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68893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文化融合的对外汉语教学角色探析关键词:文化融合;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冲突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正是由于语言的存在,文化才得以表达、交流、传承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熟练掌握一门语言越来越成为了解一种文化的有效手段。同时,文化又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必不可缺的符号和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许多外国学生虽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已经能掌握比较复杂的汉语句式,但在口语交流中却常常因不理解一些微妙的中华文化内涵而面临交流障碍。从对外汉语学科本身的任务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承担着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授业任务,同时还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宏伟目标,以及向世界展示中

2、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光荣使命。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合使命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从广义上明确了除天然物质外的一切人造物质和意识均属于文化范畴。如果将文化按其包含内容进行划分,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观念文化四个部分。其中物质文化属于人造物的范畴,是文化体系的物质基础,是最易于被人所感知的浅层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社会规范的范畴,由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法律规范集合而成,属较高层次的文化;观念文化是文化的精神内核,往往同哲学与艺术相伴,是最高层次的文化。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多元性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形

3、成的,由于不同国度、地域、民族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因而产生了具有本民族和本地区特点的文化。即使处于同一文化圈内,拥有相同物质文化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甚至同一家庭中的个体也会因成长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念文化,这便构成了文化的多元性。(二)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而文化是一定数量的人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尊重、共同享有的,因而也具有社会性。正是由于文化的社会性,才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在为人们所共同接受和享有的同时,也使人们懂得要尊重和遵守文化中内在的社会倾向和准则。(三)时代性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僵化物,而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系统上并不

4、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现象,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益的精华部分会被积淀下来得到传承,外来的优秀文化也会得到吸收和发扬,而文化糟粕则在经过比较鉴别后最终会被历史所抛弃,因而文化会表现出时代性的特点。语言是文化的索引,文化的多元性、社会性与时代性特征必然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与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学,简单看是汉语的教授与学习,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同时,对语言的正确掌握与运用,必然需要对语言所处文化背景的深入把握。由此,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浪潮中,对外汉语教学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仅是扩大汉语的世界影响力与感染力,更要传递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的文化价值

5、与核心价值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坚持以生活的共同性促进文化的互适性,以文化的包容性降低文化的差异性,以文化融合消解文化冲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统一,力求使对外汉语教学成为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推手。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外国学习者对汉语背后的中华文化接受态度往往表现出四种状态:一是完全排斥,认为仅需要将汉语作为工具来学习而不必学习中华文化;二是完全认同,这对于汉语的学习在短期内会有强化和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会带来文化归属的困惑和文化冲突的困扰,同样是不可取的;三是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全面吸收中华文化,持这一观点的学习者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文化间客观

6、上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社会化影响,做到双向的文化适应是很难的;四是在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中华文化的先进成果,并内化为本民族文化。正是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因而必须直面由文化内在特性所带来的差异。尤其是隐含在中国语言中的内心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尺度、审美标准等文化因素,常常给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带来障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一)语言组合习惯有待提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中文与其他语言文字在时间、空间的表述上大相径庭,使初级学习者往往对汉语中的语言组合习惯不适应,表现出汉语表达前后颠倒的现象。如部分学生会将“东北大学”错写成

7、“北东大学”,将方位“左上角”错误描述为“上左角”,这是东西方在空间方位表述方面文化心理不同造成的。我国在方位表述中,通常以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在同一坐标轴中,也往往先“东”后“西”,先“南”后“北”,先“上”后“下”。再如错误表述“以后,我生活在纽约,现在沈阳就是我的新家”中“以后”的用法,表现出学习者对汉语中抽象时间概念“前”与“后”的混淆。另外,韩国学生还存在把时量补语倒置的情况。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组合习惯,蕴含着我国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侧重。由此看来,在语言运用与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正确把握语言语法,而且要深入了解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如果单纯从语法角度进行语言的学习与应用,而不注重对语言背后所内含的价值观念、使用习惯以及文化背景进行了解,那么,正确使用语言就面临较大的困难与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