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06011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历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010年12月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的“三农”(指农村、 农业、农民)工作进行了部署。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60多年前出台的关

2、注“三农”问题的相关文件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这首词中的“桥”指的是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修建的时期是 A1949年1952年 B1953年1957年 C1966年1976年 D1978年1992年4如果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A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B城乡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C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D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革5“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

3、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这时期 A出现建国来最严重的动乱和灾难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急于求成、“左”倾、浮夸风盛行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口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而提出的、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练明确的语句”。下图中口号最有可能广泛流传于哪一时期?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革”时期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转折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阶级斗争

4、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8暑期学校组织同学们到位于安徽省的某一纪念馆(如右图) 举行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他们此行的主题 活动是为了感受 A打响农村改革的“第一枪” B吹响对外开放的号角 C开始国企改革的试点 D素质教育喜结硕果9下列图示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D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10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

5、特区 B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11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庆典上,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原音响彻天空。这旬经典话语 最早是在哪次会议上讲的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12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建立了经济特区13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联

6、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14小周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我们现在渴望早目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位同学来自 A西藏 B台湾 C香港 D澳门15凌清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中国正式

7、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16下列事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有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的“863计划” A B C D17法新社评述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应该是“改变尼克松的一周”。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针对 A1955年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 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日正式建交 D中美正式建交18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

8、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A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导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1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5目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学前教育 B九年义务教育 C初等教育 D高等教育20票证能够折射出一段时期的历史。下图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在社会上普遍使用的票证。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C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产物 D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供

9、应匮乏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写,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3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但此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24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在巡视南方时多次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5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0、26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新局面。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 年西藏和平解放。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 聚居区实行了 制度,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8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2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对 进行改革;在沿海开放城市中,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四、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

11、共18分)。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 材料二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在此期间我国在钢铁工业方面成就突出的企业是哪个?(3分)(2)材料二中的民歌与1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有关? (1分)(3)材料三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我国的工业化探索历程中,你得到

12、了哪 些启示?(2分)31下面是八年级四班同学绘制的中国20世纪以来外交历程的年代尺:(1)图A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场景? (1分)(2)图B的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1分)(3)哪一外交成就让图C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70年代中国还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就?请写出一例。(2分)(4)你认为哪一项外交成就的图片可放在D点处? (1分)(5)你认为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32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行动谱写了人生的华章。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探究。 【时代的伟人】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

13、,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 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2分) 【平凡的伟大】平凡的历史人物也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观察图片,回答问题。(3)照例句仿写。如图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图二: (1分)图三: (1分)(4)从上述历史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