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621090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制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1. 概述:药品生产技术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销售、应用和管理药物制剂的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的任务包括:研究、发现和生产药物及其制剂;阐明药物的作用及机理;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物;监督和管理药品等。 药品生产技术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国民经济发展。一方面,药品与人民生命健康休戚相关,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延长人类平均寿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民众的重视;另一方面,药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

2、支柱产业。 在我国,受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需求提升、国家药品战略安全、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等因素推动,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品生产专业培养与药物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相关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 适用专业及专业代码2.1适用专业:药品生产技术2.2专业代码:5902023.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药物制剂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生产与应用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4. 培养规格4.1学制三年4.2参考总学分140

3、- -1804.3专业类人才培养基本要求4.3.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学生应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和创业意识、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3.2业务方面 (1)掌握药品生产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2)掌握药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掌握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生产技术、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参与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药品应用的基本能力 。(3)掌握药学相

4、关方面的知识及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熟悉药事法规、政策,熟练应用一门外语。4.3.3体育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心理健康。5.师资队伍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新开办专业准入要求)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应具有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师资结构。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应1 8。 对于新开办专业,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1 5人。在校生数大于

5、100人时,每增加20名学生,至少相应增加1名专任教师。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每1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 专任教师中4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10%。5.2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应有具备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学术造诣较高的药学类专业负责人。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中60%以上必须具备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技术三门课程每门至少有1名具有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及副高、高级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药理学课程至少有1名具有医学或药学学历教育背景及高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

6、。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专任全职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三年平均发表本专业教学论文、学术论文或主编(或副主编)正式出版教材数至少达到人均1篇(部)上。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技术、药理学课程负责人要有相应的科研方向,具有主持院级、市级及以上药学科研项目的经历。5.3教师发展环境 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 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资深教师传帮带、集体备课和定期教学研讨等机制。 有专业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发展规划,并执行良好。主动为教师建立教学培训计划,重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培训

7、,提出明确的培训学时、学分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药学类专业师资培训活动、讲课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注重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兼职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类教学所需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总体评价良好。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从事一定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通道和保障机制,有专门的青年教师培养发展计划和举措。6教学条件6.1教学设施要求(新开办专业准入要求) 为教学提供足够数量和功能的教室、自习室、实

8、验室以及各类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提供充足的设施保障。在制度和经费上保证实验室对学生开放。6.1.1基本办学条件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 20042号)规定的医学院校的合格标准执行。6.1.2教学实验室(l)单项实验教学时,生均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2)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管道及网络走线等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应耐化学腐蚀,并具有防水和阻燃性能。(3)实验室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实验室配备数量充足的消防设施,有警示标志,安全出口畅通,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并有各种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设施和措施。

9、(4)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施。(5)实验用药品的购置、存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6.1.3教学实验仪器(l)建有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生产、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实室或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仪器配备充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2)仪器设备台套数要求:基础药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应满足每人1套;大部分实验的仪器台套数满足每组实验不超过4人的需要;综合实验、大型仪器实验的台套数(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满足每组实验不超过8人的需要。 6.1.4实践基地 有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如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总

10、结或论文,指导教师每人带教不超过3人。 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社会资源,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一定数量的、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基地。 6.2信息资源要求(新开办专业准入要求) 为学生推荐高质量的教材、参考资料和工具书,为师生提供充足的图书资料、电子资料等信息资源。专业所在学校图书馆或所属学院的资料室中应具有一定数量与本专业有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资料、电子资源等各类资料,且各类资料的利用率高。订阅药学类核心期刊种类数不少于15种,其中外文期刊应占一定比例。 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网站,提供必要的网络教学资源。 6.3教学经费要求 6.3.1教学经费总额和生均教学经费教学经费

11、投入充足,每年的教学经费不低于学校本专业学费收入的20%。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000元,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6.3.2新开办专业的仪器设备价值新开办的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总值不低于300万元,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6.3.3新增仪器设备价值及仪器设备维护从专业开始招生起五年内,设备总价值1000万以内的专业,平均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不小于设备总价值的10%。设备总价值超过1 000万元的专业,平均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不低于20万元。每年要有一定的教学科研仪器增长费和仪器设备维护费。7学生发展7.1招生专业招生符合教育主管部门招生政策,招生

12、章程公开,招生规模合理,能满足招生计划。关注学生群体的多元性,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生源,生源质量较高。7.2毕业和就业 毕业考核制度健全,程序严谨无误、执行严格。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建立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跟踪毕业生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7.3学生支持 具有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具有较为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体系,并能有效执行落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活动。在专业建设、教学攻革、课程计划的制定和评估以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学生依法

13、成立学生组织。8质量保障体系8.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专业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等)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过程质量控制与评价机制,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有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建立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积极参加外部的专业认证或评估,强化学生的评估主体地位,吸纳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等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以及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活动。8.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

14、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发挥校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后续教育机构的作用,结合社会和行业的评价,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后续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8.3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专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充分利用学生评教、管理人员听课、督导评教、同行评议、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等教学评价反馈信息,钭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预防与纠正措施,持续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改革;完善教学规划与管理制度;调整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工作整改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适应国内外药学事业和医药行业的发展需求。 附录: 专业

15、课程体系建议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满足药学类专业基本课程体系建设要求的基础上,鼓励高校设置特色课程,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可参照以下基本课程体系构建:1课程基本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通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等构成,各部分课程的具体要求详见下文。 专业教学内容应涵盖本标准中所列课程的知识或技能,同时鼓励设置体现学校、地域或者行业特色的相关选修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建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应高度重视专业实践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不少于50%,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鼓励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中除基本教学内容外,还应有一定的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特色实验项目,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25人。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总结(设计)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2基本素质课程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等)、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和艺术等内容,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国情、省情、形式与政策、创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