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99059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图片,能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画面内容。 2.感受绘本情节的趣味性。 3.引导幼儿细致观看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预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做打瞌睡的动作)你们知道我刚刚在做什么吗? 2.总结:像这样昏昏欲睡的样子叫做打瞌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来做一做打瞌睡的动作。) 二、观看画面,体会绘本中从打瞌睡到醒来的画面变化 1.你们见过打瞌睡的房子吗?(出示PPT图片房子)这就是打瞌睡的房子(教师缓缓叙述:有一幢房子,打瞌睡的房子,房

2、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为什么说它是打瞌睡的房子? 2.(出示下一张图)房子里都有谁在睡觉?睡在哪里? 3.谁能用一个长长的句子把每个人睡在哪里说完 4.这个时候小孩起来了,他要去干什么?幼儿猜想 5.(出示图片)小孩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6.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连续观看图片重叠着睡上去)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谁来看着图片说说谁睡在谁的身上。(幼儿叙述) 7.你们觉得这样的睡法怎么样?为什么? 8.(PPT下一个画面叙述:这时候,突然听见老奶奶大声喊,我受不了啦!)看看老鼠怎么样了(跳起来)幼儿观看老鼠跳了起来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猜想 9.(PPT图片出示)你发觉了什么?(猫跳了

3、起来,很惊慌)猫是被谁吵醒的?叙述:老鼠吓了猫一跳! 10.猫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叙述(胡子伸直、瞪眼睛)请幼儿仿照猫醒过来的表情动作(瞪着眼睛、胡子伸直) 11.(PPT下一个画面)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什么事。猫抓了狗一把!狗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张大嘴巴,耳朵竖起来)集体仿照,猜猜狗会怎么说? 12.猜猜接下来谁也醒了?(小孩)叙述:狗踢了小孩一脚!小孩醒过来是什么样的?(四脚朝天)幼儿仿照 13.PPT下一个画面叙述:小孩撞了老奶奶一下老奶奶把床都压垮了!他们玩得可真快乐!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玩得很快乐?(跳起来、每个人都笑眯眯) 14.(PPT下一个画面)打瞌睡的房子还在打瞌睡吗?你从哪

4、里看出来?(有彩虹,光线变亮了、窗户翻开了、大家在院子里玩耍)引导幼儿观看 (教师总结:彩虹出来了,照得整个房子很光明;门和窗户也翻开了,似乎打瞌睡的房子睁开了眼睛) 三、完整观赏绘本 1.刚刚我们看的绘本就叫打瞌睡的房子,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看一遍(教师完整叙述绘本) 2.房子里的动物和人们都出去玩了,我们也去玩一会儿吧! 活动反思: 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图画与文字的天作之合”。经典的图画本就是图与文的完善结合,是文学和艺术在最为纯洁的层次和阶段的完善结合。我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反映证明白打瞌睡的房子确实是一本好书,也再次证明图画书对孩子们在观看、思维、审美等力量的提升方面,对孩子们良好共性与健全人

5、格的形成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不容无视的。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图画,初步理解绘本前半段内容并学习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述。 2、通过阅读图书了解牛的形状特征。 3、喜爱阅读图书,并乐于与同伴、教师共享自己的发觉。 4、运用已有生活阅历,依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想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预备: 1、PPT、黑色和白色毛边纸、小图书人手一本。 2、作为牛身体的长方形白纸若干张,黑纸和白纸若干张,胶水、棉签。 活动过程: (一)、观看 1、PPT上撕纸人物与动物造型图,引导幼儿说出撕贴过程。 师:“小朋友,这些画美丽吗?告知你

6、们一个隐秘哦!这些美丽的画是用纸撕出来的。 2、出示封面,引出主题牛的一家 师:“这是牛的一家,有牛爸爸、牛妈妈、和牛宝宝。它们也是用白纸和黒纸撕出来的,今日,我们来一起阅读这本有关撕牛的书,好吗?” (二)、幼儿自由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1)宁静,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阅 (2)认真看一看,看看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说说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观看PPT27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第2、3页:画面上有什么? 幼:一块黑,一块白 幼:一片一片,有的黑,有的白 师:这一块黑,一块白是什么? 幼:许多的纸片 师:猜猜这些撕出来的纸片

7、,是牛身上的哪个部位呢? 幼:牛的身体 师:牛的身体撕好了还要撕牛的哪些部位呢?观看牛的形状特征,引导幼儿跟读课文重复的句子:撕呀撕呀,一个头(两只角、一条尾巴、四条腿) (归纳小结书中量词的用法。) 师:啊,牛爸爸好壮呀!原来我们撕出了一只强壮的牛爸爸! 师:撕呀撕呀 (教师停顿,让幼儿猜猜接下来撕的会是谁?) 幼:牛妈妈 幼:牛宝宝 (四)、集体阅读P815。观看画面内容,鼓舞幼儿尝试叙述。 引导幼儿争论:牛爸爸、牛妈妈、牛宝宝想到山上吃草,那我们要撕出什么呢? 幼:我们要撕草地、还有山坡。 幼:还有树,花。 师:我们要预备什么颜色的纸呢? 幼:绿色 师:牛宝宝很小,吃的草要嫩一些,还可以

