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日本第一.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57148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别日本第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告别日本第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告别日本第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告别日本第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告别日本第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告别日本第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别日本第一.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告別日本第一傳奇 大國墜落高素質人民 縱容出最無能政客與政府作者:梁旅珠出處:2012年3月號遠見雜誌 第309期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梁旅珠,過去十幾年來因為喜愛日本,經常拎著行囊到日本觀光旅行,每年幾乎14的時間在日本度過。最後甚至在東京購屋置產,有了一個定居住所。並有二本著作我和我的那些日本朋友們、日本夢幻名宿:溫泉、美食、建築的美好旅行,描述在日本的見聞與感想。大學畢業後梁旅珠曾主持台灣第一個國際旅遊電視節目世界真奇妙(後改名為繞著地球跑),後來成為台北市忠孝東路上知名百貨公司明曜百貨創辦人媳婦。而明曜百貨正是日本平價服飾優衣庫(UNIQLO)在台灣的旗艦店。因此她與優衣庫社長柳井正有多次深

2、談機會,了解日本企業領導人對日本未來的憂心忡忡。在遠見雜誌策劃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際,特邀梁旅珠撰寫她的日本印象,許多獨家的個人長期觀察,讓人對日本的現況有更深了解。2011年秋天的京都,意外的不像往年那般擁擠雜沓,有些觀光點甚至像淡季一樣冷清。走在年年排名第一的紅葉名所東福寺,難得看到通天橋上依舊擠滿了賞楓人潮,但耳邊只有遊客互喚拍照和保全指揮路線的聲音,卻聽不到過往楓葉季不絕於耳的讚嘆聲:綺麗紅葉!少了日本女人那誇張上揚的軟調詠歎歌頌讚美,去年京都的楓葉季就這麼黯然落幕了。11月底,向來是京都紅葉的高峰期;每年秋冬之際為期兩週的觀光大拜拜,讓和台北差不多大小的京都湧進驚人的觀光潮。但暖秋

3、冷鋒遲遲不來,讓該帶進人潮加錢潮的楓葉無法轉紅,竟逕自在枝頭上焦枯了。該冷不冷的殘秋熱烘烘,但日本近20年最強冷鋒卻在今年1月底2月初報到(最低溫零下42度),帶來六年以來最大雪量。全國各地因豪雪發生多起交通事故,連名古屋也下大雪,數百台汽車就在路上拋錨,造成交通大打結。日本全境除了沖繩之外幾乎都在下雪,不少人在剷雪時摔死或被屋頂掉落的積雪擊斃;秋田的玉川溫泉有三人在山中祕湯旅館的岩盤浴帳棚內,被山坡滑落的積雪活活壓死。日本的社會和經濟現況,就像這一波寒流一樣冷颼颼。持續低迷20年的景氣眼看又將會有第三個十年,而日本也被迫面對中國正式超越,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事實。30年前在東京一碗拉麵要價

4、650日圓,但就在這一兩年,低價連鎖餐廳已經相繼為荷包日薄的上班族,推出了一份290日圓的牛丼或拉麵。更慘的是,去年3月的東北震災和海嘯帶來了前所未有、更不知從何解決的核災,徹底震碎了日本人民對國家的信任和民族自信心。2011年3月的東北地震後,我曾於6月到東京一趟。使館區和洋人最愛的六本木到麻布十番一帶,以往夜間和週末時滿滿都是洋面孔和外國口音,當時卻全部消失了。一家熟識的TEMPURA店老闆告訴我,地震後有兩個月時間幾乎沒什麼客人,有一天甚至來客數掛零,是他開店幾十年來第一次碰到的情況。而我,則是他三個月來第一次進店的外國客人。儘管一年後的現在,原本在日工作居住的外國人逐漸回籠,觀光客人數

5、也緩步回升。但日本各地動輒5級以上的地震不斷,連研究機構都頻頻預言關東大地震即將來臨,使得觀光業依舊慘澹。連年不況加上地震核災打擊,即使不是災區的鄉下觀光景點狀況也很糟,商店街凋零頹敗,不少地方政府都快破產了。日本第一傳奇落幕:產業虧損,政府無能坐在京都的計程車上,原本不多話的司機聽說我來自台灣,臉上瞬時添了笑意,語氣中多了點親切和放鬆的感覺:喔,原來台灣和中國都說中國語。問他311震災後,生活和生意有受影響嗎?不料他卻沒頭沒腦的回我一句感慨:再這樣下去,日本人就快變成中國人的奴僕了!日本的計程車司機是站在國家窗口看著外界的一群人。日本人普遍因外語能力不足而怯於接觸外國人,但計程車司機則由於業

