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习习惯.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01810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年级学习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年级学习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年级学习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年级学习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年级学习习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年级学习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年级学习习惯.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这些就称为“高级的学习习惯。”就拿语文学科中的朗读、预习、倾听、独立思考、质疑等习惯来说,教师也要一一对他们进行要求: 1 朗读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对语文课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要读好书,首先要有正确的读书姿势。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捧书读时眼睛不是离书本太近就是太远,对此,教师要常常提醒学生应该怎样读书,学生边答边调整姿势:双手捧书,书本稳稳拿在手中,还要稍稍往外斜。话说完了,姿势摆好了,学生读书的精神也就来了。读书时为了

2、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还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朗读方式,如“打擂台读”,我让学生自荐,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就站起来读。一段读完,我又说,这个同学现在是擂主,谁读得比他好,就当新的擂主,看看谁有这个本领!小学生好胜心强,于是许多人争当“擂主”,朗读热情高涨。我还在朗读时设计了“画脑图”,即“边想边读”,要求学生读一句想一句,作者写什么,学生就想什么,作者写到哪儿,学生就想到哪儿,思想要一直跟着作者走。在教学荷花时我就用这个方法,让学生跟着作者一起看、一起想、一起陶醉,学生边思考边朗读,融入了课文意境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预习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了预习方法的指导

3、。即“三读”: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再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三读课文,读懂内容,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并能提出质疑。初次指导之后,我又特地几次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当场预习,以检查学生预习方法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倾听 向课堂要效益是老师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故不能专心持久地听老师讲解,同学的发言。这样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久之,也会使学生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记得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说过:“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

4、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这样,学生就会非常容易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对学生我也采取这种方法帮助他们进入课堂这一阵地,开始探索、开始学习。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洞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光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我还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对别人发言给予补充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还鼓励学生能发现没听懂的地方并大胆提出来。确实,教师只有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独立思考法国罗曼.罗兰云: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英国伯克也云: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可能创造伟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

5、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如在教小露珠这课时,我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小动物喜欢小露珠?它们会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小露珠要走了,我又让学生思考:“动物、植物们会怎样挽留小露珠?”要求学生化作不同的身份进行思考,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5 质疑质疑,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质疑如火花,火花闪耀得越多,学生的思维反映能力也就越快,思维过程也就越积极。古人也云:学贵有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疑难问题相机诱导。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注意培养学

6、生质疑能力。我告诉他们,质疑可以从课题入手,可以从初读、重点词句入手,也可以从结尾入手等等。在板书了学会查“无字词典”后,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问:“无字词典是指什么样的词典?该怎样学会查这样的词典?查这样的词典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学完了第八次后,我对着板书圈出了两个“七”和两个“八”,提醒学生在这里质疑。学生思考后提问: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蜘蛛结网也是七结七败,但第八次它成功了,所以布鲁斯也干了第八次,他也成功了。如果他看到蜘蛛在第五次时就结网成功,布鲁斯王子还会不会干第八次?通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布鲁斯王子是被蜘蛛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他才重新树立了信心,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

7、了成功。究竟是第八次还是第五次,并不是关键。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也就昭然若揭了。所以,经常让学生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化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 培养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目的,正确引导 为了让学生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经常利用晨会、班会,给学生讲中外名人和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使他们明白道理、知道利弊。同时,教师还要告诉他们应克服哪些毛病,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对他们不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耐心引导,启发他们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二)激发兴趣,转变观念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

8、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兴趣存在于学习动机中,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学生愿做什么或不愿做什么,几乎全凭兴趣左右。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慢慢地转变不爱学习、不积极学习的消极观念。 (三)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儿童善于观察、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左右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要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应该首先做到。比如在要求学生写好字时,教师首先要认真、端正地板书。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端正的板

9、书肯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学生的字迹。“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这也需要教师自己先动笔,做好示范,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 (四)奖赛并行,相扶相成 低年级学生的特征是荣誉感强。因此在班中引入奖励、竞赛机制,会更好地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我在班中开辟了多个比赛项目,如:“认真读书奖”、“积极发言奖”、“优秀作业奖”等等。我规定:胜出的同学奖励“小红花”,一星期内累计五朵“小红花”者,更换一颗“小红星”。一月内累计四颗“小红星”者,换一个大“奖“字,同时还奖励一本本子。并且,我还把学生的优秀表现打电话告知家长,让他们分享喜悦,以之为荣。同

