发展。2 遥感在摄影测量中的地位摄影测量测绘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在测绘中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体的空间三维特性与成像系统的投影关系,即二维图像与对应的三维空间物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单幅和多幅图像中高精度自动提取、匹配图像目标。摄影测量发展到现在,高精度、非接触成是其首要特征。非接触可以不对对目标的结构特性和运动特性带来任何干扰,数字图像分析中的各种亚像素方法使目标图像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图像量级,有效的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精度。而目前,摄影测量除了能够实现传统意义上地物目标三维信息的获得,对物体对象在时间维上的运动和变形信息的获取,成为了摄影测量新的优势。然而,摄

4、影测量自身的特点:比如航天飞机需要在设计好的航带上飞行以拍摄照片,并且对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倾角都有要求;又如在一些云覆盖、森林覆盖、水下、雪原等特殊的区域不能够有效测量出物体的三维信息,这使得摄影测量手段在测绘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遥感技术,通过电磁波来获得物体信息,它主要建立在物体反射和发射电磁波的基础上。由于各种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不同,并且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反射也存在差异,遥感技术利用了这些物质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及关系来实现遥感对于传统摄影测量的特殊效用。上面所提及的特殊区域如果能运用遥感技术,将会取得较好效果。所以说,遥感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补充了摄影测量技术,使之应

5、用范围更广,变得更强大,同时扩大了摄影测量的视野。3 遥感在摄影测量中作用3.1遥感的特点遥感能够运用摄影测量除了它们有共同的起源外,遥感相对摄影有如下独特性:(1)宏观性。遥感探测的范围广阔,尤其是卫星遥感,探测范围可以不受政治区域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遥感平台位置越高,探测的范围也就越大。比如,一副尺寸为23cm23cm、比例尺为1:35000的航空像片覆盖面积为65km2,而一景陆地卫星影像覆盖的区域为34225 km2。(2)多波段性。传感器可以从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到微波各个不同波段进行探测和记录信息,远远超过了摄影测量运用的可见光范围。(3)周期性。遥感卫星具有周期性、重复获取图像的特

6、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从而能进行预测和预报。这比摄影测量从设计到完成图片采集所需的时间要短很多。(4)经济性。基于遥感以上特性,归纳出在大范围内,若想得到和与航片生产出的同样精度的三维数据,遥感图像获取比航片获取更经济,它不需要花费太多人力物力。3.2 遥感在摄影测量中的运用遥感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加强,打破了摄影测量长期以来过分局限于测绘物体形状与大小等数据的几何处理,尤其是航空摄影测量长期以来只偏重测制地形图的局面。遥感技术改变了摄影测量由大比例尺缩改小比例尺地图的制图模式,而可以直接编制小比例尺的专题地图或地理图,实现了先宏观后微观逐步深入的逻辑顺序。它利用不同分辨率的卫

7、星影像进行地图更新,加快了地图更新的速度。还实现了准同步动态制图,摆脱了摄影测量中时间差存在的困境。与此同时,遥感与摄影测量相结合,获得其它星球的地理三维信息成为了可能。3.3 遥感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举例3.3.1 遥感与摄影测量结合制图遥感可测制小比例尺地图,也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采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具有以下优点:(1) 采用了国家统一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与国家基本图或其他部门的地形图可以沟通使用 (2) 航测图片和遥感卫星图片覆盖面积大、表达现场逼真、内容丰富 。在地物测量中,它不存在人工野外逐点跑尺,可以较快地在室内描绘出所需要的铁路设备、周围的建筑物等。(3) 航

8、测可获得精度较高的大比例尺地形图。(4) 航测成图可取消中线测量 。3.3.2 无人飞机低空遥感监测灾区传统的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主要采用航天卫星影像和高空航空影像,以目视解译为主,将灾害重点区域遥感解译成果与现场验证想相结合,辅助其它资料综合分析,进行地质灾害的灾情评估、救援计划和灾后重建规划等。3.3.3 遥感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线路一般应尽量采用直线以及较大半径的曲线连接,以缩短线路的长度,节省造价及营运消耗 。在纵断面上则应尽量减小坡度,以提高车速 。同时,铁路线路还应绕避不良地质和水文地段,并尽量绕避重要建筑物以及少占农田等,以保证线路工程的质量 。为了满足上述线路设计要求,必须利用铁路沿

9、线的地形、地物、地貌、地质、水文等资料,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提供这些资料的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其优势在于能快速地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减少工作量,提高选线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并能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大的改善 。4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前景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主要在于传感器、遥感平台的先进性和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航空乃至地面成像传感器的技术先进性也得以不断提高。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终端视频信息的加入,使得更多的非专业传感设备也加入了空间信息获取传感器的行列之中,为空间信息的实时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成像传感器的发展可归纳为(1)高分卫星。为高分辨

10、率光学传感器卫星增加更多的多光谱波段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还有发展成熟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以其全天候、抗云雾干扰等特性,加上干涉技术(InSAR)技术的提升,将逐渐成为测定宏观地形、地物沉降及微小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2)高分数码航摄仪。大像幅数码航摄仪以其几何及辐射分辨率高、影像多光谱和直接数字化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和被认可,并正在逐渐取代胶片航摄仪。(3)机载激光雷达。它对比如森林覆盖区域进行测量时,不仅可记录到树尖返回的回波信号,还可记录树枝、树干、灌丛乃至草和地到树叶、地面等返回的回波信号, 可有效地减少粗差或废波,保障每一束激光可用信息的最大化。(4)纹理投影系统

11、。摄影测量方法需基于物体表面的影像纹理。因此,纹理投影系统对无表面纹理特征的物体进行测量时, 将人工纹理投影到物体表面上, 再进行拍摄获取影像,就可实现摄影测量的目的。并且对投影的纹理再进行相应的数字深度编码, 通过解译便可直接得到物体的3维信息。(5)三维相机。现在推出的光子混成器件 (Photonic Mixer Device PMD)和基于此器件出台的面阵 PMD 3 维相机采用经调制的不相干红外光照明被测物体,并以 PMD 面阵接收由物体表面返回的光, 通过相位差测量获取每个像素到相应物体点间的距离,由此可形成物体的 3 维影像。对于传感器平台,它作为搭载传感器的载体,也可理解为支持传

12、感器。这些年来,除了传统的卫星和飞机平台不断优化外,新型的传感器平台或系统也层出不穷,像高空耐久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飞机、移动测量车、GPS/IMU 直接定位定向平台、地理互联网等的也在不断发展,它们将会引领摄影测量与遥感迈向新层次。总之,遥感在摄影测量以及测绘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不断挖掘遥感测绘的潜力,从理论上、技术上加快遥感测绘的步伐,把我国的遥感摄影测量事业推向新高度。参考文献:1王佩军,徐亚明.摄影测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于起峰,尚洋.摄影测量学原理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孙家炳.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 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刘慧平.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焦健,曾琪明.地图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马泽忠,王福海,刘智华,刘 学. 低空无人飞行器遥感技术在重庆城口坡堰塞湖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2:25-1.7曾涛,杨武年,简季. 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处理在汶川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快速勘测中的应用.测绘科学.2009,10:34.8 谭衢霖,沈 伟,杨松林,胡吉平.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应用综述.铁道工程学报.2007,1:1.9 克里斯蒂安.海普克,唐粮.摄影测量与遥感之发展趋势和展望.地理信息世界.201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