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读后感.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08273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倾听孩子》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倾听孩子》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倾听孩子》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倾听孩子》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倾听孩子》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掌握倾听艺术,走进孩子心灵倾听孩子读后感 杜 星倾听,对于学心理咨询的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倾听,是个体心理咨询技术之参与性技术之一,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能使求助者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诉说自己的烦恼;倾听,本身就具有助人的效果。在心理咨询中,“当你的话比来访者多的时候,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咨询师了。”在跟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倾听,倾听能够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今年利用署假,我读完了倾听孩子这一本

2、书,不仅重新温习了心理咨询理论,更是对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掌握孩子的心理,更好地与孩子相处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倾听孩子是美国长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所著,全书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通过倾听来排除孩子的负面情绪,为何要倾听孩子、什么时间倾听孩子、怎样倾听孩子,并指出倾听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存在的错误方法以及如何解决或改正。读完此书,我感觉倾听在家庭教育中是一种爱的技巧,倾听里面包括着对孩子的感觉和情绪的无条件接纳,包括在对方需要的时候陪伴、给予爱,倾听对方的声音。孩子在倾听中感觉到被接纳和爱,以前积压的问题获得疏通,同时规则容易被孩子接纳。在现实生活中,做父母的常常只注重在物

3、质生活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当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时,他们却往往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无法满足他们,情急之中便同意满足孩子的某个物质要求,以便使自己迅速从麻烦中解脱出来。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这一弱点时,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和感情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高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关注,直到父母发现孩子被“宠坏”了。物质是最容易实现的关怀,心灵的关怀却是需要父母用身心来付出的,无疑也是更艰巨的付出。倾听,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需要被倾听,但如何才是最有效的倾听呢?首先,“倾听”二字本身就意味着少说话,不要急于劝说孩子,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是

4、让孩子先表达自己的情绪。打个比方,家长和孩子都各有一只装满了彩色珠子的瓶子,家长特别想把自己的漂亮珠子分给孩子一些,然而当孩子的瓶子满得冒了尖儿的时候,你怎么给他,他都盛不进去,都会洒出来,弄得一团糟。因此我们必须拿出“倾听”这个空瓶子来,让孩子把情绪的珠子倾倒出来一部分,他的瓶子有了空当,才能装进我们的珠子。倾听的另一面就是“共情”:不是说无条件地同意或者赞成孩子的想法/做法,而是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处境和感受表示理解。我们很难要求孩子和我们的看法一致,但是至少我们和孩子可以相互包容,体贴一下对方的感受,而无须放弃自己的观点。有时,孩子会没有理由地哭泣,或是哭得不依不饶,无法收场,很多时候,父母把这样的哭泣视作“任性”,企图用呵斥、武力等方法制服,却发现收效甚微。其实,哭泣表明孩子感到伤心了。越是爱哭的孩子,越说明他心里深藏着一些痛苦和压抑,而哭泣本身能够愈合孩子的创伤。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发脾气、大哭,以排解创伤,发泄平日里积攒的缺憾。当孩子得到有效倾听之后,会逐渐平息下来,并且开始转变。倾听,是一门艺术,让我们细心去学习它,揣摩它,将它运用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不会存心跟我们为难,大多数时间是我们误解他们或者我们的要求让孩子们力有不逮;当我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掌握倾听艺术,就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