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6491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剪羊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张淑琼).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教案设计教 师: 张淑琼 学校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联系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滘小学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2、学科:小学音乐3、课时:第六册第五课牧童之歌 第一课时剪羊毛4、学生课前准备:A、准备一张画有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纸,用来认识新音乐知识,让收集一些旧报纸为上课的发声练习作准备。B、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百度查找有关澳大利亚人如何剪羊毛的资料,以备上课之用。二、教学课题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较准确的把握好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2、能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好剪羊毛2、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掌握延长音记号。能力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以听赏为切入口,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2、将歌曲的旋律与画面相结合,主动感受理解歌曲的内涵,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情感目标:通过舞蹈、打击乐器伴奏与歌唱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听觉、视觉、歌唱、审美和表现的各项能力。三、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儿童歌曲。其旋律优美欢快,富有童趣,尤其是附点八分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因此,我牢牢把握这一点,以附点八分音符为主线通过议、说、唱、听、

3、打等活动环节,在执教歌曲的过程中,我主要是采用 “模、听、看、想、唱”的教学方法来教学,指导学生听中辨、听中做,听中思,思中疑,疑中创,创中编,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逐步展开,环环相扣。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思路,学生主要是运用了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来学习。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澳大利亚歌曲的音乐风格与魅力。难点:掌握附点八分音符与四分休止附的节奏特点,准确演唱第一段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四、教学准备本课教学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为了实现我所设想的教学目的,为了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做了大量资料收集工作。我利用课余时间到网上查找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把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以

4、备上课之用。此外,我还让全班孩子收集一些旧报纸为上课的发声练习作准备。为加深孩子对乐理知识的认识,我课前准备了画有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纸,我还准备了一个律动表演以“哈哈笑为主题”引发学生的表演力,使学生们能有兴趣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五、教学方法:1、谈话引入情境,导入新课。课堂上通过使用多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现有的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可听可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资料中,走近外国了解更多剪羊毛的知识。2、听赏、体验、模仿、探索、合作的教学方法。3、音乐课程整合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方法:听赏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法、学生自主练习法。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如果

5、觉得高兴你就哈哈笑的歌曲)让学生边听边唱,做有关高兴的动作律动进教室。百度视频 http:/ (播放歌曲如果觉得高兴你就哈哈笑)百度图片:(设计意图:这里教师带领孩子们在音乐室边听音乐边围着同学们的凳子走圆圈,边唱边拍,到第二段的时候,教师把“如果觉得高兴你就拍拍手”改为唱,“如果感到开心你就哈哈笑”通过改编歌词来让同学进行律动,提起了她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二、利用(撕报纸活动)来进行发声练习。1、认识发音器官示意图百度搜索:http:/ ti.li ta 0 )师:同学们真棒!眼力和听力都那么厉害,我可不能轻视你们的能力,现在老师再增加难度,不知道你们又学得怎么样呢?(设计意图:这里老师在同学

6、们练唱长、短音的基础上,把报纸打开平放在双腿上面,在报纸上面打歌曲的难点节奏(ta ti.li ta 0,走 快.快 走 停)让歌曲的难点分布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提前得到认识,并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们初步感受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这里先不讲解附点八分音符的概念,只要求学生能跟老师一起拍打就可以了。)三、学习歌曲剪羊毛(一)、学唱歌谱1、音高感受:老师一边哼唱歌曲中带有ta ti.li ta 0节奏的旋律,一边做手势动作,孩子们模仿。百度搜索:http:/ (搜索有关剪羊毛的歌谱)百度图片:(设计意图:这里教师通过唱“大家的眼睛都要看着我”,让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的身上,然后老师把1 1.7 1

