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068902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计算题类归解析 翻开全国高考地理考试卷,笔者发现,地理计算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区时、时间的计算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知识(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第35题)2001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1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回答3.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A.一路上都是白天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4.阳光直射曼莎约港口(19N,10430W 。墨西哥)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6634S和38 B.66

2、34N和38C.71S和0 D.71N和05.在5月份,开普敦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B. 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C.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D. 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与北京时间有关的昼夜长短、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等知识。第3题,由北京时间的计算知识知道,先计算出飞机从上海出发时的芝加哥时间,再加上路途时间,就是到达芝加哥的时间;另外,由题目知道,5月份时,北极地区是极昼,故飞机飞行时一路上都应是白天。第4题,由晨昏线(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0,故答案只能在C和D中寻找;由5月份知道,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应该是北纬,故答案是C。第5题,由于此时是5月20日,太阳直

3、射点正在继续向北回归线附近移动,北半球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而南半球却恰恰相反,即南半球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答案是C。答案:3.A 4.C 5.C(2005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题)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第3题:3. 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A.大量冰雪融化 B.泥石流爆发C.强对流天气 D.强紫外线辐射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与北京时间有关的基础地理知识。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学上所指的一类发生消失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坏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对

4、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珠穆朗玛峰易发生强对流天气主要原因是湿暖的大气在炎热的午后,由于太阳的加热容易引发低层暖湿气流产生强烈的垂直运动而经常会出现强对流天气。另外,该地区高空白天天气晴好,太阳辐射强,近地面气温升高迅速,而近地面地区的低涡相对稳定,常常引导冷平流发生,在部分地区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大气

5、层,使得这些地区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故答案是C。(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13题)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A. B.C. D.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3.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约为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解题思路:本题

6、主要考查与北京时间有关的地球运动、全球构造理论、区时计算等知识。第1题选D。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为1月初,12月26日地球应在图中点附近。第2题选.B。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处于陆地地壳与洋壳碰撞位置,洋壳俯冲到陆壳之下,陆壳抬升形成岛弧链,属消亡边界。第3题选.B。由题意,北京时间8时58分,苏门答腊岛时间=8时58分(12095.9)4分钟7时22分;赤道上经度每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 km,马累与苏门答腊岛在赤道附近,那么地震波从苏门答腊岛传至马累所需时间=(95.973.5)1118003.1小时;那么马累时间=7时22分+3.1小时(95.973.5)157时2

7、2分+3小时6分1小时30分=8时58分。(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l00千来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回答第3题。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A. 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C29日12时g分 D28日11时9分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时计算知识。由题意知道,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7+5)=2005年3月28日35时9分,因向东越过了日界线,故日期应减去一

8、天,即2005年3月28日35时9分24小时=2005年3月28日11时9分。答案:3D二、百分率计算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地理试卷(文科使用) (二)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26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国。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答案:30 A C(三)阅读分析祖国宝岛台湾省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归纳该岛相关的区域地理特征。33人文、经济特征:(1)岛内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第产业,其次是第产

9、业。2003年外贸总额占岛内生产总值%以上,说明岛内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表能力和基础运算能力。外贸总额占岛内生产总值=外贸总额岛内生产总值=27102960=92%。答案:33、(1)三 二 90 高三、距离计算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读右图回答第6题 6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A 1400千米 B 1200千米 C 1000千米 D 800千米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个经度(纬度)的弧长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估算能力。由题图,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经度约为12,则有12111Km=1332 Km。答案:A(2005年普通高等学

10、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卷)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第7题。 290470300360340480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解题思路:由题意及图中的经纬度知道,图1是亚洲的西亚地中海沿岸国家黎巴嫩,则甲的地理坐标是36E、34N;图1是西亚波斯湾西北角的临海国家科威特,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是48E、29N。那么,有48E36E=12111Km=1332千米。答案:C(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卷)36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

11、移动。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解题思路:由题目及图可以知道,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从图中看,此时A地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附近,该地盛行偏北风,由于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则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答案:36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

12、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055N,11056,E)建成。据此回答第2题。 2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解题思路:黄河站(78055N,11056,E)与北极点的纬度差是9078055=1105,则有1105111千米=1226.55千米。故答案是C。答案: 2C 四、高度、比例尺计算(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河南、河北、山西、

13、安徽卷)39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8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图中数字修正)682066047450100030002000300040001000AB(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米。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海拔及相对高度的理解和认识。从图中看出,图示最低处的深度是7450米,喀拉喀托火山海拔是813米,两者相加是8263米。答案:8263米(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地理卷)

14、图2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2 回答5-6题。5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6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 D200米和300米解题思路: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比例尺、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应用能力。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而1米等于100厘米,故该图的水平比例尺是1/(5厘米100厘米)10=1/5000;而垂直比例是1/50001/40=1/20000。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它们均是表示地面高度的方法。因此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300米和350米。答案:5.D 6.B地理坐标计算(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