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盖法的缺点.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1163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遮盖法的缺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遮盖法的缺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遮盖法的缺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遮盖法的缺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遮盖法的缺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遮盖法的缺点遮盖性弱视 来源于科大眼科医院近年来学者们在用遮盖疗法治疗弱视的同时,发现因单眼严格遮盖而造成的类似形觉剥夺性弱视。就此问题,学者们在治疗弱视的同时,也在研究遮盖性弱视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据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人类视觉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及敏感期。在此期间治疗弱视有较高疗效,但在此期间如遮盖不适当同样也可使健眼发生弱视。作者采用传统遮盖疗法治疗754例弱视患儿,其中201人为单眼弱视,经过长期严格遮盖健眼,治疗结束时无一例发生遮盖性弱视。在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儿健眼视力可略有下降,但去除遮盖后,短者20分钟30分钟,长者2天3天健眼视力即可恢复正常。作者还观察到,经过长期

2、遮盖治疗,虽然弱视眼视力已恢复正常,有的甚至超过了健眼视力,可一旦去掉遮盖,健眼仍为注视眼。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预防弱视的复发,遮盖健眼愈彻底愈好,即使弱视眼视力已恢复正常,还要在每天做作业时,保持1小时2小时的短小遮盖,以促进弱视眼的注视,直至青春发育期后。但笔者建议对岁以前的婴幼儿用遮盖疗法治疗弱视时仍应慎重。要加强门诊随访,一旦发现健眼视力下降或注视性质有所改变,需立即停盖几天,或采用交替遮盖,健眼视力一般都能自行恢复。阻碍立体视的建立 来源于科大眼科医院儿童弱视的疗效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立体视的建立同样也有一个敏感期。Romano等认为立体视从3.5岁开始发育,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

3、善,9岁时发育成熟。Fox则认为立体视从出生后几个月即开始发育,1岁3岁时达高峰。在敏感期内,任何一只眼发生斜视或长期被遮盖,都会影响立体视的建立。 Blake等将出生后不久的小猫,双眼交替遮盖,使之轮流用一眼注视,成年后,猫的双眼视力均正常但无立体视。甘晓玲等用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证实,遮盖对立体视的建立有阻碍作用,但光学及药物压抑疗法对立体视却有促进作用。上述研究表明立体视的产生主要是双眼配合的功能,单眼视力对于立体视的建立没有决定的意义。因此在弱视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儿视力波动情况合理地使用遮盖疗法。如单眼弱视,当视力与健眼视力接近或完全恢复时,可采用半遮盖法或短小遮盖法,以保证有一定的

4、双眼同时注视的机会。对单眼重度弱视需长期抑制健眼者,为了不影响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可选用光学与药物压抑法。对斜视性弱视,用遮盖疗法提高视力后眼位仍未矫正者,应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此外,弱视患儿在治疗一段时期后,应配合同视机进行立体视训练。笔者在用传统遮盖疗法治疗单眼弱视时,治疗前有立体视者仅占35.48%,治疗后上升到86.11%,且治疗前有立体视者, 治疗后无一例因遮盖而丧失了立体视。以上结果说明,遮盖疗法对健眼视力以及弱视患者立体视的形成并无明显的不良影响。所以动物模型实验并不一定完全适应临床。笔者认为:在治疗弱视时,首先应不失时机地提高视力,只有在弱视眼的视力提高后,才有建立立体视的希望。

5、遮盖引起的斜视来源于科大眼科医院患儿行遮盖治疗前没有显斜或为间歇性内斜,治疗后却发生恒定性斜视。这类患儿多为远视性屈光不正,调节功能都较强,行单眼严格遮盖后,原有的不太牢固的周边融合很容易被打破而出现眼位的偏斜。发生此种情况应继续按原方案治疗,待弱视眼视力上升后打开遮盖或改为半遮盖一段时期后眼位可自行恢复,不应因此而延误治疗。遮盖出现的复视来源于科大眼科医院1双眼复视有少数患儿,经常规健眼遮盖法治疗后,弱视眼的视力逐渐提高,原来受抑制的黄斑中心凹开始注视。由于视轴的不平行,打开双眼时,出现复视,这说明治疗有效。只要健眼视力不下降,可继续采用遮盖疗法。同时配合立体视的训练,一般复视能自行消失。2

6、单眼复视因遮盖法治疗出现单眼复视的极为少见,北医一院小儿眼科报道了一位12岁女孩,弱视眼为旁中心注视,视力为0.1。嘱戴矫正眼镜,盖健眼,在弱视眼矫正镜片上加红色滤光片,并用该眼做剪纸及钩结细玻璃丝网兜。当弱视眼视力增进到0.5时,患儿反映每取下弱视眼红胶片,即发生单眼复视,戴上红胶片复视又消失。这是由于通过治疗黄斑区中心凹的注视已逐渐形成,但还未完全巩固;而原旁中心注视点又未完全消失,系新老注视点相互竞争的结果。后经解释和鼓励,患儿坚持按方案治疗,弱视眼视力上升到1.0,双眼正位,有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 获得了理想的治愈。遮盖引起的眼球震颤来源于科大眼科医院这种情况见于隐性眼球震颤,患儿两眼

7、同时视物时,无眼震或眼震频率低、振幅小,遮盖一眼后,另一眼即出现眼震,尤其将视力较好的眼遮盖后,视力差的眼震颤就更为明显,震幅更大、频率更高而无法固视。这样黄斑中心凹功能也就得不到锻炼,弱视眼视力就难以提高。这类患儿,一般不宜采用完全性遮盖法治疗弱视。笔者体会在治疗隐性眼球震颤弱视时,可选用半遮盖法,并将视力较好眼的视力,尽可能人为地使其低于弱视眼的视力,而又不引起眼震为度。这样既可提高弱视眼视力,又不会诱发或加重眼震。笔者曾见一例9岁女孩,自幼视力不好。3岁开始检查,戴镜5年6年不仅视力没有提高,左眼还出现15外斜。重新扩瞳验光后,大幅度降低正球镜片处方配镜。右眼矫正视力为0.6,左眼0.3,原计划右左42交替遮盖,加做精细目力训练。当遮盖右眼时,左眼出现了明显的震颤。故建议改用半遮盖,用三层乳白色薄膜,使右眼视力降到0.4以下。一月后左眼视力上升到0.6,在半遮盖右眼情况下查双眼视力为1.2,眼震消失,眼位正。同视机检查重合点为 0,融合范围23,立体范围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