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说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94938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筝》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筝》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筝》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筝》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筝》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说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筝说课稿 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 王丽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风筝的第二课时。下面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这八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贾平凹。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2、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风筝这篇课文位于第三单元,此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秋天”。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3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词语。二、说学情1 思维状态: 三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虽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

3、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本篇课文围绕风筝展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理解,但对于文本深层的内容,仍需多读多想,多联系自己的实际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2 知识能力: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经验,初步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重点也由识字逐渐向阅读过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三年级学生的重点和难点。三、说模式 我校已经进行了四年的教改大课堂活动。起先是本校的教师上课,后来是本市外校的老师来同课异构,在这里上的不是展示课,而是研讨课。如今,我校的“教改大

4、课堂”活动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的精英老师们,新的教学思想在这里碰撞,新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实验。 王敏勤教授从1986年开始搞教学实验,创立了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和谐教学经过20多年的实验,总结出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不同学段和学科可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在王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在实验人不断地探索下,我们摸索出“小学语文分析课文的教学模式”: 一 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呈现单元知识树)二 粗读课文 整体感知 (运用知识树分段,知道写了什么?)三 细

5、读课文 赏析语言 (丰富知识树,知道怎么写的? 四 归纳概括 深化主题 (完善知识树,知道作者为什么写?给我们 的启发是什么?)五 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六 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完善知识树)四、说设计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的,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第二课时: 感悟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会“我们”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在以上我对教材和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依照我们学校的模式设计出以下四个环节:1单元导入,明

6、确目标; 2 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3 品赏语言 学习写法 4 情感升华 单元回归第一个环节: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新旧教材的主要不同是: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让学生知道单元主题、每篇课题、文体争取最大限度最有效地进行单元整合。 另外,我进行了课前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形容 它吗?目的也是在于引导学生整体构建单元内容,通过老师的巧妙衔接语,把“心中的秋天”这一主题呈现出来,再加上单元知识树的呈现,使之“单元导入”这一环节落到了实

7、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他们的首席。所以,学习目标的呈现我采用了“我想”这种表达方式,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明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围绕“风筝”主要讲了哪几件事?谁能简单的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既是检测他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另外,引导学生找出引领全文的语段,为学生的习作做好引路。第三个环节:品赏语言 学习写法 (了解课文怎么写的)教学策略一“自学指导,合作探究”是“和谐教学法”重要课堂教学形式。针对本篇课文的情感变化,即“快活”“伤

8、心”我设计了两个“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2和3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时快活心情的? 学习要求:先自己在文中划出句子,再小组进行交流。自学指导二: 轻声读读4-8自然段, 画出体现“伤心”的句子,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你是通过哪些词体会到的。教学策略二“抓住关键词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是我进行教学的主要线索。语文课标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应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词,在感悟重点词句时,我重点抓住“精心、憧憬、表

9、示动作的词、快活地喊叫着、拼命地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不仅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更重要的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达到对句的深层理解,从而为有感情的朗读做好铺垫。教学策略三: 以读为本,读中思,读中悟。我国语文教学 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 ,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之能和谐发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小组赛读、男女生配合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例如,课件出示:一个人

10、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1)说说你的体会。(预设:托、牵、一紧一松、跑起来)(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边读边做动作,一会儿,找同学上台表演。(3)指名表演(一人读课文,两人表演)。学生评价。(4)全班齐表演。 儿童在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角色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去表演,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满足。这样,学生读得兴致勃勃,演得津津有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如见其景,如可触摸,从而进一步激发情感,感受放风筝的乐趣。教

11、学策略五:课堂小结 学习写法 学完全篇后,我将对本文的内容和情感、阅读时所用到的有效方法方法及作者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时所使用的表达方法以知识树的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内容梳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而阅读方法的梳理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文章内涵;表达方法的梳理则有助于孩子们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最后让所有的学生在学有所获中结束该课的学习第四个环节: 情感升华 单元回归 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个教学环节完整鲜明。五、说板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是语言,其次就是板书。讲解是用字音说话,

12、板书是用字形说话。它们都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既简便又有效的直观教学形式,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板书我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从感官上看,活泼明快,一只美丽的”幸福鸟”在空中飘舞,预示了文章的主题-童年放风筝的幸福快乐;一条长长的风筝线,牵动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使本课教学的重点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再配上一些小草使整个画面更加完整清晰.确实达到了一种”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六、说评价 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更应该注重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提升,生成能更好地达到预设目标,两者相辅相成。所以评

13、课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评价,也就是对教师预设能力的评价。教学目标设计的评价:预设什么,怎样预设,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而预设,这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既能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又能为评价提供依据。语文教学目标一定要有语文学科的独特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立足“字、词、句、篇”,提升“读、写、听、说”能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另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可操作性强。结合上述的理解,我制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

14、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心情变化些具体的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积累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七、说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结合“资料袋”,开发文本资源。在老师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不仅使学生了解了风筝的历史,风筝名称的由来,还了解山东潍坊是世界上著名的风筝之都,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2搜集风筝图片,开发文本资源。 各种

15、各样的风筝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定格在“猪八戒”风筝的图片上,引起了同学们的笑声,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带来了快乐。 3阅读练写结合,丰富文本资源。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续写,拓展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发展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文章开放式的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是很难得的练笔内容,同样是语言训练的延伸,给了孩子们更大的空间去想象,从想到说到写,练笔变得有梯度,(此课时由于时间所限,课上只进行了说的训练,小练笔的内容作为了作业)为以后的成篇成文作铺垫,同时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推荐好书,拓展文本资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科书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就能去开其他的书库”。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我们可以在学习文本后,拓展延伸,(推荐贾平凹的一本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