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6430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董国彬一、教材、学情分析并确定教学目标:1、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在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从前后联系来看,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认识,有利于强化学生应用牛顿定律解题。这一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万有引力、电场、磁场中,有大量的关于圆周运动的命题,每年高考都有圆周运动的相关命题。2、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了圆周运动的初步知识,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应用牛顿定律解题,这就从理论上进行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分析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自主得出作圆周运动都需要一个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外力。(2)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受力分析能

2、找到生活实例中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来源。(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知道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重点难点:向心力来源的实例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生活实例分析中感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点。二、探究并设计适合本节教学的教法、学法:1、设计教法:(1)情景导学法:引入新课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2)目标导学法:让在学生在学前明确学习目标,学有方向,才能有的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3)实验演示法: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操作、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其内在的本质;(4)比较法:通过新旧对比,启发学生认识并获得新

3、知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本节课采用了演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分折解题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设计学法:观察法,归纳法,阅读法,推理法 。教学生用较简单的器材做实验,以发挥实验效益,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复习圆周运动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小球过最高点条件分析作铺垫明确圆周运动的解题思路,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概念理解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来源可以是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汽车过拱桥,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知道向心力公式也适用变速

4、圆周运动O进一步熟练向心力来源分析,为后面绳子过最高点问题作铺堑绳系小球过最高点及过山车过最高点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课后小结三、设计教学流程:四、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教学PPT录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周运动的实例:骑自行车转弯,汽车、火车转弯等都是圆周运动或圆周运动的一部分,这些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在具体的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实例分析一(匀速圆周运动):1、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验)(1)向心力的来源 (2)向心力的特点?2、圆锥摆。知道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明确研究对象确定轨迹找圆心和半径。受力分析,找向心力来源。根据牛顿定律列式求解

5、。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3、火车转弯。小结:对匀速圆周运动而言,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可以是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实例分析二(变速圆周运动最高点和最低点):4、汽车过拱桥。(学生看书自学)在各种公路上拱形桥是常见的,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v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分析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1)当汽车在桥面上运动过最高点时,重力G和桥的支持力N在一条直线上,它们的合力是使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向。F向=GN=mv2/R NGmv2/RG 车对桥的压力:N=NG问题:压力小于重力什么现象?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对桥面的压力越小,试分析一下,当汽

6、车的速度不断增大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当汽车的速度增大到mv2/R=mg 即V= 时,汽车在桥顶只受重力G,又具水平速度V,因此开始做平抛运动。)(2)试分析汽车过凹形桥时对桥的压力。是超重还是失重现象?实例分析三、拓展练习与思考题:5如图,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处为拉力,处为拉力 处为拉力,处为推力 处为推力,处为拉力 处为推力,处为推力6、小球过最高点的条件探究。7、过山车(实验演示)。问题:通过受力分析指出向心力的来源。得出最高点过山车的条件。 8、巩固练习:如图,在光滑的圆锥顶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顶角为2,当圆锥和球一起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球压紧椎面,则此时张力是多少?若小球离开锥面,则小球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少?小结:圆周运动问题实质是牛顿定律的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关键是对作圆周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找到指向圆心的合力(可以是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即向心力。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