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991022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烯酸酯资料整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分类我们主要把丙烯酸酯分为四类:改性 ,UV类 -氰类 ,厌氧性2. 固化方式改性:所用单体主要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弹性体为丁腈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 常用的韧性树脂有 ABS; 引发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羟基异丙苯等; 促进剂有 N ,N - 二甲基苯胺、 苯胺丁醛缩合物等。促进剂应另包装, 两包组分一旦混合即发生固化反应。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使引发剂产生自由基, 引发单体和弹性体发生链增长反应, 形成单体与弹性体的接枝共聚物,因而表现出快速固化的优异性能。 反应机理如下: (i) 丙烯酸类单体自身的聚合 (ii)添加的改性剂的接枝 如:A. B含有双烯的单体的接枝: (iii)多官

2、能团化合物的交联 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UV: 单体的聚合反应,由低黏度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酯低聚物、光敏剂和弹性体组成的。在紫外光照射下, 光引发剂形成激生态分子, 分解成自由基, 使低黏度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酯低聚物进行接枝、聚合、 交联等化学反应达到固化-氰类 :它以 -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单体为主要成分,加入增塑剂、 增稠剂、 稳定剂和阻聚剂等配合而成,是一种单组分、 液态、 无溶剂、 室温快速固化型胶粘剂。- 氰基丙烯酸酯是十分活泼的单体, 很容易在弱碱和水的催化下进行阴离子聚合。固化机理如下:*阴离子聚合机理(本体聚合)。*实际上,所有材料表面都吸附有湿气,氰

3、基丙烯酸酯胶粘剂与吸附水接触,使碳阴离子快速产生,并迅速聚合固化。厌氧类:厌氧胶粘剂是一种单组分、 无溶剂、 室温固化液体胶粘剂, 是一种引发和阻聚共存的平衡体系, 它是由丙烯酸酯类单体、 引发剂、 促进剂、稳定剂、 增塑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丙烯酸类单体是厌氧胶的主要成分, 约占 90% 以 上, 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双酯或某些特殊的丙烯酸酯; 引发剂为过氧化物, 常用的有异丙苯过氧化氢, 加入量为5% 左右; 促进剂是在引发剂引发聚合时加速固化,而在贮存时不起反应, 常用的有 N , N - 二甲基苯胺、三乙胺等氨基有机物; 稳定剂是为长期贮存而加入的, 常用 的 有对 苯二酚 和对 苯

4、 二醌, 加入 量 约为0. 01% ; 加入增稠剂是为了调节黏度、 增加韧性和提高强度。其他助剂包括增塑剂和触变剂等。厌氧胶的固化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基反应。其化学过程很复杂, 反应示意式如下:厌氧胶的基本组分在引发剂分解成自由基时,容易吸收氧与另一个自由基相结合生成稳定的过氧化物, 从而在短时间内消耗初始自由基, 失去链增长的能力, 所以大量氧起了阻聚作用。当绝氧后, 引发剂又使过氧化物分解产生自由基, 进而引发聚合, 实现交联固化。厌氧胶可用于密封、 粘接、 紧固和防松等, 如管道螺纹、 法兰面及机械箱体结合面的密封防漏; 螺栓的锁固防松; 轴承与轴套, 齿轮与轴,

5、插件、嵌件等的装配固定; 铸件、 焊件砂眼和气孔的渗入填塞; 各种扣件、 零件的结构连接等。3. 特性改性:该种胶粘剂又称为室温快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或AB胶,是新兴的结构胶。 组成:是以丙烯酸酯的自由基共聚为基础的双组分胶粘剂。 A组分:以MMA、弹性体、氯磺化聚乙烯、ABS塑料、引发剂、稳定剂配成溶液作主剂; B组分:以弹性体、MMA、促进剂、溶剂为底剂; 使用时,将主剂A和底剂B分别涂在两个粘合面上,两个粘合面接触时,立即发生聚合反应,粘接几分钟,即可完成粘接过程。特点: A.固化时,添加的改性剂能进行接枝共聚交联,从分子内部进行增韧,可显著提高其抗冲强度。 B.粘接强度高、粘接范围广,甚至油面也可直接粘接。制备技术关键:(i)在使用条件下,能产生大量的活性自由基来引发聚合反应。(ii)胶粘剂中引入改性剂应能使聚合反应和接枝交联反应顺利进行。(iii)添加一定量的多官能团单体或预聚物,以保证胶接强度和内聚强度。()应有良好的固化速度和良好的存贮稳定性UV:氰类:厌氧:4. 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