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071902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生活中的表扬艺术探微(武隆县巷口镇青坪小学 吕腊明)从成人那里获得价值肯定是儿童的心灵需求;喜欢表扬,在表扬中树立自信是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最恨的老师就是永远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老师。”于是,在教育生活中的表扬,充满期待的鼓励将是儿童主观能动性最有效的刺激机制。那么,在师生 的交流过程中如何对少年儿童实施表扬呢?此问看似幼稚,实则她是常议常新的教育艺术。以下从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交流方面谈一些关于表扬艺术的琐碎见解。一、表扬要实事求是,褒贬分明,既不保守,也不饱和。 首先,实施表扬时,教师的措辞内容不要以优盖劣,以偏概全。学生的某一点做得好就

2、特指某一点;过程是过程,结果是结果,不能以点代线,如,学生单个字写得好,不能说整个书法布局行;100分不要和完美划等号。教师也不必在各个场合引以自喜。因为成绩高不等于卷面与创意俱佳;更不能说明他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状况,只能说明本次测试内容该生的掌握情况和考试中他的发挥状态水平。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表扬的标的切中实际,以客观为依据,不做无原则的夸大与缩小,树立表扬的实在性和权威性,一言千金,给学生一种获得表扬的昂贵感受。所谓褒贬分明是指褒贬不能混为一潭。如:“虽然你的字写得很好,但是准确度较差。”“虽然品德优良,可成绩落后。”这种“虽然但是”型就是表扬批评同时进行,结果不知道老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3、,并且话里始终有美中不足和吹毛求疵之嫌。“扬者”拔起一截;同时“抑者”拉了一把,在学生心目中印象平淡,若有所失。我认为,褒,就旗帜鲜明地突出夸奖的具体内容。而且你在表扬时一般不要去批评,借以突出表扬的鼓励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切忌扯南山盖北网,求全责备地在鸡蛋里面要挑一根骨头出来。须知:褒贬并举很难操作,尤其是低龄儿童更是难于识别。其次,表扬学生要言之有物,言物相当,既不要饱和,也不必保守。从语言上看,一般不用“最”、“特别”、“不得了”等字眼。与其用它们,不如说“你这次作业显然精心设计了一番,老师我感到惊奇!”又如“这次测验中表现出了你对应用题的反应速度,准确性不错,说明你善于抓住关键字眼

4、进行思考!”另外,表扬中的赞辞不要一步登天。试想,这次最,下次最最,再下次呢?这次才“真正的优秀”,难道以往就不真了?这些语言暴露了教师措辞不严谨。廉价的高度赞誉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会味同嚼蜡。所以你的表扬应为将来的赞美留有余地,让学生谦虚谨慎,知道学无止境,继续努力创造下一次具有明确目标的“辉煌”。比如:“上学期,你的钢笔字是三级,这次,我明确地告诉你,已经是四级了。”与此相反,表扬也不能太保守,这样会使表扬没了浪漫情趣。如前面所说的“虽然但是”型表扬就有吝啬表扬之不足。如, “虽然得了A,但却粗心大意,漏洞不少”这种表扬说明教师前狼后虎,生怕夸得鸡毛飞上了天,结果鸡毛湿淋淋的,他索性不飞了。

5、在老师面前,孩子为A等成绩的兴奋给表扬成了D级效应,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压抑。其实,教师让孩子们童真般地沾沾自喜一会儿又何尝不可?这时真的不必太吝啬了。又如,某些后进生多次是C,忽然一两次得了个B,教师却轻描淡写,“这次考查,有些同学有进步,以前老是C、D而今是B了。”其时,教师应该饱含激情,指名道姓,审视着卷面来个详细赞美,对他的B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贺。再次,褒贬分明并非就同一案例只褒不贬。前述说的是表扬应以“褒”为绝对重心,突出学生的进步和优势。万不能冷落他的情怀。当然,表扬如累卵,过犹不及。科学的表扬是与此同时巧妙地暗示儿童的努力方向,借助儿童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自己的不足及今后的攻坚所

6、在。从这个角度上说,表扬实在是一门教育艺术。比如,“你的不倒翁做得跟活的差不多,如果脸上再涂上一层红色,让他的脸变成肤色,这样更动人!”对于某篇篇幅冗长却华而不实的习作,我说“你的作文扬扬洒洒,内容丰富有气势,如果进一步观察,详细反映事物本来的面貌,这样会更加扣人心弦。”换句话说,前面的“虽然但是”型表扬调整为“如果就更好”型,就能达到褒贬结合、相得益彰的效果。二、表扬要把握契机,注意儿童个性,注重表扬对像及其标的所涉及(蕴含)的积极性过程,激发根本,促成内因性发展。表扬,首在相机把握:悲观时,引导孩子看见自己的光明和未来;创新时,给他鼓一把劲;成功时,一块儿干一杯可乐;进步时,总结成功的经验

7、;先进时,树之为典范。教学生活中,表扬的机会是很多的,只要教师认为有助于其良好道德行为或品质的养成,只要教师对学生由衷地关怀,就应毫不吝惜时空和优美的语言给予赞扬,给予积极上进的精神支柱。第二,表扬的重心有时也要落在学生行为或目标的形成过程,目的是挖掘内在实质,避免扬标不扬本。如某生得了A或95分,这是什么程序促成?是通过什么内因获得的进展?教师要有理有据地施以表扬。第三,表扬要生动,幽默,不能呆板,失去生活的灵性。如:你这飞机模型可别真的飞出窗外,飞向蓝天?!“这道题那么复杂,你没用到半麻袋草稿纸就算清楚了。”三、表扬要形式多样,结合具体事物特点,注意形式创新,让表扬具有青春的魅力。 所谓表

8、扬形式,是指表扬的方式方法总称。日常生活中的表扬按不同标准分为:口头表扬与书面表扬;家庭表扬、学校表扬与社会表扬;明示性表扬与暗示性表扬;精神鼓励与物质支持;自我表扬与他人表扬;后进生表扬与优秀生表扬等。采取何种形式进行表扬要看具体条件如对像、标的和个性特征等具体选择。例如:对于优秀作业,用以无声展示,引导好评或民主评议,奖励;对于优良行为,师生讨论塑造典型;对于课堂创意,赞许;对于后进生改正了错误,师生及时给予肯定和好感。此外还可以赞扬家长,让他爸妈去传递这份激励。还可以向社会展示,乃至让新闻媒体表彰等。四、表扬要顾全大局,以集体表扬为基础进行个人表扬,让学生的进步或优秀得到集体土壤的滋润与

9、培育。表扬学生时,尽可能照顾到所在集体(小组、同伴、同班、或其他合作者与支持者)的感受,让学生的荣誉感扎根于集体中,从根本上领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树立集体荣誉感。在这一点上,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表扬不要老是赋予少数优秀学生。特别要注意的是表扬时不要变向贬低其他同学。如:“看来,每次都是你考得最好,真棒!” “这道题,全班只有你一个人想到了点子上!”(难道其他同学就一无是处?大不了就是他们的思路不清而已。)再就是悬赏式表扬,如:“你完成得很好,可以出去玩了。”(言下之意,玩是一种奖品,而非儿童的天生的权利。)事实上这种情境的表扬是没有意义的,应当客观地说“完成了作业,可以交卷;没有完成,你要耐心思考,我很愿意等你。”总之,表扬是每个学生都应享受到的精神食粮,属于全体和每一个体。只是形式和内容有别而已。关键是教师愿不愿运用这门艺术。天生我才必有用,有哪一个学生没有优点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