7、0 、1 1.7 6 0和2 2.3 2 0三个节奏分别用动作来表示,其中1 1.7 1 0报纸放在头顶上打节奏;1 1.7 6 0报纸放在双腿上打节奏;2 2.3 2 0报纸放在脚背上打节奏,通过高、中、低不同方位的节奏练习,进一步让孩子们认识这三个节奏的音高位置。)2、学生聆听老师演唱歌曲的旋律,边听边跟老师在歌曲的难点部分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加深对难点学习的印象!3、欣赏澳大利亚的图片百度搜索:http:/ (搜索澳大利亚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百度搜索澳大利亚的图片,让学生们了解到澳大利亚民歌的由来是在民间生活劳动中产生并广为传唱的,更可以借此契机向学生播放画面,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8、,将人文地理的知识渗透于教学中,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解释:澳大利亚国家盛产小绵羊,因此剪羊毛就成了当地人们最主要的工作。4、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并解释乐句“重复”的定义。解释:在音乐的旋律上,相同的乐句我们叫做乐句的重复。师:人们在劳动中,有轻松愉快的歌曲作伴,不但忘记了疲劳,也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听听音乐,这次要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找找歌谱都有些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受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音乐拟人的方法,我把附点八分音符的小圆点,比喻成一颗美人痣,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分析附点音符的时值,这样将节奏练习与人物形象有机结合,既避免了枯燥的学习,

9、为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作了有利的铺垫,也可以让学生们牢记音符,更可以保证节奏拍得准确)(二)、学唱歌词1、观看澳大利亚工人们剪羊毛的视频百度视频:http:/ (播放世界高手剪羊毛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设计意图:这里利用视频让同学们观看澳大利亚工人们剪羊毛的真实情景,既可以让孩子们开阔视野,了解真正的剪羊毛过程,也可以让同学们在课的瞬间有轻松的休息空间)百度图片 解释:因为澳大利亚盛产绵羊,而羊毛的价值很高,很保暖,可以做很多有用的服装和床上用品,把羊毛剪下来进行加工可以帮澳大利亚的人们增加收入。另外工人们剪羊毛,小羊是不疼的,因为工人一边唱歌安慰小羊,一边工作,小羊既可以解

10、决夏天炎热的问题又可以欣赏工人口中的美妙音乐,因此也不会惊慌失措。我在教学歌曲旋律的时候就是向学生渗透了这种剪与被剪的相互相连作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特色。2、学唱第一段歌词(观看flash动画)百度视频: http:/ (播放剪羊毛的flash动画,让孩子们找出歌曲旋律重复的地方)百度图片:(设计意图:这里教师在钢琴上先教会学生唱会第一句,重点练习带有附点八分音符的歌词,接着让学生自己唱出第三、六乐句的歌词,最后再跟随老师的钢琴学唱第二、四、五、七乐句的歌词。并让学生把觉得最容易唱错的地方找出来,用多媒体播放该句歌词和旋律,进行单独练习)3、解决难点。4、学生分组接唱歌曲。第一组:河

11、那边草原呈现白色一片。第二组:好像是白云从天空飘临。第三组:你看那周围雪堆像冬天。第四、五、六、七组:(略)5、歌词红绿灯游戏:看哪组反应快百度搜索:http:/ (搜索红绿灯图片,让同学们了解红灯停,绿灯走的道理)百度图片:(设计意图:这里教师设计用红绿灯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完成了新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使整个活动乐也融融,每时每刻都透露出学生愉快的心情。教师出示一张画着红灯和一张画着绿灯的卡片,学生看到红灯就默唱,看到绿灯就接下去放声唱,主要是要来锻炼同学们的眼力和反应能力)四、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师:同学们,我们周围有许多也会唱歌的乐器,请你们想想并找

12、找,然后把你找到的乐器加入歌曲进行伴奏,请它们跟我们一起表演吧。百度搜索:http:/ (搜索相关的打击乐器图片让学生们认识)百度图片: 定音鼓 铃鼓 木鱼 三角铁 双响筒(设计意图:教师预先把不同类型的打击乐器放在每个学生的凳子下面做好准备,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用老师分发的乐器自由选择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再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最后全班同学分组展示各组的合作能力)说明:此环节为本课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在学生们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听中创,创中编,在创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助。五、课堂小结通过这次音乐之旅学习,我们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一切。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我们一定要学习劳动者的精神,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课后希望同学们把学会的第一段歌词演唱给自己的爸爸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