10、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小红花”奖了不少,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也渐渐地得到了巩固。 (五)家校配合,共同促进 江泽民曾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可见,家庭教育极其重要。小雷是我班的一个特殊学生。早在他低年级时,学习、行为习惯就极差,同时,对老师的劝导、教育也不予理睬,照样我行我素。家长对这个孩子是放任自由的,对他缺少爱心,教育简单粗暴,学习上、生活上也是不闻不问。大部分学生、老师都对他敬而远之。这学期他分到了我们班,我想:这个孩子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家庭教育有很大的责任。要想改正这个孩子,首先要转变家长对他的态度,让他感到家

11、庭的温暖。于是,我找来他的家长,与她进行了沟通,让她明白孩子今天的这个结果,家庭教育有极大的责任,应拒绝打、骂这种暴力行为。我让她关心他、爱他,给他温暖,慢慢地转变他。我还送了两本有关家教的书给她,让她回去好好研究研究,希望家庭、学校两方面结合教育好孩子。与家长的沟通,确立了共同的目标,我们都将扭转这个孩子身上的不良的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为首要任务。定期电话联系,每周一次到校与教师交换情况。慢慢地我也发现,孩子衣服干净了、整洁了,学习用品也多了,这都体现出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配合。.渐渐地,这个孩子上课比较静心了,扰乱纪律的现象少了,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字写得端正了,作业也能尽量完成了

12、。尽管他身上仍有许多缺点,而且对他的改变尚待时日,但他确实在进步,虽然点滴,但是作为老师,也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尤其是他这样的学生。 五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注意点 (一)起步要早,贵在坚持 专家认为,早期教育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应从早抓起。学生年龄小时,学习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能被发现也能及时得到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改正。如有的学生养成作业潦草的习惯,经老师教育后有了好好写字的决心,可往往事到临头老毛病又犯。于是犯了改,改了犯,这时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毅力,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改掉。所以,从小

13、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由易到难,逐步前进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由易到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的学习习惯,切忌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把所有的学习习惯一下子压在学生身上。如在小学低年级,可培养他们读好书、写好字、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可培养他们阅读、自主预习、质疑等学习习惯,那种幻想一下子养成所有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可行,不实际的。 (三)表扬先进,舆论导行 每个学生都想当好学生,但由于他们小,还不懂得该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这样,学生就摸不着边际。适时在他们身边表扬先

14、进,就像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安装了一盏明灯。学生上课忘记注意自己的坐姿了,我会说:“看,的坐姿多好啊!”同学们的头“唰”地一下望了过去,果真,于是他们也赶紧坐好了。学生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了,我会把优秀的作业本挂出来,让其他同学学习,鼓励大家向他看齐。学生某一方面进步了,我都会在班中对他们进行表扬,并把他们的名字写上光荣榜,让他们的进步有目共睹。我这样做,是让学生时刻感到:先进就在自己身边(说不定就是自己)。有了先进,同学们就有了导行的目标。班级中就形成了争当先进的热潮。 (四)严格要求, 时间保证 作为语文老师,我深感每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都需要学生呼应以相应的学习习惯。教师想要积极指导、

15、扶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可是在培养过程中,反复性是经常会出现的,因此要给学生多次实践的机会。由于学生年龄较低,我坚持引导在先的原则:又因为习惯的养成上反复的过程,因而我也做到严格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表达个人的观点。尤其针对学生不太会点评的现状,我反复示范,再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点评。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规范的点评语言,比如“我表扬我希望我向对方提一个小意见”等。实践证明,经常课内若干练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初步形成了,那么再逐渐由课内向课外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慢慢巩固下来。 (五)以点带面,整体发展 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学生的成绩慢慢地提高了,在他们的思想、心理上都将把成为好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们会以好学生的准则来要求自己,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会想到为集体争光。因此,他们的其他习惯也就会慢慢地好转起来,如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等。这几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相互促进,久而久之,学生的各个方面就会得以整体发展。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重要的,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相信,只要我们锲而不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