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97972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课程简介一、本课程主要内容 :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核心内容;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三、 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让教师 深刻的认识到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四、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1 、让教师 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

2、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2 、 让教师 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寻找合理的依据和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更具人性魅力。要把对学生的关爱融入点点滴滴的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中。3 、 让教师 深刻的认识到保护学生安全,不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道德规范角度,都是教师不应回避的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具有的职业精神,也是检验教师的一个职业道德标准。 学习要求 一、了解关爱学生的内涵,教师对学生的爱

3、,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二、要理解教师关爱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能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情,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远是教师自己都始料不及的。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三、教师要自觉树立保护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道

4、德规范角度,都是教师不应回避的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护学生的安全,是教师群体所应具有的职业精神,也是检验教师的一个职业道德标准。保护学生安全正是“爱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文学习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

5、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一、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 关爱学生,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教师所面对的

6、是渴望认同、渴望呵护与关爱的稚嫩的心灵,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滋润,行为上的激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爱的情感犹如师生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又如涓涓细流,进入学生的心田;它像一场春雨,能滋润干枯的荒漠,萌发一片绿洲。全国优秀教师曹苏芬,在浙江省磐安县新渥镇中心小学任教 17 年来,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教育事业是一项爱的事业,爱教育事业首先体现在爱教育对象学生上。她接任的班级有名学生叫吕正强,母亲早逝,父亲久病在床,还有年迈的奶奶需要照料。看到别的孩子都得到父母的呵护,吃得好,玩得开心,吕正强常常伤心地偷偷抹泪。曹苏芬发现后,就注意给他特别的关心

7、和爱护,并鼓励他:“要坚强,做生活的主人。有困难,老师会帮你,同学会帮你。” 曹苏芬利用寒假时间给他赶织了一件新毛衣,还特地绣上“公鸡迎太阳”的图案,并告诉他,只有热爱生活,自信向上,才能迎来明天的太阳。当曹苏芬亲手为他穿上新毛衣时,小正强的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了她的怀里。了解曹苏芬的人都说:在她身上,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母亲般的情怀,它就像一股涓涓细流,悠悠地注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滋润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曹苏芬用爱心为学生的心灵撑起一方天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阐释了师德的真正含义。( 选自跨世纪教师风采,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出版 )2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是对心灵的呵护

8、,更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 ;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能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情,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远是教师自己都始料不及的。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案例:“老师是船,扬起理想与信念的帆,乘风破浪,送同学们抵达成功的彼岸;老师是火把,点燃每一个孩子的激情,为他们照亮人生前进的航向;老师是一把金钥匙,开启童心,唤醒童趣,帮孩子们找回童年的快乐;老师是妈妈,用母亲特有的细腻与慈爱,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注定了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奉

9、献。”这是河南省许昌市古槐街小学老师刘夏笔记本扉页上的一段话。从教 18 年来,刘夏正如这段话所描述的那样,在三尺讲台上乐此不疲、默默耕耘。 18 年的青春韶华、 18 年的风雨磨砺、 18 年的探索奋斗,使她由一名教育新兵成长为一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由她的事迹材料拍摄的专题片让每一朵鲜花都享有阳光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谈起对教师工作的感受,她微微一笑,说:“教育没有什么秘诀,只要抓住了爱这个教育之魂,就抓住了教育的全部。”刘夏是在懵懵懂懂之中踏上教坛的,如果没有下面这件事的发生,也许什么都不会改变。那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接了一个二年级的新班,班里有一个全校出名的调皮大王刘大

10、宝。他不仅天天迟到,不写作业,还经常打架惹事,为他没少跟着背黑锅的刘夏更是气得堂堂训、天天留。每每这时,他就一言不发,瞪着乌亮的眼瞅着 刘老师,充满了怨恨与不服。有一次甚至当着 刘老师的面在教室大小便,执教才两年的她一下子就蒙了。凭着那股不认输的硬劲儿,她咬咬牙,硬着头皮去家访。没想到迎接她的竟是破烂不堪的瓦房和他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没想到这个倔强的孩子竟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又怎能苛求他幼小的心中充满爱呢?刹那间, 刘老师的眼眶湿润了,胸中充斥着懊悔、同情与爱怜。她发自内心地想帮帮这个和弟弟一样大的孩子,帮他摆脱生活的阴影、学习的困境。从那以后,她暗自观察,发现大宝的爱好与长项,利用小孩子好胜

11、心强的心理在班里公开表扬了他,大宝的眼里第一次有了闪亮的惊喜。她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帮他补课,送给他儿童杂志、学习用品。渐渐地,大宝变干净了,也按时交作业了,见了 刘老师那黑亮的眼睛总是含着笑。就在 刘老师为他的进步高兴之时,不幸却再次降临到这个苦命的孩子身上。临近期末,刘大宝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当 刘老师闻讯来到医院时,孩子已病入膏肓,他那苍白的小脸,可爱的笑容,懂事的话语至今在她脑海中萦绕:“ 刘老师,现在我可想上学,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了。”可是老天再没给他机会,这个可怜的孩子过早地夭折了。当着全班学生的面, 刘老师泪雨滂沱。 她从一个孩子身上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也强烈感受到了爱的力

12、量。同时,她也把深深的遗憾埋在了心底。那一刻刘夏发誓:我要用心去爱我的每一个学生,永不在一个孩子身上留下遗憾。正是这件事改变了她的人生观,让这个年轻的女老师树立了坚定的信念:要竭尽所能,干好教育事业,不辜负任何一个孩子。干教育的人都知道,爱个别学生容易,爱所有的孩子难。难就难在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但 刘老师却竭尽全力把她的爱毫无保留地撒向了每一个孩子。 刘老师用她作为母亲特有的细腻和慈爱,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没有哪个孩子的反常举动能逃过她敏感的视线。刘 老师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师德理念:让每一颗幼苗都得到爱的滋润,让每一朵鲜花都享有阳光。为了这一信念,付出多少她都不在乎。为了拉回沉

13、迷于网吧不能自拔的小卓,她曾深夜游走于大街小巷,挨门串巷地寻找、打听,直至凌晨找回迷失的“羔羊”,百般劝说,终于唤醒其昏睡的心灵;爱的奉献,铸就了 刘老师事业的辉煌,也成就了她所深爱的孩子们。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教师热爱学生具有职业性、无私性、原则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从职业性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从事教育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崇高的爱;从无私性看,教师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学生,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杂念的,心甘情愿的;从原则性看,教师热爱学生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学生的错误,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从全面性

14、看,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每名学生,还要关心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到不偏爱,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不计回报、无私的、神圣的爱。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做到: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

15、同的一面。如果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不愿意对 家长或老师说,只是遇到自己无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和指点。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

16、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案例 :郑丹娜,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高级教师。从教 10 多年来,她凭借自己的智慧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用爱呵护孩子,用爱守护童心,在孩子的成长中体味从教的快乐。刚参加工作时,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淘气的学生,她会天天找谈话,实在不行她还会向其家长“告状”有一次,班里有一个淘气的男孩没有完成作业,她把他留下了,一直看着他补完作业,然后送他回家。见到学生的父亲,她便一股脑地反映了他在学校的表现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做小动作,课堂上和同学打闹等等。郑丹娜后来回忆说,当时讲这些话的时候,丝毫没有意识到家长和孩子心里的感受。当她从这名学生家出来以后,屋内便传出家长的怒骂声、斥责声,接着便是学生嘤嘤的哭声。突然意识到,自己沾沾自喜的所谓“业绩”,是以伤害孩子的心灵为代价的。从那以后,她就开始反思自己,探索走进孩子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