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形1说课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953143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的形1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风的形1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风的形1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风的形1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的形1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的形1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的形成说课稿 -董德良一、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风的形成是小学科学河北版五年级上册冷和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冷和热的基础上设计的,是本册书的核心单元。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有关冷和热的现象,开展实验探究,利用实验总结风形成的原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二)教学目标在深入认识教材的基础上,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方面设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风的成因。(3)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出风

2、的成因,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的情感。3、知识目标(1)能用实验说明风的成因。(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探究影响空气流动的因素以及风的成因。实事求是地描述并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空气的流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空气和风,了解了热传递的一种方式对流。所以探究风的形成问题的方法及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对学生来说并不难。3、五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两年的时间,学生对探究的过程、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通过观察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有很大困难。三、说教法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身边常见的材料,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想更好的了解风的形成。2、分析归纳法学生经历探究式教学活动,从中发现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其目的是让学生能从现象中获得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视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在现象中发现规律。3、讨论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4、启发式教学法:

4、课堂教学中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几个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得出科学概念。四、说学法 1、观察感知法:抓住本课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并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影响空气流动的因素。 2、小组合作法: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由基础好的带动基础稍弱的学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3、实验探究法本课使学生经历实验、分析现象等探究过程。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学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材料:支架、纸螺旋圈、蜡烛、实验箱、火柴、蚊香、湿毛巾等。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 在我们科学课上如果仅仅把科学概念写下来会很抽象。所以本节课的板书我用到了文字和箭头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16、风的形成 冷空气 热空气 八、我的感想我在上风的形成一课时, 我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取,通过实验验证解释现象分析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整个教学环节。学生能够真正懂得了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达到了科学知识方面的教学目的。 由于水平所限,这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步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