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59521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5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教学设计_37(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行避开地须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相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读写“绚丽、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射、树梢、清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爱的部分。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漂亮风光,体会作者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5、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

2、”的漂亮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有关榕树的图片)师: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长成树。我们今日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榕树的叶子很茂密,许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师: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那里有一颗近四百年的榕对,枝叶覆盖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常年栖息着千万只鸟,以白鹭为主。1933年,巴金爷爷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这里,写下了这篇散文,

3、“鸟的天堂”因此得名。二、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老师播放鸟的天堂媒体资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番读。(2)学生拼读,相互订正。(3)老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4、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相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留意:“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终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终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2)学生书写,老师巡察。(3学生到

4、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在黑板上批改。5、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不禁:不由自主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南国:指我国的南部。抖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应接无暇:景色既美又多,令人眼睛顾不及全看。后来,多用来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应付不过来。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看都看不过来。留意:“不禁”的“禁”读jn;“抖动”中的“颤”读chn,“应接无暇”中的“应”读yng。其次课时一、复习课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及重要生字的书写。1、集体拼读2、出示生字卡抽查学生的拼读3、听写重要的生字词二、朗读课文并思索问题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索:“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

5、什么意思?(提示:“天堂”本意是某些宗教教义中,认为正直的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妙的地方。泛指美妙的生活环境。)2、作者和他的挚友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提示:两次)三、学生按作者巡游依次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第一段(14):傍晚,“我”和挚友们划船出去游玩。其次段(59):“我”和挚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1013):其次天早晨,“我”和挚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四、学习第一段(1-4)1、师:这四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作者去“鸟的天堂”的背景。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第一次是在什么

6、时候去“鸟的天堂”?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傍晚2、作者在这四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去“鸟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师:作者在这四段里,主要写了哪些事物?从这些景物描写,我们看到了怎样的黄昏景象?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太阳 绚丽的红霞 白茫茫的水 安静的船 美丽的桨声 安静的黄昏师:作者描写景物,既描写了它们的颜色,如:红霞、白水,又描写了它们的声音,如:桨声很有规律像是音乐,既有静态描写,如:天涯的红霞,又有动态描写,如:船在水面上移动,桨在水中划。在安静的氛围里,这些动态的描写更令人觉得环境是多么的安静。五、学习其次段(5-9)1、学生朗读5-9段2、师

7、:作者在一个安静的黄昏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第5-9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大榕树3、师:请把描写大榕树的有关句子划下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4、作者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树叶:伸到水面上 绿得可爱 不留一点缝隙 绿得刺眼树干:看不出主干 枝干数不胜数树枝:枝上生根 有些树枝垂到水面树根:多数的树根立在地上 像木桩5、作者主要突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特点: 大只有一株,但枝干多数 茂密树叶不留一点缝隙 绿绿得刺眼6、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仔细体会作者如何呈现大榕树的生命力。留意:那么

8、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么翠绿的颜色,光明地照射着我们的眼睛,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抖动。这漂亮的南国的树。师:这一句中写树叶的形态:“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说明白树叶的什么特点?(提示:“簇”“堆”说明白树叶多和茂密。)师:这一句中写树叶的颜色:“那么翠绿的颜色,光明地照射着我们的眼睛”,绿得刺眼,说明白树叶的什么?(提示:说明白树的生命力旺盛。)7、师:这棵茂密的大榕树,挚友说它是“鸟的天堂”,为什么呀?(提示:有很多鸟在这树上做窝。)师:那么,作者有没有见到鸟?师:作者是怎么写的?(提示: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留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8、师

9、:这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经验。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部分的内容。(提示:这一次,作者见到了茂密的大榕树,但是,只听到鸟扑翅的声音,没有见到一只鸟。)9、师:“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是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第一次印象。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提示:肯定很悲观。)六、学习第三段(10-13)1、播放鸟的天堂视频,让学生体会鸟的天堂的情景。2、学生朗读10-13自然段,并思索:作者其次次去“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上一次,作者很悲观:鸟的天堂竟然没有一只鸟。这一次,作者有没有看到鸟?3、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老师补充并板书:其次次经过“鸟的天堂” 早晨4、师:第一次经过“鸟

10、的天堂”,作者见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鸟。现在,作者其次次来到“鸟的天堂”,作者是不是又悲观而归?作者有没有见到鸟? (提示:见到了。)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榕树,作者着重描写了大榕树,写它很大,很茂密,叶子很绿。我们看看,其次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是树还是鸟? (提示:鸟。)5、请学生把文中有关鸟儿描写的句子划下来,给有关的动词加上着重句。6、学生探讨: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鸟儿?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数量喧闹、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体形大的、小的颜色花的、黑的 姿态叫、飞、扑7、作者主要突出了鸟的什么特点?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 特点:多

11、师: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精确地表明白这里鸟儿众多的特点,这个词是“应接无暇”。七、小结作者记叙了他和挚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酷爱和赞美。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傍晚,这时“鸟的天堂”很宁静。作者着重写了鸟儿生活的大榕树。作者主要采纳静态描写。其次次经过“鸟的天堂”是早晨,这时“鸟的天堂”很喧闹。作者着重写了鸟儿欢腾的情景。作者主要采纳动态描写。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日我们学习第4课鸟的天堂二、出示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

12、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索:作者和他的挚友去了鸟的天堂几次?第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时间:5分钟)1、生自由读2、指名反馈3、指名分段4、师生共议四、其次次先学后教默读课文24段,思索: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用笔勾画出相关句子。(时间:3分钟)1、生默读2、指名反馈3、出示相应语句4、这些语句突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属于啥态描写?5、指名反馈(大而美的特点是静态描写)6、齐读这两句话。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指名读58段,思索:

13、哪些语句写了群鸟欢闹的情景?用笔画出来。(时间:3分钟)1、指名读2、指名反馈3、师出示相应句子(我们接着拍掌)4、这些语句属于啥态描写?(指名反馈:动态)5、齐读这两句话。六、第四次先学后教再写品读课文中动态、静态描写得语句。想一想:动静结合突出景物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时间:2分钟)1、生自由读2、指名反馈3、师:动静结合给事物增加了情趣,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七、拓展:为什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当堂训练你能说说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是怎样前后照应的吗?在习作中你也这样用过吗?二、板书设计鸟的天堂(按巡游的依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大榕树(静态)宠爱很多鸟(动态)赞美

14、鸟的天堂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相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无暇、数不胜数”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爱的部分。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漂亮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课前打算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2、词语卡片、课文插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经常用来比方什么?(比方美妙的生活环境,没有苦恼,只有欢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