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对策 文档.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071483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对策 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对策 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对策 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对策 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对策 文档.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进一步加强乡镇敬老院运行管理的对策1、强化责任意识。推行目标管理,着力加强组织保障。一是杜绝重建轻管的思想,把乡镇敬老院的后续管理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民生T程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民政、财政、卫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和各乡镇在加强敬老院运行管理中的职责分工。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保障相关资金并实施有效监管;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健全用人机制,规范人员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负责配合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权益维护工作;卫生部门主要帮助开展老年护理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护理能力,帮助敬老院与当地医

2、疗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增强处置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各乡镇每年都要安排适当经费帮助敬老院修缮基础设施、开展各种活动。当前重点要帮助敬老院解决安全用电、用水问题,防止再次出现敬老院停电、缺水的情况。三是把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情况纳入县民政局和乡镇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县民政局和各乡镇都要明确专人分丁联系敬老院落实联系任务,强化联系责任,督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指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协助做好敬老院管护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t作。四是探索实施乡镇敬老院等级管理。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研究出台临武县乡镇敬老院等级管理办法,对乡镇敬老院进行百分制考评,考评内容应包括:领导重视、供养经费及时足

3、额到位、硬件建设及配套设施、规范管理服务、美化环境、院办经济、入住率等,按考评得分高低确定示范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次统一颁发相应的匾牌,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检查一次。凡不符合条件的取消或下调荣誉等级,连续两年被评上或保持二级以上荣誉等级的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实施等级管理,树立典型、鼓励先进,促进乡镇敬老院全面、协调发展。2、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定额标准,着力改善供养条件。一是通过向上争取、财政补贴、社会募捐、乡镇自筹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供养规模。今后在改扩建中要结合福利院、光荣院一并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供养需求。二是县、乡两级和民政部门要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帮助各乡镇敬老院改

4、造危房、建设文体活动设施和其它各项配备设施,逐步清偿1二程尾欠款,当前,重点要解决敬老院用水难和部分敬老院设施设备建设不完整的问题。三是在现有l万元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部分供养对象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因条件限制无法发展庭院经济的敬老院的工作经费,以满足这些敬老院的正常运转需要。四是推行基础工资和绩效1二资制。根据我县物价和消费水平,将敬老院院长和护理人员的工资分别提高到1000元和900元,由县财政按月拨付发放。将T资总额的30作为绩效工资根据管护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浮动,同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督促各乡镇及时为管护人员交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金。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五是鉴于供养对象自

5、身无力支付医药费的情况,采取敬老院负担一部分(从五保供养经费和医疗补助中支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并轨报销一部分,建立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医疗风险防范基金解决一部分(资金通过财政拨款、慈善机构筹款、社会捐助等渠道解决)实现供养对象免费医疗,同时要在敬老院内部建立五保对象医疗费用节支激励机制。六是通过社会捐助和财政补贴等办法,每年为供养对象添置一些衣物和被褥,以满足供养对象的生活需要。3、调优管护队伍,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一是严把“人口”关。对现有敬老院管护人员进行清理,院长实行专职不得由乡镇工作人员兼任或在乡镇兼职;工作态度不好、供养对象意见大的管护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退。今后

6、增补乡镇敬老院管护人员必须坚持有爱心、有能力、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感的“四有”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社会公开招聘和资格认定制度,避免用人上的优亲厚友。院长由乡镇政府进行初步资格认定,经县民政局确认后方可上岗;工作人员由敬老院进行初步认定,经所在乡镇政府确认后方可上岗。同时,对院长和1=作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由全体入住人员投票表决,大多数人同意后方可正式上岗,并签订正式聘用合同,一年一聘。二是加强业务培训。要加大对敬老院管护人员的护理业务培训力度通过组织授课、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岗位责任和服务技能、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使

7、管护人员在搞好基本生活服务的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供养对象的精神慰藉和教育引导工作,正确处理供养对象的合理诉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和主题活动,丰富供养对象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畅通“出口”。对院长和管护人员实行供养对象测评考核、工资绩效挂钩的岗位责任制,由院务管理委员会组织供养对象对管理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每半年进行次,连续两次满意度在50以下的解聘,以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服务水平。4、规范财务管理,健全理财机制,着力保障资金安全。一是设置财务专户,确保敬老院资金专款专用。参照“村账乡管”模式,在乡镇财政所设立敬老院财务专户,将敬老院的各项经费从乡镇财务账户中剥离出来,资金使用

8、实行敬老院自主审批、乡镇财政所审核、乡镇政府和民政部门监管的财务管理办法防止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任何理由借用、挪用、拖延、抵扣、截留或私分敬老院的资金。二是建市健全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在各敬老院配备专(兼)职出纳和物资保管员,成立由院长、出纳和35名供养对象共同组成的民主理财委员会,敬老院的各项开支必须经民主理财委员会同意。供养资金、工作经费、捐赠收入、“以副补院”收入及各项支出必须分类设账;敬老院购买肉、蔬等生活物资开支实行当天购买当天公布,其他各项开支每月至少公布一次,让全部供养对象都知晓资金的来龙去脉,加强监督,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和误会。三是强化社会监督。不定期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9、或其他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公道正派、作风踏实、关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和养老事业的人员,深入敬老院调查了解管理服务和经费使用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5、创新经营机制,搞活庭院经济,着力增强造血功能。一是探索实行股份合作制庭院经济。庭院经济由管护人员和有参与意愿、有劳动能力的供养对象通过以工代投的形式,进行股份制合作经营。生产成本从敬老院下作经费中支出,产出成果在足量保证敬老院需求、其他供养对象也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推向市场销售,收入的60用于弥补敬老院其他开支,40作为参与劳动经营的管护人员和供养对象的劳动报酬按劳分配。这样,既能提高管护人员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供养

10、对象零用钱不足、无所事事的问题,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二是探索实行“以老养老”的管理模式,组织身体良好、工作热心的供养对象参与敬老院的护理服务、膳食管理、卫生保洁等工作,并由敬老院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另外。可以联系相关企业。组织积极性高、有一定技术的老人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让供养对象实现部分自食其力。i是在供养资源空余而其他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又不愿入住的情况下由乡镇政府和民政部门严格把关。适当允许敬老院吸收部分“空巢”老人和其他非五保老人有偿入住,既增加敬老院的收入。又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作出积极贡献。6、更新思想观念,打破域限制,着力提升运行质量。针对有些乡镇敬老院人满为患。而有些乡镇敬老院供养资源闲置的情况,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观念,突破区域限制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全县供养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订相关措施和办法,与各乡镇政府、敬老院一起共同做好异地集中供养对象的协调、安置和服务T作;督促各乡镇政府、敬老院特别是有空闲资源的乡镇政府和敬老院,摒弃各自为政的“小家”思想开门纳客,合力做好全县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异地集中供养对象消除入住外乡镇敬老院是“背井离乡”的狭隘观念和其它思想顾虑,让他们安心养老。通过供养资源的合理调配,进一步提升全县乡镇敬老院的总体运行质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