8、用什么颜色的? 幼:浅绿色 师:一片深绿,一片浅绿、深深浅浅都好绿(教师引出课文的句子) (五)、师幼完整阅读封面至P15,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六)、幼儿尝试撕牛 (1)提出要求,介绍牛一家的异同点:大的身体是牛爸爸、略小一点的是牛妈妈、最小的身体是牛宝宝的。 (2)幼儿撕牛,师提示幼儿自由撕出一只牛。 (3)相互展现作品,再次要求幼儿用书中的语言描述牛爸爸 (七)、延长活动 鼓舞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连续撕出书中“牛的一家”。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喜爱听故事,理解绘本内容,了解生活在地底下的动植物。 2、能依据情节对阅读内容进展大胆猜测,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乐观参与活

9、动,感受故事幽默好玩的情节。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预备 PPT课件,实物:红薯、萝卜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依据故事的名称猜故事内容 师:今日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故事名字是啪啦啪啦砰。 师:啪啦啪啦砰,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请你们先来猜一猜。 小结:依据故事的名字就能想出这么多好听的故事,你们真了不起。故事的写了一个什么事情,我们来听一听。 (二)图文共读 1、小鼹鼠搬家的缘由 提问:(1)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草和大树都穿上了嫩绿的衣裳。在地洞里,有个得意的小动物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会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它的自

10、我介绍吧:大家好,我是小鼹鼠,我生活在泥土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们和小鼹鼠打个招呼吧!) (2)有一天,天空中下起了大雨,路面积满了水,小鼹鼠的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3)小鼹鼠的家被水淹了,不能再住下去了,谁来帮它想想方法?(鼓舞幼儿大胆表达) 过渡语:我们帮忙小鼹鼠想出了许多的方法,小鼹鼠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它打算去找一个新家。 2、小鼹鼠找新家 提问:(1)小鼹鼠在啪啦啪啦地挖洞找新家,让我们和小鼹鼠一起挖洞吧,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突然“砰”,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是什么东西呀,撞的我好疼啊,谁知道撞到我的是什么呀? 小结:小鼹鼠撞到的是香喷喷的红薯呀,尝一口吧,喀嚓,真甜哪。 3、

11、小鼹鼠又连续向前找家了 提问:(1)小鼹鼠又连续找家,它挖土的时候又发出了什么声音? (2)哎呀,好疼啊,小鼹鼠又撞到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 (3)你寻常是怎么吃萝卜的?那你生吃过萝卜吗?味道怎么样? (4)小鼹鼠觉得味道怎么样呢?那萝卜生长在什么地方? (5)原来红薯和萝卜都生长在地底下,还有什么植物也生长在地底下呢? 小结:原来地底下长着这么多好吃的,这可把小鼹鼠快乐坏了,于是,小鼹鼠打算连续挖洞,啪啦啪啦,啪啦啪啦。 4、连续挖洞,遇到动物大蛇 提问:(1)咦,小鼹鼠听到了惊奇的声音,嘶嘶,嘶嘶会是谁呢? (2)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蛇?你觉得小鼹鼠看到大蛇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鼓舞幼儿大胆

12、表达) 5、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叙述故事 (三)完整叙述故事 1、出示图片,教师完整叙述故事。 2、幼儿叙述故事 教师: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能看着图完整讲一讲吗?假如你情愿,你可以讲给你旁边的小朋友听。(幼儿看图片叙述) (四)你猜,我猜,大家猜 教师:小鼹鼠赶快逃走了,咦,接下来小鼹鼠又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幼儿叙述 活动延长 师:小朋友说出了许多好玩的故事,肯定还会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请小朋友把你的想法画下来吧。教师会把它们装订成册,做成一本新书,请你讲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现在请小朋友回到班里,完成你们的作品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比拟好,不仅生动好玩,而且符合中班孩

13、子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我还设计了自主阅读环节,更是让孩子能够自己亲自翻阅书本,体验一页一页翻书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孩子阅读的阅历而且让孩子有了动手的时机,并不是一味的坐在听故事,看图片。但是由于我的阅历还不够丰富,上课时不够机灵敏捷,不能很好地和幼儿敏捷互动,活动中我对孩子们的答复所给出的回应不够到位,对现场教学不够敏捷,照搬教案等。所以我还需要连续改良,多预设一些孩子的想法,不断提高,争取更大的进步。 中班教师个人教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各种平衡器具的运动,进展平衡潜力。 2、培育初步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潜力。 活动预备: 1、平衡木、平衡台、竹梯、搓板等各种独木桥若干。 2、各种积木、布包、沙包、塑料盆、桶等玩具分布在场地的四周。 3、录音机、磁带、干毛巾(供幼儿擦汗用)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扮演主角、活动身体 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伴随下做自己宠爱的各种小动物的仿照动作。 (二)熟识器材、探究玩法 1、教师带着幼儿将场边的器械搬到场中间搭成各种桥(允许按幼儿的意愿搭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