6、務需求,即使言語不通,也常被迫載著外國人趴趴走。尤其在京都這樣的觀光大城,司機每天接觸到的國際觀光客很多,眼界和感受自是與一般從不接觸外來資訊的市井小民不同。他們的年齡層約從40到70歲,正是一生眼睜睜見證國家經濟和運勢從峰頂跌落谷底的一群人;曾經,他們和全世界的人一樣,相信過日本第一,以為從此日本將引領世界潮流。80年代末期,我在美東念研究所時,正是日本站在泡沫頂端,傲視全球不可一世的時代。1988年到1989年,整個華爾街的金融從業人員都得學會拿筷子,把一片片生魚和著醬油和嗆鼻的芥末吞下肚。 那個時候的日本人,天價搶標梵谷名畫,甚至買下紐約的洛克斐勒中心;紐約第五大道的名店從早到晚擠滿了日

7、本觀光客,每一家名店都必須配備通曉日語的店員。當時,夜裡在東京的銀座或六本木街頭喝完酒要回家,必須把好幾張日圓萬元大鈔拿在手上揮舞,才搶得到計程車。現在呢?週末深夜,排班等著要接酒客的計程車多到從中央通八丁目排到四丁目交叉口,還轉彎一路延伸到築地。日本的產業有多慘?2月4日出刊的週刊,就以再見!傳說的SONY為封面做了專題報導。消費電子大廠Panasonic狀況也不佳,去年虧損遠高過預期,並預測至今年3月止,全年度虧損可能超過100億美元,將是該公司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年度虧損。不用學者專家分析,即使不懂經濟的一般民眾,看知名電器賣場BIC CAMERA有樂町店就知道以往多年來賣場一樓一半以上面積

8、擺的都是電視機,最近一樓原本陳列電視螢幕的地方,已經全部換成了iPhone、iPad和蘋果相關產品。全球需求減縮和強勢日圓重創日本產業,但日本的中央銀行卻沒有什麼作為。日本央行明明可以大量印鈔讓日幣貶值卻不做,讓中小企業經營艱困;現在又打算追加預算8兆紓困中小企業,繼續增加政府赤字。對一個年度預算六成要靠借貸的國家來說,真讓人想不通日本政府的心態。 問日本的上班族朋友,他覺得是日本政府抱美國大腿,不敢讓日圓對美金貶值。不過也有人認為,可能是由於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會因為日幣貶值使得財產大幅縮水,所以不願處置。整個國家運作墨守成規,更不敢大刀闊斧除弊、拿既得利益者開刀,因而只能和稀泥成一團。既得利

9、益者有誰?就是現今日本握有多數財產的中高齡者,當然包括了領導國家方向的官員政客和專家。最近的人口研究報告顯示,日本目前有1億2000萬人,但50年後將只剩下8000多萬,而且會變成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的人占40以上。不過多數人想不到未來,因為現在的日本中青年世代日子已經很難熬。根據估算,現在55歲以下的人,繳付的年金都將超過將來他們能領到手的金額,但儘管如此,多數守法的日本上班族還是乖乖繼續繳。2008經濟危機房產泡沫後,美國許多家庭發現續繳房貸不划算,就兩手一攤把爛帳丟給銀行,日本人卻多半還是認分繳完,等於是付完高額貸款,手中房子的市價卻已經打了好幾折。日本還有一項更奇怪的經濟奇蹟,那就是

10、經濟明明已經慘趴了,失業率卻只有4趴多,跟各國數字相比顯得奇低。日本企業裡有四成是派遣員工,加上打工一族,看似大家有飯吃,實際上很多低薪冗員,有不少人的生活接近赤貧。社會格差化嚴重,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問題是,電視上雖常有節目教導大家如何過極度節約的生活,米其林的星星餐廳卻天天爆滿。過去十幾年,我每年加起來約有14的時間在日本,眼看著社會的格差化日益嚴重,不禁感慨,日本的年輕一代,前途和未來不知道在哪裡?十幾年來,也因為這樣的經濟局勢,造就了日本第一名平價服飾UNIQLO(優衣庫)。自從明曜百貨和UNIQLO敲定設立旗艦店後,我和社長柳井正先生有了幾次見面的機會。2011年6月,我在UNIQLO總

