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特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757647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特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特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特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要特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8-43 鄭伊庭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特色:( 1 ) 曆法的編篹帶動了整個天文學的發展。在中國古代社會,頒曆法為皇權的象徵之一,故改朝 換代,也往往要改年號、改曆法。自秦漢以降,約有 一百多種曆法。古人相信天象為國家命運、氣勢的指針,故重視太陽、月亮的運行,日、月食的推算,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土的出沒,各節氣長短推定,每月南中天星象,及各種天文異象的記錄、判讀與解析,是以中國古曆法為天文曆法。 古人也深信星占,認為國家興衰與皇權持有人的運勢,皆可由天文異象中預測、解讀出來,故天文知識常被視為國家機密,嚴加保密,阻礙了天文學的普及化與發展。( 2 ) 以代數方法作為處理天文數據的基本計算

2、方法,與西方的幾何方法不同。( 3 ) 以自己意識形態觀念給星空分區和恆星命名如:二十八星宿,辰星(水星),太白(金星),熒惑(火星),歲星(木星),鎮星(土星)。 註:土星繞日的周期為29年,故稱為年鎮一宿的鎮星略為牽強。( 4 ) 我國古採用365 1/4度的周天分劃,西方通用360度周天制。( 5 ) 我國古天文儀均以赤道坐標系統標定恆星位置,西方採黃道系統。( 6 ) 我國古代全天恆星總數以陳卓的283官1464星為準,分屬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個天區。西方以托勒密 (Ptolemy)的1022星為定數。( 7 ) 古曆以陰陽合曆為傳統,創立了二十四節氣,與農業關係密切。( 8 ) 中國占

3、星術的哲學觀點以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為基礎。( 9 )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注重實際,勤於觀測詳細記錄,對異常天象的出現尤其重視。中國的古代天象記錄是當時世界上最豐富,最有系統的。中國之星座:為了便於辦認星星,進行天象的觀測、記錄與研究,中國古代把星空中若干相鄰的恆星組合在一起,並以人世間的事物或職位的名稱,來加以命名。這種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與西洋的星座有同工之妙。每一星官中的星數不等,少至一個,多則可達數十顆之多。 三國時代吳國人陳卓,為我國古星象圖的集大成與奠基者。他以甘德、石申與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圖為厎本,將星空分別283官共有1465顆星。283官含三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 星官的命名極

4、富天人合一的色彩,舉凡出將入相、市井、酒舖、九州地名及皇室家族的成員、皆可成星官之名。 二十八宿:天上的賓館,也就是太陽、月亮的宿舍。二十八宿分布在天球赤道和黃道帶一周,是我國古代對在赤道和黃道一帶恆星的分群系統。 這二十八個星官,在漫無邊際的空間中,就好像太陽、月亮的宿舍。二十八宿的距星大多數是暗星,一等星只有一顆,而四等星以下達八顆之多,鬼宿一為肉眼難辨的六等星。二十八宿又分成四個大星區,用動物來命名叫做四象,就是: l 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l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l 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l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

5、、柳、星、張、翼、軫七宿)二十四節氣:在西洋的曆法中,只分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四個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兩次穿越赤道與最北與最南的四個時刻,以作為四季的中心。而我國農曆裡則把節氣分得很細,定出了二十四節氣,相鄰兩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度。它們的名稱大都反應物候、農時或季節的起點與中點。由於節氣實際反應太陽運行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故二十四節氣為陽曆的自然衍生的產物,與陰曆無關。 地球繞橢圓軌道公轉,在近日點附近(冬至)的運行速度較快,而在遠日點(夏至)附近運行速度較慢,所以以地球的觀點,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也是冬快夏慢,運行15度所須的時間自然有別,因此兩節氣之間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也不同

6、。冬天的節氣較密,而夏季的節氣較疏。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完全按迴歸年的長度。 為了調合迴歸年(陽曆)與朔望月(陰曆)之間的差異,農曆把二十四節氣中,雙數的叫中氣,單數的叫節氣,而且規定每一個中氣標定在一個農曆的月份,例如雨水必定在正月,春分必定在二月,穀雨必定在三月,其餘依此類推?另月名也必須和相對應的中氣相合。 朔望月一般比太陽在黃道上運行30度的時間短,故經過數月後,按朔望月排出來的月份,就有一個輪不上任何中氣,而這個月在農曆裡就定為閏月,由於它沒有月名,所以仍沿用上一個月的月名,而稱為閏某月,例如著名的1995年閏八月。此種置閏的方法,可以保持季節與月份相差不會太遠。是以,每年的春節最早不會

7、在陽曆1月23 日之前,而最遲不會晚於陽曆2月21 日,因為正月的中氣雨水一般定在陽曆2月20 日左右。 以下為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其物候: l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這一天春天開始。 l 雨水:降雨開始,雨水將多。 l 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蟄伏地下冬眠的生物,它們將開始出土活動。 l 春分: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相等,所以古代曾稱春分秋分為晝夜分。 l 清明:明潔晴朗,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發繁茂。 l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雨水增多,適時的降雨對穀物生長很為有利。 l 立夏:夏天開始,萬物漸將隨溫暖的氣候而生長。 l 小滿:滿指籽粒飽滿,麥類等夏熱作物

8、這時開始結籽灌漿,即將飽滿。 l 芒種: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繁忙時節。 l 夏至:白天最長,黑夜最短,這一天中午太陽位置最高,日影短至終極,古代又稱這一天為日北至或長日至。 l 小暑:暑是炎熱,此時還未到達最熱。 l 大暑:炎熱的程度到達高峰。 l 立秋:秋天開始,植物快成熟了。 l 處暑:處是住的意思,表示暑氣到此為止。 l 白露:地面水氣凝結為露,色白,是天氣開始轉涼了。 l 秋分:秋季九十天的中間,這一天晝夜相等,同春分一樣,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 l 寒露:水露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 l 霜降:見霜。 l 立冬:冬是終了,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l 小雪:開始降雪,但還不多。大雪:雪量由小增大。 l 冬至:這一天中午太陽在天空中位置最低,日影最長,白天最短, 黑夜最長,古代又稱短日至或日南至。 l 小寒:冷氣積久而為寒,此時尚未冷到頂點。 l 大寒:寒冷到頂點。 二十四節氣中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與冬至等八節氣最為重要。它們之間大約相隔46天。一年分為四季,立表示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而分與至表示正處於這季節的中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