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126523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流体流动一、压强1、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atm = 101.33kPa = 10330kgf / m2 = 10.33mH O = 760mmHg22、压力的表示(1)绝压:以绝对真空为基准的压力实际数值称为绝对压强(简称绝压),是流 体的真实压强。(2)表压:从压力表上测得的压力,反映表内压力比表外大气压高出的值。 表压=绝压-大气压(3)真空度:从真空表上测得的压力,反映表内压力比表外大气压低多少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3、流体静力学方程式p = p0 + P g二、牛顿粘性定律F duT = U -A dyT为剪应力;dU为速度梯度;dyU 为流体的粘度;粘度是流体的运动属性,单

2、位为Pa ;物理单位制单位为g/(cms),称为P(泊) 其百分之一为厘泊cp1Pags = 1P =1cP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三、连续性方程 若无质量积累,通过截面 1 的质量流量与通过截面 2 的质量流量相等。p u A = p u A1 1 1 2 2 2 对不可压缩流体u A =u A即体积流量为常数。1 1 2 2四、柏努利方程式单位质量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式:g Az +如+坐=We -Yhfgz + U +匕=E称为流体的机械能2 p2 p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衡算方程:Au 2 ApAz += He Hf2gp gz :位压头(位头);兰:动压头(速

3、度头);2:静压头(压力头)2 gp g有效功率:Ne二WeWs轴功率:N = Ne五、流动类型雷诺数:Re十Re是一无因次的纯数,反映了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的对比关系。(1)层流:Re4000:湍流(紊流),流体质点间发生互混,特点为存在横向脉动。 即,由几个物理量组成的这种数称为准数。六、流动阻力 1、直管阻力范宁公式h ”丄竺f d 2Aphf = -f pg g(1)层流时的磨擦系数:X=,层流时阻力损失与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层Re流区又称为阻力一次方区。(2)湍流时的摩擦系数九=f (Re,-)(莫狄图虚线以下):给定Re,九随-增大而增大;给定三,九d d d随Re增大而减小。

4、(Ap Iu2,虽然u增大时,Re增大,九减小,但总的Ap是 ff增大的)九=f (三)(莫狄图虚线以上),九仅与三有关,Ap y u2,这一区域称为阻力 ddf平方区或完全湍流区。2、局部阻力(1)阻力系数法h厂晋匕为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出口损失g = 1.0 ;进口损失g = 0.5出口进口2、当量长度法le u 2h =九一f d 2注意:(1)管路出口动能和出口损失只能取一项。(2)不管突然扩大还是缩小,u 均取细管中的流速;七、复杂管路1、分支管路團1- 44分支管路(1) 连续性方程:总管的质量流量等于各分支管路上的质量流量之和Ws二Ws + Ws,对不可压缩流体Vs二Vs + V

5、s1 2 1 2(2) 无轴功时的柏努利方程:E = E + Eh = E + Eh1 f1 2f 22、并联管路Vs 二 Vs + Vs + Vs 二 VsA123BEh = Eh = Ehf1f 2f3八、流量测量1、变压头的流量计(恒截面):(1)测速管(皮托管);(2)孔板流量计;(3)文立里流量计2、变截面(恒压差)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叶轮:泵壳(蜗壳):(1)集液作用,(2)转能作用二、气缚现象与气蚀现象气缚现象:因泵内存在气体而导致吸不上液体的现象称为“气缚现象”气蚀现象:离心泵工作时,泵入口处形成真空,当真空达到一定时液体部份 汽化;溶于水中

6、的氧逸出,含汽泡的液体进入高压区后,汽泡急剧凝结破裂, 产生高频、高冲击力的水击现象,造成对叶轮和泵壳的冲击,使材料疲劳而受到 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气蚀现象。三、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Q: Q增大,H减小。NQ: Q增大,N增大;流量为0时N最小所以泵要在流量为0时启动。Ne = HQ p gnQ: Q增大,n先增大(流量为0时n为0),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四、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1、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法允许吸上真空度Hs :指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离心泵入口处可允许达到的真空度:Hs = p 二PpgHs是在lat下以20C的清水为介质进行的,若输送液体或操作条件与此不 符,则应校正。泵的允许安装

7、高度:Hg二Hs -佯-H2gf 01由于H随流量Q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计算安装高度时应以最大流量下的HSS计算。2、气蚀余量法 允许气蚀余量:指泵入口处的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必须大于液体在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的某一最小允许值,以防气蚀现象的发生。NPSH二件+佯-厶P g 2 g p g泵的允许安装高度Hg = Po - Pv - NPSH - HP gf 01NPSH 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在确定安装高度时应取最大流量下的 NPSH五、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离心泵的工作点。1、管路特性曲线调节流量Qm 0AJ2口或心改变出口阀开度时工件点变化关小出口阀

