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12688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受春节,追寻传统文化“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除夕万家人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多么朗朗上口的童谣啊,呵,这就是2012龙年春晚的开场童谣,伴着小朋友充满童真的声音,让人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里的名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二十三,糖瓜粘 在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也正是“过年”的开始。在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小的时候,街上平日里都很冷清,只从这一天开始才会热闹起来,卖花炮的、卖气球的、吹糖人的、卖各种吃食的,都纷纷地在那里吆喝叫卖。“小孩子们都去找大人要钱,爸爸妈妈也行,爷爷奶奶也行,叔叔姑姑也行。大

2、人们这时候都比平日里慷慨,过年了嘛!”会一起小时候过年时的情景,妈妈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俗语说:二十三,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哪样不用钱呢!在许多年以前,在这天有一样必须要吃的正宗传统食品,那就是糖瓜,因为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灶王爷在家里住了整整一年,这一天要在他嘴上抹上又甜又粘的糖瓜,好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也许现代人大多淡忘了这一带有些许迷信色彩的传统,但过年,不就是图个吉祥如意吗? 二十四,写大字 每逢过年,在曾经那样一个有些封建的年代里,会写字的人家都要裁几张红纸,写些对联、福字、吉利话。不能写的人家,则到市场上去买,也多是现写现卖的。大门上的对联一般要图点喜庆,以通俗易懂

3、为上,平仄对仗都不讲究。比如“出门求财财到手,在家守业业兴隆”,再横批一个“紫气东来”,人人都看得明白。而室内的对联则要别致一些,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云云。粮缸上写“五谷丰登”,猪圈上写“六畜兴旺”,照壁上写“蓬荜生辉”,楼梯上写“上下平安”。而在现代,写春联的任务早已交由印刷厂来完成,更有新奇的电子对联来装点门楣,然而,春联这一习俗,从古自今从未被人淡忘,反而更加发扬光大了! 二十五,扫尘土 每年过年前年前,家中长辈,和父母总叮嘱要收拾房间,将杂物收拾好,将无用的东西扔掉,这似乎已成惯例。过年了要进行大扫除,再腌臜的人家也不能偷懒。这也是有讲究的吧,取万象更新之意,或是为了扫除晦气。

4、但身为90后的我,似乎不被父母认可有好的收拾房间的本领,因此也就从来不要我帮忙,总是塞点儿钱把我赶到外面,自己包上头巾穿上围裙,用扫帚,吸尘器,拖把,地板蜡把房子仔细地清理一遍,往往到我回来时已是窗明几净了。虽然有些堆积了一整年的灰尘的地方很难被完全清理干净,但我家仍坚持着年前大扫除的传统,哪怕打扫一次要累得腰酸上好几天。但为了新年有个光亮的开始,父母长辈们也就甘之如始了。 二十六,来煮肉 在以前动荡的年代,那时候没有冰箱,所以过年煮的肉要腌起来,一直吃好几个月,称为“腊肉”。如今在过年前,抬头看高楼上的阳台,往往都挂着几串腊鱼腊肉。而制作腊肉也是有技巧的,在煮肉时要用一口大锅,慢火煮上多半天

5、,再焖上一宿,这样煮出来的肉入味、好吃。“小孩子往往都等不及,不时地催大人给捞出一块来尝尝。”在妈妈小时候只有在过年时才有机会吃到肉,家中小孩又多,往往为了那一点肉一天一点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头就饱了。心也饱了。然而也就是那半口猪的肉也不能全煮掉,还要留出一些生肉用来炒菜,还要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剁好的肉馅放在罐子里,用猪油封住口,可以放很长时间不会坏。这对于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实在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也因常怀感激之心,庆幸自己生在幸福的时代。 二十七,杀公鸡 这是一个早已不时兴的春节民俗,因为想吃鸡,早已不像过去那么困难。在过去,杀公鸡可能也有些说法,为了避邪。其实杀的也

6、不一定是公鸡,有时是老母鸡,有时直接买杀好的光鸡。过年时要招待亲戚,所以鸡是各家都必不可少的。不过现代迷信的人早已不多了,所以还自己动手杀机的人更是不多了,禽类屠宰场替我们代劳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记民俗,只是用更好的方式来代替老的传统。 二十八,把面发 北方人爱吃面食,其最主要的就是馒头,所以平日里每三五天就要发一次面、蒸一次馒头。但过年期间则不然,要一次性蒸出十几天吃的馒头来,所以这一次的发面特别关键。发面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将酵母用水泡开,掺上面粉,然后放在大盆里慢慢发酵。因为量大,所以一般要发一整夜。发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要加入适量的纯碱,再掺入一些面粉,揉到软硬合适,然后继续发酵一段

7、时间。这发面是个技术活儿,各家主妇们都特别重视,因为过年亲戚来了是要吃的,谁蒸的馒头酸了或是面发的不好,难免落人笑柄。我家作为一个南北集合体,小时候,我是见过爷爷亲自动手发面的,那紧紧攥着眉头的神情,让人记忆犹新啊。 二十九,蒸馒头 如果说发面是个技术活儿的话,那么蒸馒头则是个体力活儿。馒头要反复地揉,才会有劲、好吃。所以蒸馒头的时候,各家的男人们往往也会上场助阵。做好的馒头剂子要放到特制的模子里,压出各种花纹来,然后才上屉蒸。这馒头模子刻的都是些喜庆的图案,有福字的,有喜字的,有寿字的。讲究的人家,还要买点食用色素,用筷子头蘸了点在馒头顶上。不过时代在前进,曾今的馒头胜景,早已被馒头店里的老

8、面馒头和餐厅了的花式馒头取而代之了。但那最为古老的馒头,仍是一年四季我家早餐桌上的常客。 三十晚上熬一宿 年三十晚上这一顿定要吃团圆饭,起码四凉八热十二个菜,有鸡有鱼,还要喝点好酒。饭后出去放烟花,放完烟花回来之后再包第二天早晨要吃的饺子,直到三更之后才能睡觉,称为守岁。对小孩子来说,守岁其实挺难熬的,所以我家每年都不守岁,困了就去睡。这些年因为看春晚,所以守岁变得容易了。零点时可到来,自从鞭炮“禁改限”后,零点一到,则就震耳欲聋鞭炮声响起了!顿时,霹雳啪啦的声音充斥着你的耳朵,喜悦的硝烟弥漫于你的鼻腔,漫天的烟火迷离了你的双眼,祝福的短信电话堵塞了信息通讯网! 初一起来走一走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便有人抢早起来放鞭炮,一时间鞭炮声此起彼伏,令人困意全消。起床后先给父母拜年,领压岁钱,然后吃饺子。古时候,这初一早晨的饺子里会放一枚铜钱,谁吃到了就代表这一年要行大运。饭后出门“走节”,也就是四下里去拜年,按老风俗还要给长辈们磕头。不过这磕头的民俗早已移风易俗了,将磕头改为了鞠躬,再说一声“过年好”就算齐活了。新年到,新气象,从古自今庆春节,岁岁年年人逍遥! 高一(11)班 胡晓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