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00265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第11章 建筑详图绘制本章主要介绍建筑详图的基本知识,利用AutoCAD 2007绘制一副完整的檐口节点详图。建筑详图是建筑设计过程为表示建筑结构或材料层次细节的一种建筑图样,具体绘制方法因图的繁简程度而异。希望本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章主要内容:n 建筑详图的基本知识。n 建筑详图的绘制步骤。11.1 任务导入与问题的提出1111 任务导入本章以图11-1所示的檐口节点详图为例,介绍建筑详图的绘制方法。本章涉及的命令主要有:偏移、复制、填充等。 图11-11112 问题与思考 n 建筑详图的基本知识有哪些?n 建筑详面图的绘制步骤是怎样的?11.2 知识点1121建

2、筑详图的设计原则建筑详图要求图示的内容详尽清楚,尺寸标准齐全,文字说明详尽。一般应表达出构配件的详细构造;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其规格;各部分的构造连接方法及相对位置关系;各部位、各细部的详细尺寸;有关施工要求、构造层次及制作方法说明等。同时,建筑详图必须加注图名(或详图符号),详图符号应与被索引的图样上的索引符号相对应,在详图符号的右下侧注写比例。对于套用标准图或通用图的建筑构配件和节点,只需注明所套用图集的名称、型号、页次,可不必另画详图。 1122 建筑详图设计内容墙身详图实质上是建筑剖面图中外墙身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它主要反映墙身各部位的详细构造、材料做法及详细尺寸,如檐口、圈梁、过梁、墙厚、

3、雨篷、阳台、防潮层、室内外地面、散水等,同时要注明各部位的标高和详图索引符号。墙身详图与平面图配合,是砌墙、室内外装修、门窗安装、编制施工预算以及材料估算的重要依据。 墙身详图一般采用120的比例绘制,如果多层房屋中楼层各节点相同,可只画出底层。中间层及顶层来表示。为节省图幅,画墙身详图可从门窗洞中间折断,化为几个节点详图的组合。 墙身详图的线型与剖面图一样,但由于比例较大,所有内外墙应用细实线画出粉刷线以及标注材料图例。墙身详图上所标注的尺寸和标高,与建筑剖面图相同,但应标出构造做法的详细尺寸。1墙体的厚度及所属定位轴线。 屋面、楼面、地面的构造层次和做法 各部位的标高、高度方向的尺寸和墙身

4、细部尺寸 了解各层梁(过梁或因梁)、板、窗台的位置及其与墙身的关系。 了解檐口的构造做法。11.3 任务的实施1131设置绘图环境1使用样板创建新图形文件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新建命令按钮,弹出【创建新图形】对话框。单击使用样板命令按钮,从【选择对象】列表框中选择第七章建立的样板文件“A3建筑图模板.dwt”,单击【确定】按钮,进入AutoCAD 2007绘图界面。2设置绘图区域单击下拉菜单栏中的【格式】|【图形界限】命令,设置左下角坐标为0,0,指定右上角坐标为4200,2970。3放大图框线和标题栏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缩放命令按钮,选择图框线和标题栏,指定0,0点为基点,指定比例因子为1

5、0。注意:本例中采用1:1的比例作图,而按1:10的比例出图,所以设置的绘图范围宽4200,长2970。对应的图框线和标题栏需放大10倍。 4显示全部作图区域在【标准】工具栏上的窗口缩放按钮上按住鼠标左键,单击下拉列表中的全部缩放命令按钮,显示全部作图区域。5修改标题栏中的文本1)在标题栏上双击鼠标左键,弹出【增强属性编辑器】对话框。2)在【增强属性编辑器】的【属性】选项卡下的列表框中顺序单击各属性,在下面的【值】文本框中依次输入相应的文本,图名文本为“檐口详图”,图纸编号为12。其他同图9-2。 3)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标题栏文本的编辑。6修改图层1)单击【图层】工具栏中的图层管理器按钮,

6、弹出【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2)将“轴线”层删除;将“墙体”层重命名为“结构层次”,并将其线宽改为默认线宽;将“尺寸标注”层颜色改为蓝色;将“门窗”层重命名为“屋面瓦”,并将颜色改为红色;将“其他”层重命名为“填充”。设置好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如图11-2所示。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AutoCAD作图界面。图11-2 设置好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7设置线型比例在命令行输入线型比例命令LTS并回车,将全局比例因子设置为10。注意:在扩大了图形界限的情况下,为使点划线能正常显示,须将全局比例因子按比例放大。8设置文字样式和标注样式1)本例使用“A3建筑图模板.dwt”中的文字样

7、式。“汉字”样式采用“仿宋_GB2312”字体,宽度比例设为0.8;“数字”样式采用“Simplex.shx”字体,宽度比例设为0.8,用于书写数字及特殊字符。2)单击下拉菜单栏中的【格式】|【标注样式】命令,弹出【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选择“建筑”标注样式,然后单击【修改】命令按钮,弹出【修改标注样式:建筑】对话框,将【调整】选项卡中【标注特征比例】中的“使用全局比例”修改为10,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单击【关闭】按钮,完成标注样式的设置。 1132绘制屋面的结构层次 1打开11.1.1节中保存的文件“檐口详图.dwg”,将“结构层次”层设置为当前层,关闭对象

