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037682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素质测评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8)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水xe( )不通 hn( )海 豁( )然开朗 踽踽( )独行 对zh( ) 花团锦簇( ) 涟漪( ) yng( )回 栖( )息 jun( )顾2、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按“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再造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仿句: 3、仿照下面排比句的句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

2、枝秀月亮说, 海鸥说, 太阳说,我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二、 阅读理解:阅读一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弄得多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认为我遇到危险了吗?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了。“走吧!”同伴们说:“现

3、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1、“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2、“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这句中“这办法”是指: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内容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阅读二峭壁上的树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象俯冲搏猎的雄鹰,象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的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

4、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催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的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地方,便忘乎所以的摆首弄

5、姿,轻飘飘只知道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呐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你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人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

6、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2、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标出。(1分)3、文中“向俯冲搏猎的雄鹰”,“张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分别指什么?(2分) 4、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1分) 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文章在这里运用的共同写法是 ,突出酸枣树的 。(2分)(三)一个裁缝和一个金匠一起外出旅行。一天傍晚,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听到从远方传来乐曲声,而且越来越清脆。乐声独特、悦耳,使他们忘了疲劳,加

7、快脚步往前走。月亮升起来时,他们来到一座小山丘上,在这里,他们看到一群矮小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正手拉着后,一边欢天喜地转着圈跳舞,一边用甜美的歌喉唱歌,这就是两位流浪者听到的乐曲。中间坐着一位老人,他比其他人稍微高一点儿,穿着一件花外套,灰白的胡须挂在胸前。两个流浪者惊呆了,站在那里看他们跳舞。老人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进来,人们也主动松开手让他们进去。金匠是个罗锅,他和其他驼背的人一样鲁莽,他首先进去,裁缝起初有些胆怯,往后退缩;后来,当他看到他们跳得那么欢畅时,他也鼓起勇气走了进去。矮人们又重新拉成圆圈,继续像狂欢一样唱歌跳舞。但是,老人从腰带上取下一个刀片,磨了起来,磨快之后,他回身看两个陌

8、生人。他们感到害怕,可是不容他们多想,老人抓住金匠,转瞬间把他的头发和胡子剃了个净光;裁缝也落了个同样的结局。老人剃完以后,亲切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像是说,他们不错,没有反抗,心甘情愿地让剃光了,这时,他们心里也不再感到害怕了。老人用指头指了一下旁边的一堆煤,示意他们把煤装到自己口袋里。他俩虽然不知道这些煤对他们有什么用处,他们还是照办了。然后他们继续赶路,去找住宿的地方。他们来到一个山谷时,附近的寺院的钟声打了十二点:歌声骤然停止,一切都消失了,只有冷清清的月光照着山丘。两位流浪者找到了一个住处,铺上杂草,盖上外套,因为太累了,忘记了把煤从口袋里拿出来。正由于身上感到压力,所以比平常醒得要

9、早一些。他们从口袋里往外掏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袋里装的不是煤,而都是黄金。这时,头发和胡须也恢复了原样儿。他们一下子变成了富翁。但是,生性贪婪的金匠往口袋里装得多,得到的黄金比裁缝多一倍。对一个贪婪的人来说,钱越多,占有欲越强。金匠向裁缝建议再留一天,以便晚上再到山上老人那里去拿更多财富。裁缝不想去,说道:“我够了,已经满足了。我现在成了师傅,要与我心爱的对象(他这样称呼自己的情人)结婚,我便是一个幸福的人啦。”可是他为了照顾金匠,决定再留一天。晚上,金匠肩上搭了几条口袋又到山丘上去了,他想装回来更多的东西。他发现,矮人们与前一天夜晚一样,正在唱歌跳舞,老人又给他剃光了头发和胡子,示

10、意让他带煤走。他毫不迟疑地尽量往口袋里装,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又用外套盖在身上。他说:“尽管黄金会压身子,我也要忍受着。”他终于带着甜的预感睡着了,他想着,明天醒来时他就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了。他睁开眼了,马上起身去查看口袋,但是,他惊讶地发现,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全是黑煤。他想,前一天夜里得到的黄金还在吧,于是他取了过来,他惊奇地看到,黄金又重新变成了煤。他用沾满煤粉的手打自己的前额,感到头发和胡子全剃光了。但是,他的不幸还远远不止这些,他现在才注意到,除了背上的罗锅,前面长出了同样大的鸡胸。他认识到这是对他贪心不足的惩罚,便嚎啕大哭起来。善良的裁缝被吵醒了,他心力安慰这个不幸的人,并对他说:“

11、你是我的旅伴,就和我一起过日子吧,你可以他享我的财富。”他恪守自己的诺言,便是,可怜的金匠不得不忍受前鸡胸后罗锅的折磨,光秃的脑袋只好用一顶帽子遮丑。 (选自格林童话矮人的礼物)1概括本篇童话的情节和主题。(4分)情节:主题:2第一次老人剃光金匠和裁缝的头发,这个情节的作用是什么?(2分)3第一次老人要金匠和裁缝装煤,让人莫名其妙,这样设计情节有什么作用?(2分)4金匠第二次转去,这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5童话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2分)6假如金匠第二次又得到金子,裁缝会怎样?金匠会怎样,发挥想象,改写一个结尾。(5分)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1、泄、瀚、hu 、j 、峙 、c 、y

12、、萦 、 q 、眷 2、仿句:教室的前面挂着黑板,不,那并非黑板,它是教师播种知识的沃土。3、月亮说,我奉献的心灵万物辉。海鸥说,我与海浪共舞的人生最壮丽。二、阅读理解:阅读一1、文过饰非2、掉进泥坑,浑身糊满了污泥3、一只猫的吹嘘并掩饰自己的过失,使它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4、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才能发展进步,否则就会堕落退步,甚至走向灭亡。阅读二 峭壁上的树1、云、雾、雨、风、霜雪、雷电。2、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3、雄鹰: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因硬气。风景: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认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4、酸枣树的顽强生命力5、反衬,不鄙位卑,不惧孤独(三)1情节:外出旅行的裁缝和金匠从矮人那里意外地得到一笔财富,金匠因贪婪而痛苦一生。主题:劝人为善,不可贪婪。2考验两个是否善良;为后文金匠成为光秃的人作铺垫。3只有这样,才会让金匠的后悔符合情理。4不能,如果去掉,体现不了金匠的贪心,达不到童话教育人的目的。5告诉人们:贪婪的人终得惩罚,善良的人幸福快乐。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