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056607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时间:2018年10月25日 地点:511教室 级别:区级公开课 执教人:泸定中学 陆妍春一、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氧气这一主题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本节课的内容隶属初中化学基础性课程一级主题化学实验活动中二级主题气体的制备,课程标准中学习水平要求是B级,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的内容和学习要求是能规范搭建实验装置,安全完成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围绕氧气这一物质,教材中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介绍,安排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两个学生实验为学生认识

2、氧气提供了感性的认识。本节课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第二种方法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主要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等角度使学生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初步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第四单元学习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奠定基础。2.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知道工业制氧气和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体验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具备了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但受限于学习时间短,对氧气的其他实验室制法以及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还需进一步学习、研究。3.教学策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三化学气体的制备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确定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原理环节,采用实验探究的方

3、法。先对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速率的方法进行猜测,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实验装置设计中,通过比较氯酸钾、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装置的不同,分析原因,遵循从个体到普遍的认知规律,为学生能系统地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夯实基础。初三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充满好奇,动手实验的欲望强烈。因此在学习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过程体验,同时提高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等实验技能。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及二氧化锰在其中的催化作用2.

4、能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过氧化氢制氧气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经历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学习过程,初步形成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通过比较实验室制氧气两种方法的异同,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氧气的实验,感受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等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三、重、难点重点1.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难点1.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发生装置的设计及优化2.比较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的异同,初步形成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四、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五

5、、 教学用品1. 多媒体、PPT2. 实验用品 药品:5%双氧水、二氧化锰、医用双氧水、猪肝、土豆 仪器:大试管、锥形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集气瓶、毛玻璃片、单孔塞、双孔塞、导管、酒精灯(火柴)、木条、试管夹、药匙、镊子、玻璃棒、铁架台(铁夹)六、教学流程引入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设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优化气体发生装置介绍气体收集方法实验:过氧化氢制取一瓶氧气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两种方法的异同小结“神秘液体”分组实验设计气体发生装置分组实验 七、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图片】清除血迹、消毒医疗器械和伤口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神秘的液体,它能清洗消毒手术器械,清除衣服

6、上的血迹,如果手上有伤口,还可以用这种液体进行消毒。【视频】双氧水滴在生猪肉上产生气泡浏览图片观察实验现象,猜测液体成分。通过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原 理【展示】一瓶医用的双氧水 神秘的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请同学们观察医用双氧水标签,完成信息的填写。【问题】通过实验和资料,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在消毒时会释放出氧气,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问题】如何使过氧化氢能快速分解,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问题】通过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案更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观察双氧水的标签,找出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溶液浓度等信息。观察试剂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有少量气泡。【猜想】1在

7、催化剂条件下2加热条件下【学生分组实验1、2、3、4】(见学习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比较方案的利弊,得出结论。【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是这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该方法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培养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过氧化氢制氧气发生装置设计【过渡】确定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后,那么它们是在什么样的装置中反应制出氧气的呢?【问题】过氧化氢制氧气发生装置和氯酸钾制氧气的是否相同? 请同学们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设计出适合的气体发生装置。提供仪器图片进行发生装置设

8、计,并陈述依据。通过复习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巩固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为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装置的设计作铺垫。发生装置优化【问题】1.若需要制取较多氧气,试管容积较小无法盛放大量液体,该如何对装置进行优化?2.若液体反应物消耗完,如何方便添加液体?3.为获得平稳匀速的气流,可以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吗? 对装置进行优化。【小结】气体发生装置选择依据依据不同需要对装置进行优化,体会不同仪器的作用。气体收集装置介绍【问题】我们已经学过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这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物理性质? 氧气还有什么物理性质? 【展示并介绍向上排空气法】氧气难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介绍第二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向上排气法。

9、【过渡】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怎么收集?【展示并介绍向下排空气法】聆听、观察。介绍第三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向下排气法。实验:过氧化氢制氧气通过以上的设计与讨论,我们知道了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下面请同学们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氧气。【问题】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氧气的步骤是怎么的? 介绍检查气密性方法思考、陈述实验步骤。【学生分组实验】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氧气(用向上排气法收集)。锻炼动手实验能力培养组内合作能力学会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2种方法比较【问题】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从实验原理、装置等方面有哪些异同呢? 实验室制取气体,气体发生、收集装置选择依据各是什么?气体发生装置应依据反应条件、药品状态来选择。 气体收集方法要依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水中的溶解性)来确定。 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两种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内容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 从过氧化氢制氧气说开去 实验原理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