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89536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网上学习《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高中化学实验室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下列化学符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A氧元素O2 B氯离子C1 C碳酸钠NaCO3 D金AU2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3要除去N2中含有的少量CO2、H2O(气)、H2时,有人采取一些步骤:通过盛浓H2SO4的洗气瓶 通过盛浓盐酸的洗气瓶 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 通过加热的盛有氧化铜的燃烧管。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A. B. C. D. 4取

2、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A16g B20g C40g D56g5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氯代烷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成,引起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变C超临界二氧化碳可用于中药、香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

3、的破坏6浓硫酸和20%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溶液放置天数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右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Aa升华、b冷凝Ba蒸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7下列说法,违反科学原理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将煤隔绝空气强热可得到某种气体燃料C添加少量某物质将水变成汽油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变成金刚石 8不法分子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元宝行骗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密度:g/cm3 金:19.3;铜:8.9;锌:7.14)A放入硫酸中 B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测定密度 D观察外观9 在消毒剂家族中,臭氧和过氧乙酸的贡献并驾齐驱。O3可以看成是一个O

4、2分子携带一个O原子,利用其自身的强氧化性杀灭病菌,反应后放出无污染的O2。下列关于O3说法中正确的是AO3与O2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等质量的O3与O2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C使用时浓度大小对人体无害 DO3遇氟氯代烷不会分解10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11化学实验仪器

5、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燃烧匙B蒸发皿C量筒 D试管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13下列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K2MnO4和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B、SO3中硫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D、稀盐酸和浓盐酸中,溶液的pH 14、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

6、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15非金属元素X与钾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KmX;金属元素Y的氯化物其化学式为YCln。则由X,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A. YmXn B. XnYm C. YnXm D. XmYn16质量各为8g的下列物质在室温下分别放入92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Na2O B、CaO C、KNO3 D、CuSO45H2O17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

7、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铁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CaO(CaCO3)水溶解、过滤、结晶BCu(CuO)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CuSO4(H2SO4)氢氧化钠溶液过滤DCO2(CO)氧气点燃19某同学称取一定量的表面有铜绿的铜粉,用敞口耐高温容器盛装,在空气中充分加热铜绿

8、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CuO+H2O+CO2冷却后再称量该容器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结果是A、质量减小B、质量增大C、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0t1t2t()NMaS(g/100g水)20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台特提出一种理论叫酸碱质子论,人为规定凡是能够释放质子(H+)的任何物质(包括分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各项即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HNO3 B H2SO4 C OH- D HCO3-21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

9、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22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不一致的是2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B、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检查其纯度C、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需垫石棉网D、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24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

10、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19 B3:5 C1:3 D2:1725甲、乙、丙、丁分别是NaCl、Ba(NO3)2、Na2CO3、HCl四种溶液。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不可能是Ba(NO3)2 B甲一定是Na2CO3C丙一定是盐酸 D甲一定是NaCl26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AB27在

11、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氯化钠晶体不纯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28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Mg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

12、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29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A B C D 30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曾用到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BGO(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铋(Bi)元素为+3价,则锗(Ge)元素为A+1价 B+2价 C+3价 D+4价31如右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在

13、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32按下列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 + 3O2 2Fe2O3 B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CaO + 2HCl CaCl2 +H2OC用碳酸氢钠治疗过多胃酸: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D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CO2 +2NaOH Na2CO3 +H2O 33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a、c Bc、b、a Cb、c、a D a、b、c甲乙丙丁黄铜片铜片浓氨水酚酞溶液二氧化碳水澄清的石灰水34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