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共4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9807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神病患者康复指导与家属护理教育 精神病患者家庭是社会关怀中的主力军之一,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生活坏境和更多的关心,使他们降低了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患者家属最为期盼的.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后,并非都随着住院病情的控制而同步恢复,他们出院后往往变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面、细致的家庭护理,帮助他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社会显得极为重要。 家庭支持系统是患者获得的支持系统中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干预,可以减

2、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的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2次/天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1次/天剪指(趾)甲,洗澡1次/周理发1次/周散步,看电视,听音乐1次/天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1次/天 精神病复发的原因停药或减药,最多见;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的先兆自知力动摇;睡眠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工作或学习效果下降;情绪不稳定;躯体不适;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坚持服药;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识别复发早期的“预警症状”;有效、便利的求助策略;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预防复

3、发的训练复发标记 防复发训练首先出现的征象1担心人际关系 1与社区医生联系2感到嫉妒 2用思想日记使自己的思维变得合理3变得多疑 3花时间放松自己4没有正规服药 4.避免承担太多事务5试图做很多事情来转移烦恼中间出现的征象1.感到恐惧和焦虑 1.拜访朋友和社区医生2.感到人们都和自己作对2.增加药物3.离不开房子4.变得重负荷健忘晚期出现的征兆1.感到日益恐惧 1.立即与社区医生联系2.自我孤立 2.增加药物3.睡眠困难4.感到困倦5.听到声音6.有怪异的想法7.日常工作中有问题 降低自杀风险自杀的高危因素:严重精神疾患;有自杀观念和自杀企图;有抑郁、绝望情绪;病前工作能力强,智商高;男性;自

4、尊心过强;酒、药物滥用史;自杀家族史。 自杀行为的核心问题 缺乏自信绝望感 家庭成员和与患者关系密切的应现实而乐观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护理。 患者发生意外时的对策自缢: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外伤出血:包扎止血送医院。服毒:催吐送医院。噎食:抠出食物,拍击背部。暴力行为:想方设法,齐心协力制服。有专家指出,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与最佳链条是由医院家庭社会三部分组成。 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家属最为期盼的。 给予精神病患者良好的社会关怀,不仅是社会公平之要义,也是保障公共安全免遭其害的根本。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单靠亲情远远不够,但精神病患者家庭的作用仍是举足轻重。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助,是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及社会适应上实现的、全面整体的康复,重返社会。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