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104611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老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那么老师讲每一节课时,不但要深挖教材内容,而且要从学生现有知识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授课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有深刻的认识。教育心理学皮亚杰说过:“一

2、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启发式教学不是把问题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也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来回答,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去探索知识之间的规律,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导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要提高数学课堂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每节新课都有不同的导课方法,比如:引导发现发、启

3、发提问法、对比观察法。导课方法能否恰到好处,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艺术体现,它的作用是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从而实现知识的转化迁移。教师有意识地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提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新知识的增长点上有序提高,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这课时,我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两个相同的梯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提问:两个相同的梯形可以拼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图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它们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从提问中得到启发,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情境中转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来,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再问:那么谁知道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样就引出了新的课题,

4、诱导求知欲,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探究新知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或提出一个使学生感到疑惑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气氛非常浓的情况下去探究新知、发现规律。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匠心独具的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固然好,但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教师设计“教学问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这尤为重要

5、。为了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交流能力,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亲身去经历数学活动,大胆探索数学规律。教师决不能图方便越俎代庖。 学生学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套公式会做几道题,而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课时,我告诉同学们这样一道题:丁丁家买了一套新房家里客厅和卧室准备铺地砖,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买多少块砖,小明家客厅长4.2米,宽3.8米;卧室地面形状是正方形,边长是3.6米,想买边长是60厘米的地砖,需要多少块?若计算结果不是整数怎么办?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加深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明白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课堂上用多样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今后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