8、捕捉方式。2画出如图11-3所示的直线AB。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 ,在绘图区的适当位置单击指定第一点,以相对坐标1500335确定直线的终点图11-3 绘制直线 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命令按钮,设置偏移距离为10,将第2)步所画的直线AB向上偏移10(注意用鼠标滚轮缩放视图配合绘图,以下同)。 4空格键重复偏移命令,设置偏移距离为120,将上一步中偏移出的直线向上偏移。 5重复执行第三步,分别设置偏移距离为100、20、5、5、30,依次将上一步中偏移出的直线向上偏移。得到如图11-4所示的屋面结构层次。 图11-4 屋面结构层次 1133 绘制檐口结构层 1绘制一个矩形表

9、示檐口边缘。设置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捕捉方式,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命令按钮,捕捉屋面结构层次最下方直线的右端点B(图11-4),以相对坐标200,28确定矩形的另一个角点,绘制完成的矩形CDEF如图11-5所示。 2将上一步所画的矩形CDEF(图11-5)向下移动20。关闭对象捕捉方式,打开正交方式,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移动命令按钮,选择矩形CDEF(图11-5)单击任意位置作为基点,向下移动20。矩形移动后如图11-6所示。 图11-5 绘制一个矩形 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命令按钮,将矩形CDEF(图11-5)向外偏移10,复制出檐口抹灰的轮廓线。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分解

10、命令按钮,选择图11-7所示的两个矩形,将两个矩形分解。图11-7 将矩形偏移后进行分解 5利用延伸、修剪和删除等命令对檐口部位进行修改,修改后如图11-8所示。 图11-8 用延伸和修剪命令修改檐口 1134绘制滴水 1打开正交方式,设置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和“交点”捕捉方式。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命令按钮,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命令,捕捉到檐口内矩形的右下角E(图11-8),输入相对坐标-50,0,确定矩形的一个角点,以相对坐标-20,-40,确定矩形的第二个角点,绘制一个如图11-9左图所示2040的小矩形。2将小矩形修剪至图11-9中图所示

11、的形状。3用夹点操作将GH和HI两线段的交点H(图11-9中图)向正下方移动20,完成后如图11-9右图所示。图11-9 绘制滴水1135 绘制墙体 1用复制命令依次复制出表示墙体结构层的直线。打开正交方式,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命令按钮,选择檐口内矩形的右边DE(图11-9右图),在绘图区任意位置单击作为基点,在左侧590处复制一条直线,在左侧600处复制一条直线,在左侧850处复制一条直线,在左侧970处复制一条直线,在左侧980处复制一条直线,回车结束命令,效果如图11-10所示。 图11-10 复制出表示墙体结构层的直线 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 ,在墙体下适当位置画一

12、直线。如图11-11左图所示。3综合利用延伸、修剪命令,对墙体部位进行修改,完成后如图11-11右图所示。 图11-11 绘制一条直线并对墙体进行修改 4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命令按钮,捕捉到墙体与屋面结构层的右侧交点J(图11-11右图),向左侧画一水平线JK,如图11-12左图所示。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复制命令按钮,将上步所画直线垂直向下复制一条,距离为120,如图11-12左图所示。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命令按钮,对墙体部位进行修剪,完成后如图11-12右图所示。 图11-12 对墙体的结构层次做进一步修改 1136 绘制单个瓦片 1将“屋面瓦”层设置为当前层。2单击【绘图

13、】工具栏中的矩形命令按钮,在绘图区任意位置画一个31230的矩形,如图11-13左图所示。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旋转命令按钮,以瓦片的左下角R(图11-13)为基点,将其旋转-18。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移动命令按钮,选择旋转后矩形的右下角V(图11-13)为基点,移动到檐口矩形的右上角点W,如图11-13右图所示。 图11-13 绘制单个瓦片的过程(1) 5空格键重复移动命令,选择矩形的左下角X(图11-13右图)为基点,移动到该矩形与挂瓦条的交点Y(图11-13右图)上,完成后如图11-14左图所示。 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命令按钮,选择矩形瓦片为边界,将抹灰与瓦片相交处的多余部

14、分修剪掉,完成后如图11-14右图所示。 图11-14 绘制单个瓦片的过程(2) 1137利用阵列命令绘制其他瓦片 1选择图11-14右图中的矩形瓦片,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阵列命令按钮,弹出【阵列】对话框。2选中“矩形阵列”,设置阵列行数为1,阵列列数为7,行偏移为0,列偏移为246。阵列角度为155度。设置完的【阵列】对话框如图11-15所示。图11-15 设置完的【阵列】对话框 3单击【确定】按钮,阵列出其他的瓦片。画完屋面瓦后的节点详图如图11-16所示。 图11-16 画完屋面瓦后的檐口节点详图 1138 对图形作进一步修改 1将“结构层次” 层设置为当前层。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15、直线命令按钮,在左侧画一条竖直的直线AB,直线AB的位置如图11-17左图所示。 图11-17 直线AB的位置及修剪后的结果 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命令按钮,对图形做进一步修改,将图形中的多余部分修剪掉。如图11-17右图所示。 4综合利用直线命令和修剪命令绘制出屋面左侧和墙体下侧的折断线。完成后如图11-18所示。 图11-18 绘制完折断线后的檐口节点详图1139 填充砖墙及混凝土结构层 1将“填充”层设置为当前层。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命令按钮,弹出【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3单击“添加:拾取点”按钮,退出【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返回到绘图界面,通过在填充边界的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