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63637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要怎么“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 摘要:叶圣陶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一句名言:“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没有朝着“不需要教的目标努力。为了到达“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师一定要下决心抛弃“逐句讲解和“精批细改的陈旧办法,改为时时处处注重启发诱导,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语文的主人。这样做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有利,但却困难重重,阻力很大;只有克服困难,冲破阻力,才能加快语文教改的步伐。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全体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在听、说、读、写诸方面都到达较高的水准,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

2、、智、体美的和谐开展,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国家的合格公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改革呼声和改革行动几乎没有中止过,其中不少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教师还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是,总体效果却不能令人称心。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在于有相当比例的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的精髓。“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这是驰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这种对语文教育本质的高度概括,在我国是前无古人的,在全世界也是首创。199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叶圣陶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说:“他提出了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这一重要的教学思想,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培养学

3、生的自学能力,到达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主动境界。这些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对指导当代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继承。11-2一、 “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的提出叶圣陶从1912年18岁开始走上教坛,尔后即长期从事和热情关注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2717 1962年1月22日,他发表了?阅读是写作的根底一文,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到达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根底。打根

4、底的方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 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老师备课极其重要的工程。3280 据我们掌握到的资料,叶圣陶关于“不需要教的提法是从这次开始的。这个新观点的提出,可谓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立即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尔后,叶圣陶又在许多不同场合屡次阐明了这个教育观点。1962年7月23日,他在给一位语文老师的信中说,教育“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到达不需要教。以其欲到达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那么与此相违也。3491 在这里,他非常明

5、确地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要激励学生不依赖教师。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决不能多讲。教师讲多了,学生不肯动脑筋,自求得之的能力就无从培养;教师讲多了,学生不用动脑筋,就只好依赖老师了。时间一长,就永远也达不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1963年6月,叶圣陶在评改一位初中语文老师的工作汇报时指出:“尽心尽力地教,目的在到达不需要教。学生真正不需要教了,这才是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大成功。所以语文教师的责任并不是专为学生讲书和批改作文。尽到责任还要推进一步,讲书要到达不需要讲,学生自己能够读书;批改作文要到达不需要批改,学生自己能够认真下笔,完稿之后又能够斟酌修改。2536 1963年7月27日,叶

6、圣陶又在给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信中写道:“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老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34981977年8月,叶圣陶应?人民教育杂志之约,作诗二十二韵,再次用更精炼更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这一观点:“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假设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当其放手时,此才必精干。4632-633 诗中“独行将假设何?诸般咸自办后边的四句中都有一个“自字,指的是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之后,一切都能够

7、做到自行解决,自行处理。众所周知,一个年轻人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不可防止地会碰到各种各样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尽的问题,有思想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学习方面的,交际方面的,婚姻方面的,所有这些问题,既不可能依靠老师,也不可能依靠父母,只能主要依靠自己。而培养出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和处理问题的“精干之才社会的合格成员,国家的合格公民,这正是叶圣陶心目中理想的育人观。“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的主张体现了叶圣陶的这个育人观。1978年3月,叶圣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发言:“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教。怎么

8、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吗?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教师不该朝这样的好境界努力吗?2152 1983年8月6日,九十高龄的叶圣陶在接见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又说:“刚刚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叙述比拟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不要说小学毕业就学完了,中学毕业也没有学完,大学毕业考上了研究生,也不能算毕业。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

9、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 到达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事,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5542-543“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的光芒思想,是叶圣陶对我国历代驰名教育家教育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开展。他既肯定了孔子、王守仁等教育家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自求得之这种提倡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教育主张,又严肃地剖析了旧式教育的糟粕。旧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办法必然是死记硬背、摹仿迎合。旧式教育的影响和毒害,语文学科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

10、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287 叶圣陶的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另起炉灶,否那么将“一切都错。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去培养“活书橱、“人形鹦鹉之类了,而应该致力于造就出千千万万能善于运用语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为了到达这样的目标,我们就不能如同过去那样,再继续搞“满堂灌、“注入式和“逐句讲解的教学了。叶圣陶在屡次讲话和文章中都对“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表示了极大的质疑:“教师果真是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是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2149 事实证明,“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做法,与从前旧式教育的教法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是一种非常陈旧落后的办法。按照这种陈旧落后的办法,学生永远都只能依赖老师,永远都达不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