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04909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采桑女的诗【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 采桑女唐彦谦阅读答案及赏析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1这首诗语言既朴素又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就精细传神,试选一角度赏析。 3 分 - 2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p 4 分 参考答案 10.阅读下面唐诗,答复后面问题。 7 分

2、1炼字的角度“努”,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 1 分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缓慢生长的动态 1 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1 分 修辞的角度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分诗人把“桑芽”比喻成“青鸦嘴”,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 的颜色和形状。 1 分 如学生答到工笔描写,可酌情给分。 2诗人通过采桑女子的悲惨遭遇,深化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1 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 分由于春寒,导致桑叶二月才吐芽儿,蚕事比往年推延,而里胥却催她交新丝,揭露了苛政带给人民的痛苦。 1 分清晨采桑、挽长条而哭的描写,那么可看

3、出诗人对采桑女的同情。 1 分 唐彦谦诗鉴赏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 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 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早了官家蛮横无理在二月征收新丝。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逼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非常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这里,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仁

4、慈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化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微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就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间隔 吐丝、结茧的日子仍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辛的劳动。 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展,丝茧收成 难料的时候

5、,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象。“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朴素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写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青鸦嘴”比喻“桑芽”。“努”, 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点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