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1297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暴行的罄竹难书,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文是

2、一则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此消息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美国记者埃姆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的这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二、文本助读1、简介奥斯威辛和介绍写作背景知识A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记者,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1958年,纽约时报基和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津卡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多少记者来过了,昔日法西斯的屠宰场已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有的

3、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善良与罪恶的对立,以波澜的情感抒写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2、消息的概念和特点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的特点: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毛骨悚然( )、和煦( )、纳粹( )、废墟( )、不寒而栗

4、(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窒息(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本文共17段,请同学大致复述课文内容。3、标题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的说一说:参观4、请同学简单概括一下作者参观的顺序?(请几个学生回答)(板书):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四、突破教学重点:品味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学生找一找写参观者行动和神情的语句?学生自由回答:“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满了下来”“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

5、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写参观者如此的行动和神情,说明了什么?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控诉纳粹的残暴:今天作为一个参观者,看到这景象都万分恐惧,都无法忍受,那么当年的纳粹又残暴到何种程度?请从文中第五段找一个句子加以概括: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

6、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2、参观者如此,那么作者来到奥斯威辛是什么心情呢?(愤怒、担心、忧郁,等等)3、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请学生说一说印象深刻的语句。“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教师简介)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

7、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使文章的充实不空洞。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请同学们找出几处细节描写,并进行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思考问题)a.“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b.“他们目光呆滞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2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预设:看似不和谐的照片更引发人深思,可爱、温柔、微笑的姑娘,也在死

8、难者中,并且与他人形成强烈反差,更让人痛彻心肺,让人反省历史。c.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预设:纳粹党的残暴,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连上帝都不会原谅。d.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e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

9、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结尾处也出现同样的句子,却没有这个词为什么?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霆,依旧难以清除!开头这样形容是为了警醒人们不要忘却历史;结尾这段生活场景表现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维护。教师总结: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词语来概括,比如“恐怖”、“可怕”、“阴森”“讽刺”等等词语来概括,相应的语段有“都有某些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恐怖之处。有的人在奥斯威辛感受最深

10、的是重新修复的毒气室,据说这还是小的。而对另一些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长满了雏菊。”“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在这个过去的人间

11、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4、这是一篇报道,但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不同,试分析本文予以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预设: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消息不突出强调现场感,没有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性的描写。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学色彩。五、师生共同总结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

12、么新闻”?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让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我们头上。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

13、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六、作业(两选一)1. 完成课后习题,下节检查。2.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相关资料:1. 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14、。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板书设计: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毒气室 焚尸室 女监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侧面描写 前后照应儿童在嬉戏打闹儿童在嬉戏打闹珍惜和平,勿忘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