11、公司辦公室,第二次和他會面,趁機請教了他對於日本經濟和社會現況的看法。當時柳井社長除了直言政客無能是一大禍源,日本年輕人在國際上沒有競爭力的現況,更令他憂心。由於優衣庫正在大舉進軍海外,柳井先生因而有許多機會接觸到來自全球各地剛投入職場的一代。台灣的年輕人很有活力,也勇於向外發展和挑戰,他感慨說道:台灣有很多優秀人才,就像中國、韓國、新加坡一樣;日本的年輕人在工作事業上只求安定、完全沒有冒險精神,他們需要開拓視野,才有辦法跟上世界的腳步。去年9月23日優衣庫台北明曜旗艦店開幕當天,我把天下文化出版的新書放膽去闖拿給柳井正先生簽名,這是他與大前研一先生合寫給日本年輕人的書。簽名之前,他很慎重的在

12、扉頁寫下囯出(走出日本),這是日文的書名,也正是他在書中對日本年輕一代的深深期許。首相如餐廳定食 每月更換讀完全書,對柳井社長的序言標題不能再沉默感觸很深。日本真的是一個全民沉默且忍耐力十足的國家,不論是地震、事故或停電等任何因素造成地鐵停擺,新聞鏡頭上,只會看到所有無法搭上車的民眾安靜的群集在地鐵票閘口等待,一等數小時,不見爭先恐後,沒有抱怨謾罵。即使像311震災海嘯如此嚴重的天災過後,日本災民的自制守序也讓全世界大開眼界沒有爭奪物資,沒有趁火打劫,沒有呼天搶地,也沒有怨東怪西,最多只看到哽咽與拭淚。但這樣高素質的人民,卻因聽話合作,姑息出一群無能政客與不負責任的企業家。有日本人用月替定食(

13、每月替換的特餐)來形容近年頻頻更換的首相,許多人連新上任的首相野田佳彥叫什麼名字也懶得記,只用他曾經拿來自比的泥鰍稱呼他。日本社會的世襲傳統傳子不傳賢,讓當今政界充斥學歷漂亮的公子哥兒,有著體面的家族從政史背景,卻看不到政治家的能力、魄力與熱情,最在行的似乎只有料亭密會和上銀座酒家。而日本龐大企業體制背後,檯面上的企業領導者,像柳井正先生這樣的資產家,是真正大股東的並不多。除了股份早被稀釋的創業家族,就是大銀行交叉持股下的專業經理人,在股東分散無實際約束力的現實下,對經營者來說,官商勾結以自保和照顧員工(包括自己在內)的福利,往往比獲利還重要。因此日本的大商社,普遍沒有歐美企業的競爭進取活力,

14、反而常有著類似共產主義的經營心態與模式。看似國際化,實則封閉、僵化、無效率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看著日本官僚和東電高層面對核災的應對無能,看著大王製紙和OLYMPUS這類大企業經營者的胡作非為,一定感到不解日本民眾的聲音在哪裡?媒體究竟有沒有正義與批判的能力?日本到底有沒有心懷社會責任感的領袖人物?生活苦哈哈的人民期待改革,這一點,從去年底大阪巿長選舉可看出端倪。年輕的改革派前大阪府知事橋下徹,在執政和在野三黨聯手全面夾殺下,仍高票擊退尋求連任的前市長平松邦夫。律師出身、言談犀利大膽的橋下不僅受年輕一代支持,也擁有不少中老年巿井小民和婆婆媽媽粉絲。最近有白天的談話節目在大阪街頭訪問40歲以上的

15、人:有困擾時最希望能向哪一位名人請教?橋下名列第三,位於兩位知名藝人之後,是少數受到民眾信任喜愛的政治人物。如今的大阪府知事是橋下的心腹,關西政經中心大阪已成為橋下幫的天下。除了繼續進行他整合大阪府與大阪市為大阪都的計畫,表現積極的橋下正在推動總理民選,意圖打破日本官僚體系的積習和沈疴,而他本身也是最有實力問鼎中央的明日之星。忍無可忍 年輕人該走出日本橋下領導的大阪維新會將於今年3月舉辦維新政治塾,以改變大阪,日本就會改變為號召,仿坂本龍馬提出橋下版的船中八策,著手包括資產課稅和教育制度的改革,為整頓政府財政,更毫不留情的打算裁掉連續考績不佳的教員。此舉雖引起教育界反彈,卻受到多數民眾歡迎。他表示,日本島國領土狹小資源有限,唯有透過良好的教育,培養日本年輕一代的視野與競爭力,日本的未來才有希望。因為忍無可忍,政壇終於出現了改革派新星;更因為不得不說,民間總算有像柳井社長和大前先生這樣的人發聲了。問題是,儘管他們一再呼籲:日本已成三流國家,你們不能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