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678851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王秋云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科目,做好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即教育,将教育生活化,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育 方法策略目前,尚有许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快速汲取知识,但缺少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极难学以致用。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修行式的课程,它应该深达学生心灵,表达于学生的举手投

2、足。因此,老旧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这门课程,教师应该格外重视教学方法,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知识尽可能地归于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道德,在生活中适应法制,如鱼适水。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才有趣、有道、有智,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生活化,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现学以致用的同时,还可以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知识汲取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与教学内容相

3、关联的生活场景或社会事件,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拓宽眼界,使其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推动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的侧重点更加倾向于语、数、外等应试科目,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处于边缘化地带。教师为了提高应试科目成绩,往往会压缩该科目的课时和教学资源配比,这导致其与新课程改革目标南辕北辙。生活化教学理念有利于打破當前的教育格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1.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在决定教

4、学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教学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想实现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教学目标生活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便是: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极联想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与场景,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该内容的积极性,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到达“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教材的编排更加趋于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但由于教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完美,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出现了较大出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躲避类似

5、问题的发生,将教材上比较刻板的知识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相结合,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使学习内容更加生活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到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例如讲不做“小马虎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马虎行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马虎行为,并对马虎行为做出相应反思;初步体会自己马虎给他人带来的不便;认真分析出现“马虎行为的原因;积极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更加充分地理解。并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利于教师做出正面积极

6、地引导,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健康的学习与成长。2.教学方法生活化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授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因此“填鸭式教育并不能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情景教学法是指建立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教学感受,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互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种下“认真听讲的种子,在接近真实的体验中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内容生活化道德

7、与法治这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学生来说,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做到融会贯穿。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知识与身边人和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模拟教学场景的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书本内容,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将教学内容从课本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需要格外重视。有趣的学习气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参考文献:1 曾笃学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文理导航2022年第9期。2 陈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探讨回归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教育研究2022年第28期。3 陈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考试周刊2022年第4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