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09424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块厚度综合检测平台分料机构设计(有全套图纸)(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设计联系QQ1074765680目次1 引言21.1 课题的背景2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3 研究方法和手段错误!未定义书签。2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探讨错误!未定义书签。2.1 检测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2.2 总体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3 机械结构总体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3.1 自动分料系统方案初步探讨错误!未定义书签。3.2 自动分料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复位弹簧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3.4 电磁铁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3.5 步进电机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4 滑块厚度综合检测控制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1

2、 控制系统的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4.2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4.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4 PLC控制电机功能的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4.5 总控制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结 论2致 谢2参 考 文 献2完整设计联系QQ1074765680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2 页共34 页1 引言尖端技术的发展要求机械制造工厂的生产向着快速、灵活、高质量、大批量的自动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产品检测能否跟得上生产的速度就决定了工厂生产率的高低。显然,传统的人工操作检测已经远远落后了,尤其是对大批量生产的重要元件的检测,靠人工检测显然费力、费时。此时,如果能有一条自动

3、检测生产线来取代原来的手工操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本课题就属于这样的范畴。1.1 课题的背景图 1.1总控制流程图结 论滑块是空调压缩机的关键零件,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它要求检测系统除上下料以外,全部实现自动化,测量分辨率0.1m,测量重复性达到0.1m。目前,滑块的检测主要靠人工完成,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检测不准确,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滑块自动检测装置的应用,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测量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可以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此检测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与推广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设计中,我

4、对测量系统的其中一个分系统滑块分料口系统进行了机械设计和计算。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使要求实现的功能得以实现,并且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应当尽量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以提高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考虑到费用的问题,我们也应当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尽可能选用造价低廉的部件。综合以上因素,我对滑块分料口系统主要部件的选择作了如下设计:1、工件的分类由一转盘来完成。这主要考虑到分类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若设计七个推出机构来实现,结构复杂,性能也不一定更好。所以,用滑块的运动换来推出装置的固定更加符合实际。2、工件推出用电磁铁来实现,电磁铁选型比较容易,市场上可选型号较多,完全可以实现预定的

5、功能。3、滑块由检测导轨滑到分料转盘上,是靠自已设计的一个滑块吸收座来实现的。巧妙地将电磁铁衔铁的吸合与推杆的推挽结合起来,实现在衔铁无法复位的情况下将滑块推到分类导轨上。通过这样的设计,本系统基本可以实现预定的目标,成本也相对较低。目前出现的技术难点:1、检测的精度要求为0.1,带来的相关技术问题有:2、工作台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会产生热胀冷缩的变化,这便对使用时环境温度的控制提出了要求;3、要求安装精度高;4、滑块的棱角不能受到撞击,这给最后滑块的分类带来一定的困难;5、为了保证如此高的检测精度,必然要求有很高的定位精度,这便使得滑块在变换工位时的速度受到限制,而这又和要求的日检测量相矛盾。通

6、过系统联调,不仅一些理论上无法发现的问题甚至错误会凸显出来,更重要的是,实际动手操作经验比书本知识更加宝贵。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我今后应在这方面更加努力以完善自己。作为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何云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认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同时,由于我自身能力和学识的限制,这套设计方案一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和问题,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这对我无疑将是一种莫大的提高。致 谢本文是在何云峰老师全面、悉心的指导与关怀下完成的。何老师的精心指

7、导和深切关怀,使我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使我受益匪浅。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向何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次毕业设计非常荣幸的加入了孔德仁老师带队的团队。能有机会参加这个团体毕业设计,我要感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孔德仁老师带队的课题组及宁波甬微集团,谢谢他们给予我们的资助、支持和信赖。在此期间,孔德仁、狄长安等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指导,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些建议使我在设计过程中拓宽了思路,为我指明了方向。再次,我要感谢毕业设计中我的搭档,黄鸣敏、李言华、段振伟和徐峰同学,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互相合作,不断探讨,充分发挥众人所长,保证了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感谢四年来

8、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大家朝夕相处,互相帮助,使我在一个非常愉快的氛围中成长、进步、成熟感谢我的父母多年来对我的一贯支持,是他们的爱包容着我,感化着我,成就着我还要感谢西门子公司、北京四通公司,他们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图片。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致谢;向其它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致谢。最后要非常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冒着酷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论文进行审稿和参加答辩会,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参 考 文 献1 杨渝钦主编.控制电机.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2 安子军.机械原理.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 柳昌庆,刘庆.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第1版.北京:中国

9、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4 黄继昌.实用机械机构图册.第1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5 杨宗豹.电机拖动基础.第1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6 西安交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第4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8 黄俊钦.测试系统动力学.第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10 童秉枢等.机械CAD技术基础.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 丁舜年.磁铁与电磁铁的设计.第1版.北京:电工图书出版社,195112 王中发.实用机械设计.第1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3 李正军.计算机测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4 张宝芬,张毅,曹丽.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 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5 张冠生,陆俭国.电磁铁与自动电磁元件.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