8、门,阻力变大,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M-M, Q减小, H增大。开大出口阀门,阻力变小,管路特性曲线变平坦,工作点由M-M2,Q 增大,H减小。2、泵的特性曲线调节流量(1)改变转速:若离心泵的转速变化不大(W20%),则有比例定律:Q=厶;N = ()3Q n H nN n加Qjd Q还E或Q改变泵转速时工作点变化转速提高,泵的特性曲线上移,工作点由M-M, Q增大,H增大。转速降低,泵的特性曲线下移,工作点由M-M2, Q减小,H减小。 2)切削叶轮:切割定律若某一离心泵的叶轮经切割变小(W10%),则有切割定律:切割后泵的特性曲线下移,工作点由M-M2, Q减小H减小。Q,_ D ;

9、 H DN D =(万)33)离心泵的串、并联离心泵的串联Ki 11111离心泵的并联泵的并联两台离心泵并联且各自的吸入管路相同,在一定的压头下的总流量等于两单H 二 H 二 H12Q 二 Q+ Q2Q和H满足泵1的特性曲线方程,Q和H满足泵2的特性曲线方程。1 1 2 2泵的串联 两台离心泵串联,一定流量下的总压头等于两单台泵压头相加,总压头总是 小于两台泵压头的两倍。管路特性曲线越平坦,泵的串联工作愈有利。H 二 H + H12Q和H满足泵1的特性曲线方程,Q和H满足泵2的特性曲线方程。 1 1 2 2六、往复泵1、往复泵的特征(1)具有正位移特性。(压头与流量之间无联系)(1)有自吸作用

10、;(2)流量具有不均匀性;单动泵Q = Asn ;双动泵Q = (2A - a)snA为活塞的表面积,a为活塞杆的截面积,n往复频率,s为活塞的冲程。 2、往复泵的流量调节(1)往复泵的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旁路调节:在入口和出口之间安装一旁路使一部分出口流体回到入口。往复泵旁路渝量调节改变活塞往复频率和冲程。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一、形状系数(球形度):与非球形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表面积6 = 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对球形颗粒0=1;非球形颗粒,1,颗粒的形状越接近球形,越接近1;二、床层空隙率反映床层疏密程度床层体积-颗粒体积 =床层体积三、重力沉降兀 d2 p

11、u2142Re = dUtPd为颗粒直径,口为流体的粘度。t 卩24 层流区(斯托克斯阻力定律):g二上(10-4Rel)Rettd2(p - p)gU st18卩 过渡区(艾伦区):g 昱5(lRe1000)Re0.6tt 湍流区(牛顿区):g=0.44(1000Rep2X105)四、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的生产能力:Vs ublt含尘气体的最大处理量为降尘室底面积bl与沉降速度ut的乘积,与降尘室的高度无关。五、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V 2 = KA 20ee或 q2 二 K0eeV 2 + 2VV 二 KA 20e或 q2 + 2qq = K0eK = 2k Api-s六、滤饼的洗涤1、洗涤速率

12、洗涤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洗水体积即_( dV)u () w d0 w 横穿洗法:dV 1 dVu =(-)=(-) W 0 w 4 0 E 量换洗法:V) _(dV)u ()() w 0 w 0 E2、洗涤时间以V的洗水洗涤滤饼,洗涤时间:0 wV=wwuw七、间隙过滤机的生产能力操作周期:T =0+0 +0wD生产能力:Q=T Q=V/T第四章 传热一、传热速率Q月ERAt为传热温差,R 为整个传热面的热阻b平壁导热的热阻:R = 一九sb圆筒壁导热热阻:R = - 九smb = r - r为圆筒壁的厚度; 21s = 2 r L为圆筒壁的对数平均面积; mmr =二i为圆筒壁的对数平均半

13、径。 mrIn r1对流传热热阻:R = 一a s二、热量衡算若忽略热损失时,热流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流体吸收的热量Q = W (I -1 ) = W (I -1 )h h 1 h 2c c 2 c 1流体无相变:AI = CpAt 流体有相变:AI = rc三、总传热速率方程Q = ks Atm传热面积:s = 2兀r L (我国以外表面积为准) 00总传热系数:丄=丄+丄+丄ks a s 九 sa s0 0 0 m i i总热阻由热阻大的那一侧的对流传热所控制,当两个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 差较大时,要提高k,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一侧的a。平均温差:At =21mA tln 2At1逆流有利于增大传热温差、减小传热面积、节省加热剂或冷却剂用量、减小 传热面积;并流有利于控制流体的出口温度。四、迪特斯(Dittus)贝尔特(Boelter)关联式在壁温和流体平均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Nu = 0.023Re 0.8 Pr n液体被加热n=0.4,流体被冷却n=0.3五、有相变的传热1、蒸汽冷凝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 冷凝传热中,不凝性气体的除去有利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2、液体沸腾第五章 蒸馏、全塔物料衡算总物料衡算:F=D+W易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