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76215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星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星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星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空岛屿星系我们已经知道夜空中在我们头顶闪烁的恒星都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驰骋、闪耀,它们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在太空中环绕,这是我们认识的恒星世界,但这不是宇宙,要认识宇宙,我们需要从更大的视野上来观察这些恒星。我们会发现星系在宇宙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相反,它们都分别挤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叫星系的天体系统中。就像是宇宙中的岛屿一样。我们现在所看到得世界是洒满宇宙的一连串的珍珠,闪耀着,这离我们的宇宙更近了一步。星系是由几亿到上千亿颗恒星以及星际物质构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它的空间尺度通常在几千到几十万光年,星系的大小不一,质量和光度相差悬殊,形态和物质构成也不尽相同,银河系只是星系世界中的极普通的一员,

2、我们通常把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宇宙中存在着数以亿计的星系,从形态上,我们可以把星系分为四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透镜状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其中透镜状星系和旋涡星系统称为盘星系。旋涡星系具有明显的漩涡结构,它可以分为两类:正常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正常的旋涡星系的中心是球形或椭球形,外面是扁平的星系盘,从核球的两端延伸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螺旋状旋臂,叠加在星系盘上,其盘面中含有大量尘埃和气体,这些物质聚集成能供恒星形成的区域。棒旋星系与正常旋涡星系的区别在于它的中心有一个棒状结构。其中我们的银河系就是一个旋涡星系。椭圆星系的结构是均匀而对称的,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旋臂,尘埃和气体也极少。造

3、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早在数十亿年前恒星迅速形成时就已经将椭圆星系中的所有尘埃和气体消耗完了。其结果是造成这些星系中无法诞生新的恒星,因此椭圆星系中包含的全都是老年恒星。透镜状星系是介于椭圆星系和旋涡星系之间,没有旋臂的盘星系。而不规则星系显然它的外形不规则,没有明显的核和旋臂,没有盘状对称结构或者看不出有旋转对称性,银河系的近邻大小麦哲伦星系都是不规则星系。现在我们重点来介绍银河系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系,通过银河系来认识整个星系世界。之所以称为银河系是因为该星系在天球上的投影像一条银白色的河而得名。在我国古代,银河又被称为天河、银汉等。到了17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银河是由大量的星系组成的,实际上银

4、河系内有1500-3000亿颗恒星,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仅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及其普通的一颗。银河系是一个中型恒星系,它的银盘直径约为十二万光年。它的银盘内含有大量的星际尘埃和气体云,聚集成了颜色偏红的恒星形成区域,从而不断地给星系的旋臂补充炽热的年轻蓝星,组成了许多疏散星团或称银河星团。已知的这类疏散星团约有一千两百多个。银盘四周包围着很大的银晕,银晕中散布着恒星和主要由老年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银河系大体上由银盘、银河核球和银晕三部分组成,银盘是银河系的主体,从外形上看银盘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扁盘,直径为8万光年,厚4200光年自中心向边缘逐渐变薄,从整体上看,银盘非常薄,年轻的恒星和星际气体

5、主要位于银盘上,银盘的中心是一个隆起的近似于椭球状的银河核球,半径为1.2万光年,银河核球的中心成为银心,在银河核球内恒星的分布十分密集,它们基本上是年老的小质量恒星。在银心的周围1光年范围内包含有相当于太阳500万倍的质量,在这样狭小的区域内集中了如此多的质量不大可能以恒星形式存在,目前认为在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大质量的黑洞,这个黑洞通过吸积周围的恒星和气体,表现为银心的各种奇异的现象。在银盘外面包围着一个由少量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球状银晕,直径约为10万光年,甚至更大,在银晕内的恒星都集中在一些致密的球状星团内,且围绕银心转动,这些恒星在银河系形成不久就诞生了,属于老年星族,在银晕的外面可能

6、还存在一个更加巨大、半径达到30万光年的银冕。银河系属于旋涡星系,一共有四条旋臂,分别是英仙臂、猎户臂、人马臂和膨胀臂。旋臂是银河系内气体尘埃和年轻恒星集中分布的地方。除了以上比较普通的星系外,还有一类非常特殊殊的星系,我们称之为活动星系,活动星系是指形态和结构都不同于正常星系的河外星系。这类星系同暗一些的背景星系相比较,它们有一个很亮的致密核,都有核心区爆发遗留下来的痕迹。致密核不仅有高光度,且有很强的射电、红外和X辐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星系的中央有一个超大型黑洞,活动星系 包括:塞佛特星系、射电星系、蝎虎座B天体、类星体。其中类星体是活动星系的一种,从照片看来如恒星但肯定不是恒星,光谱似行

7、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发出的射电(即无线电波)如星系又不是星系,因此称它为“类星体1”。类星体的发现,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星际分子并列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首先,类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它的光度极高、距离极远,它比正常星系亮1000倍。对能量如此大的物体,类星体却不可思议地小。与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的星系相比,类星体的直径大约为1 光天(light-day)。一般天文学家相信有可能是物质被牵引到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中,因而释放大量能量(喷发激烈射线)所致。这些遥远的类星体被认为是在早期星系尚未演化至较稳定的阶段时,当物质被导入主星系中心的黑洞增潻“燃料”而被“点亮”。

8、 它的显着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红移,表示它正以飞快的速度在远离我们而去。类星体离我们很远,大约在几十亿光年以外,可能是目前所发现最遥远的天体,天文学家能看到类星体,是因为它们以光、无线电波或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巨大的能量。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在黑洞的强大引力作用下,附近的尘埃、气体以及一部分恒星物质围绕在黑洞周围,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巨大的吸积盘。在吸积盘内侧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物质掉入黑洞里,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形成了物质喷流。而强大的磁场又约束着这些物质喷流,使它们只能够沿着磁轴的方向,通常是与吸积盘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高速喷出。关于星系的形成,也就是弥漫在宇宙空间的气体是如何凝聚

9、成包含恒星、气体和尘埃的巨大星系,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在宇宙早期残存在原始气体的微小扰动,在引力的作用下获得增长,并最终在自身的引力下使原始气体云坍缩,形成了第一代天体,之后随着恒星的演化,星际物质的挤压,黑洞之间的碰撞,进一步形成了星系。在星系的演化过程中,只有在暗物质存在的情况下才变得非常有效,暗物质的强大引力可以为气体云的凝聚提供加速机制,没有暗物质的存在,星系大概到今天还没有形成。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目前已观察到100亿年前正在形成的星系,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衣服画面:星系之间在相互吞食和合并中竞争其生存空间,存认为年老的椭圆星系并不像其所包含的恒星那样年老,它们是盘星系和其它的星系相互作用产生出的相对年轻的后代,在星系的合并中触发了大量恒星的形成,使椭圆星系的气体和尘埃变得非常稀少,椭圆星系还会不断的吞食周围星系而不断的扩大地盘,所以椭圆星系的体积都非常的巨大。这种过程在星系较为密集的地方更为频繁,故最大的椭圆星系通常位于星系团的中央。除了椭圆星系之外,不规则星系还有类星体都是由于星系之间的碰撞形成的,正是由于长时间星系的碰撞和合并从而形成了今天璀璨的星系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