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045955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孝敬母亲,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文/任龙业 摄影/祁家乡对于孝敬母亲来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就是那句古话:“子欲孝而亲不在”。就是说,当有一天母亲真的离开我们的时候,一切的孝心都将成为空谈。因为到那个时候,母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家庭、离开了她疼爱的子女。所以,一定要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多敬一份孝心。只有这样,在母亲果真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能少一份遗憾,多一份慰藉。这应当是当儿女的孝道。我的母亲叫李泽芳,是一位农村妇女。她生于一九二三年二月初五,今年已经是八十九岁的高龄,母亲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对旧社会怀有刻骨的仇恨,对新社会充满着感激之情。母亲生在淮滨县洪口淮河滩,由于十年九淹,家庭生活困难

2、不堪,青少年时期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生活。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的事办好”的号召,淮河滩筑起了防洪的圈堤,豫、皖交界的王家坝修建了栏水闸,肆虐的淮河得到了根本的治理,洪水治住了,粮食丰收了,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解放那一年,母亲二十六岁,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选拔为国家干部,母亲更是扬眉吐气。吃淮河水长大的她,充满着对新生活的激情和期冀。母亲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成为农村妇女的佼佼者。母亲是商品经济的弄潮儿:解放后,我们举家迁往固始唐集,那是固始真正的西大荒,与淮滨隔河相望,这个小集镇随着解放的锣鼓声兴旺起来,母亲利用我们家分得大地主龙子云

3、的门脸房,开起了商铺,主要是做“酒”的生意,同时兼做炸油条、卖小吃。据母亲回忆说,那时生意可兴了,家里的粮食穴子圈到房顶,真可谓“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在那个热闹的边境小集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母亲是共和国首批农村新法接生员:为了改变农村接生的陈规陋习,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国家在五十年代中期普及新法接生,母亲和俵嫂金明英被确定为唐集村新法接生员,她们被选送到淮滨县医院进行了集中培训,由于母亲聪明好学,经过一个星期时间的培训,母亲很快的掌握了新法接生的技术。上级还配备了新法接生的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从此,母亲便活跃在农村新法接生的战线上,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母亲做到随叫随到。从一九五

4、五年到一九六九年,(我家搬到淮滨谷堆乡)十几年时间里,经母亲的手接生的孩子近千人,现在有不少人见到母亲时还说,“我还是你接生的呢”。母亲常常以此而自豪。母亲是一位优秀的“瓜把式”:六十年代,我国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土地由生产队统一耕种,家家户户只有很少的自留地。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队里决定腾出10多亩地,种植一些瓜果,改善群众生活。生产队群众一致推举母亲当“瓜把式”,由她负责瓜地的种植。种瓜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从瓜种的选择到瓜垄的耕作,从精心的整枝到合理施肥、治虫,母亲都要付出心血和汗水,聪明的母亲很快掌握了种瓜全套技术。经过母亲精心的管理,六月中上旬,第一批菜瓜就可以

5、收获了。生产队会派人到瓜地摘瓜,然后分配给的农户,每户每次都可以分到1020斤不等,每季一般可以分到56次。还没等菜瓜罢园,甜瓜就成熟了,甜瓜的种类很多,有金耙齿,老面瓜,小酥瓜,甜的出奇,分完甜瓜又开始分西瓜,一直可以持续到霜降。那时生产队分东西都按人头分配,一个夏季,每个人头可以分到一百多斤的瓜果。在那国民经济困难、物资短缺的年代,有效地调剂了农民的生活。对于“瓜把式”来说,除掉有高超的技术外,还要有奉献精神,白天黑夜都要守在瓜地里,一是勤于操持,同时还要防止“阶级敌人”破坏。每到夜晚我们都会陪着母亲到瓜庵子里去睡,有时会趁母亲回家吃饭,我们到地里摘些成熟的香瓜吃,先尝为快了,也算是瓜把式

6、孩子的优越条件吧,当然,这些是不敢告诉母亲的。母亲还是一位炸油条的高手:农村人生孩子或者是过年过节,都会用自家生产的植物油和面炸油条,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快捷而方便的食品,过年过节时也会作为一种零嘴食。母亲有一个特制的小布包,里面装着炸油条的法器,主要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特制的擀面杖,一个是炸油条专用的明矾。炸油条可算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活计了,大多数人都不会。从选料开始,到和面、拉条、油条下锅烹炸,母亲都亲自操办,十分讲究,炸出的油条又肥又大,香气喷鼻,用现代话讲:完全是一种纯绿色生态食品。为了答谢母亲的辛苦,有些人家会送给母亲一些油条,作为一种酬劳,大方的人家送20条,小气的人家送10条,总之

7、,是不会空手回家的。因为白天还要挣工分,炸油条的时间常常选在夜晚进行。只要母亲出门去炸油条,我和姐弟们都会睡不着觉,等着母亲回来,好吃油条。有时,实在熬不住了就睡着了,母亲回来总会叫醒我们,拿个毛巾给我擦擦手,每人一条,那真是心满意足啊。母亲也是一位理家的高手:记得,我们家有一个拉河虾的网,母亲一有空就会到“沟塘堰河”去拉河虾,每次拉上一两个小时,常常都会有颇丰的收获,除了河虾外,还会拉一些杂鱼,母亲会把鱼炕的两面黄,吃起来特别香。记得有一次,母亲炕了一锅的鱼,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六岁的我被锁在屋里,母亲炕好的鱼,本准备中午吃的,确被我吃了个精光。等母亲回来一看,惊出一身的冷汗,因为,担心鱼

8、刺卡住嗓子。母亲会变着法子调剂家庭生活,有些小吃和菜肴都成为“任家”传统小吃。按赵本山先生的说法,我的母亲至少也是中级职称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光悄然流逝,母亲已是八十九岁的高龄。母亲于1984年到城关与我们生活在一起,一晃快三十年了,三十年时间里她又带大了我和我小弟的孩子,母亲以她勤劳、善良、智慧,成为我和弟弟两个小家庭的精神支柱。去年九月,她随二姐到三姐家小住,不慎摔倒,经拍片检查为耻骨骨折。外科大夫说:由于母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又不好,骨折部位较深,只有保守方法,安心静养,就是“修”。在三姐的悉心伺奉下,母亲的身体逐渐好转,特别是“滑肠腹泻”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母亲的体质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年前,我把母亲接回城关,为了迎接母亲回来,我到沙发厂特定制一个沙发床垫,重新布置了母亲的房间,二姐从平顶山专程赶回来伺奉母亲,经过几个月的静养,母亲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我们为母亲感到高兴。今年三月九日(农历二月初五)是母亲八十九岁生日,这是母亲生病后过得第一个生日,小弟一家从平顶山专程赶回来庆贺母亲生日,小弟单位的领导还安排在平顶山的一家蛋糕房订制了生日蛋糕。生日这一天,妻子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美味菜肴,我们姐弟五家二十多人欢聚一堂,庆贺母亲89岁生日。母亲坐在首席,当生日蛋糕上的红烛点燃时,母亲的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共同举杯,祝愿母亲生日快乐,祝愿母亲健康长寿!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