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0902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过程与方法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

2、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司马迁的陈涉世家。陈胜起义是我国历第一次农民起义。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这个历史事件,对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以及起义大军的征战历程作了真实而生动、具体而完整的记述。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会对陈胜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有个具体的了解、认识。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珍贵的历史巨著(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是宝贵的文学巨著,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典范材料。认真学习本文,我们会从中得到不少收获。二、教师

3、范读课文。三、正音。阳夏(ji)嗟(ji)呼適(zh)戍度(du)已失期以数(shu)谏故当行(hng)陈胜王(wng)罾(zng)篝(gu)火忿恚(hi)社稷(j)被(p)坚执锐四、朗读课文。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恰当。学生个人朗读与集体齐读交错进行。读毕酌情讲评。五、讲解课文第一段。1、全班齐读。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2)为什么先写这段?2、内容学习。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讲解: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提问二:为什么先写这段?讲解: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六、布

4、置作业:1、背诵第一段。2、诵读第二、三段,弄懂其句意,思考这两段各写什么。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作业。二、讲解课文第二段。1、朗读。提出要求:(1)注意字音、句读。(2)思考回答:第二段主要写什么?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段。读毕,着重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2、内容学习。提问:第二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哪些史实?讲解:本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如下史实: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举行*秦王朝的起义。起义爆发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

5、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起义前的谋划、准备。陈胜、吴广商定假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以号召天下,争取响应,借鬼神意旨以威服士卒,笼聚人心。三、讲解课文第三段。1、朗读。读前提出要求:(1)注意字音、句读。(2)思考回答:第三段主要写什么?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三段。读毕,酌情讲评。2、内容学习。提问:第三段写什么内容?(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讲解:这段是记述陈胜起义的事件经过以及陈胜起义迅猛发展的概况。实词总结(在文中只有一种解释者不列):为:作,当。若为佣耕。担任。为屯长。是。号为张楚。作为。为天下唱。制,建造。为坛而盟。行:行列。皆次当行。做,进行。乃行卜

6、。行进,行军。行收兵。次:编列。皆次当行。停留,驻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当:值,承担。皆次当行。应该。不当立。在,正当。当此时。举:起事,发动。举大计。立。死即举大名耳。虚词总结:之:往。辍耕之垄上。助词。怅恨久之。的。鸿鹄之志。代词。二世杀之。(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代地方)以:因为。扶苏以数谏故。认为。或以为死。把。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用。以激怒其众。表界限。徇蕲以东。已经。固以怪之矣。也:表判断。吾闻二世少子也。表诘问。何富贵也?乃:于是,就。陈胜吴广乃谋曰。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固:本来。固以怪之矣。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而:表前后两部分是转折关

7、系。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前后是承接关系。夺而杀尉。表前后是方式与目的关系。为坛而盟。表前后部分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收而攻蕲。四、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的共有三次,第五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第2段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分析、起义策略的确定、怎样制造舆论等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第3段中,陈胜同戍卒的对话,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可见课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

8、的性格极为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让学生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的人物性格为: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

9、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和用法。2、完成课后规定的背诵等作业。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2、读

10、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2、领会课文中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读准下列词语。阳夏人辍耕点缀掇啜泣怅恨苟富贵嗟乎鸿鹄之志闾左谪戍戊戌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故罾丛祠篝火陈胜王忿恚佐毋斩鞭笞袒右攻蕲询徇殉社稷谯憔樵2、读熟课文。以读准字音、句读,朗读流畅为目标。二、新授内容1、交流课前搜集的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及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知识。秦始皇吞

11、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促使了秦速亡。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2、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者.也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若为佣耕太息燕

12、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闾左谪戍屯大泽乡皆次当行会度已失期法皆斩举大计等死,死国天下苦秦久矣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指意念鬼威众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罾固以怪之矣间令之次所旁丛祠中狐鸣旦日往往语指目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笞尉剑挺佐之并杀徒属第借令毋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受命从民欲袒右为坛而盟蕲下将兵徇蕲以东比至陈与皆来会计事将军身被坚执锐社稷刑其长吏三、内容梳理1、本文记叙了历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什么?秦末大泽乡农民起义。2、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因为自然原因

13、误期,却要被斩首,可见秦的*已达到了极点。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这也是起义的根本原因。3、三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第1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心怀大志,有反抗精神。第2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四、作业布置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生回顾课文各段主要内容。自由朗读课文。二、新课讲授1、学生齐读第一段。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为什么先写这段?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是以姓名、籍贯、身世、志向等几个方面来介

14、绍陈胜的。第一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这部分点明陈涉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表现了他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显示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报负。2、学生齐读第二段。请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什么?从一、二段看,怎样认识陈涉?时间:秦二世元年七月,地点:大泽乡,发起者:陈胜、吴广,参加者及人数: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准备: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

15、,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鸣呼口:大楚兴,陈胜王。志向远大,足智多谋。3、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天下苦秦久已指出人民与统治阶级矛盾激化之深,显示了起义的正义性、必然性。指出项燕、扶苏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可假借他们的名义,发动起义,就可以一呼百应。这都是起义的有利条件。从中看出陈胜的政治远见。4、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他们的斗争才智。5、学生齐读第三段。起义的步骤是:第一步;接着用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