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551089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健康宣教(DOC 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循环系统健康宣教 循环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 (一)慢性心力衰竭 【疾病知识介绍】: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 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 【休息指导】: 老年心衰病人进行一些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阻止心衰症状的发展,亦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对病情稳定,

2、心功能级的病人,可采取走步、打太极拳等多种运动形式,其中走步是心衰病人较好的运动形式之一,可有效改善有氧活动的能力,走步在室内外都可以进行,开始先慢步行走,速度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一般每次 2040min。 心功能较差的可采用间歇锻炼的时间和次数,每次锻炼以自觉稍累或有些气促即可。 心功能级的病人一般不能做全身性运动,可轮流做单肢体的运动,即可增加骨骼的血流,对全身血流动力学负荷的影响也不大,对于重度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心功能改善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尽早活动,以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萎缩,消化功能减退,静脉血栓形成等。 活动应注意循序渐进。 为配合治疗,一般心衰病人采取高枕位睡眠,较重者采取

3、半卧位或坐位,可以减少夜间气短、喘憋等呼吸困难症状。 【饮食指导】: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宜食用汤粥类,少食多餐,晚餐宜少食,防止夜间发病。 控制钠盐的摄入。 一般每天 5g以下,中度心衰每天 32.5g 以下,病情重者每天不超过 1g,某些烟熏食品以及酱油、味精等也应控制,对于进食少,使用强心利尿剂者不宜过分忌盐,减少刺激性饮食,禁止饮酒、吸烟,禁用浓茶、咖啡或辣椒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多摄食含钾镁的食物,如柑橘、香蕉、菠菜等。 因这类无机盐具有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脏的消耗,故也应给予一定限制,一般以 0.81g/(kg体重d)为宜。 【用药指导】: 洋地黄类药物是治疗心衰的主

4、要药物,但老年人极易发生中毒,因此应用洋地黄药物时应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服洋地黄前必须数脉率,应不低于 60 次/min 为宜,以防引起毒性反应。 利尿剂最好在早上或上午服用,以免夜间因用药后尿量过多而影响睡眠,另外,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测量体重,以监测体重减轻程度(滞留在体内的体液被排出)并做记录,以提供给医生作评估药效的参考。 有些利尿剂会过多地排出人体内所必需的钾,引起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过低和电解质紊乱,因此,患者应该吃一些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或根据医生的医嘱补充钾离子。 (二)急性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

5、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为: 1、早期征兆为心功能正常者出现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心率增加1520次/分,继而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睡眠等。 2、急性肺水肿 起病急,病情可迅速发展至危重状态。 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 【休息指导】: 保持生活规律,

6、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 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 【饮食指导】: 低脂清淡饮食,忌饱餐,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 酒。 【用药指导】: 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定期门诊复查,如出现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及时来院就诊。 (三)心律失常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 心脏在正常情况下以每分钟 60-,100 次的频率有规则地跳动。 当心脏内冲动的发生或传导不正常,使其速率和节律发生异常时称为心律失常。 其主要表现有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气髑、头晕、晕厥。

7、 部分病人虽患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却完全无自觉症状,往往是做心电图检查时寸发现。 其诱发因素为急性感染、烟、酒、咖啡、运动与精神刺激等。 【饮食指导】: 量少、多餐。 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韭菜、青菜、大豆,低盐、低脂,避免过度辛辣的食物。 【生活指导】: 1 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2 戒烟酒,忌浓茶、咖啡、可乐等刺激性的饮料。 3 有晕厥史,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的工作。 4 保持大便的通畅,心动过缓者避免排便时屏气。 5 教会患者自测脉搏的方法。 6 定期门诊复查心电图,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用药指导】: 1、严格按医嘱使用抗心律药物,纠正心律失常,提

8、高活动耐力,2、口服药应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减药、停药或擅自更换其他药物。 3、静脉滴注速度应减慢。 【检查指导】: 动态心电图: 常用方法是让病人佩带慢速转动的磁带盒,安置电极放在胸前,连续记录 24 小时,可从中发现心肌缺血和各种心律失常。 指导病人监测期间应掌握以下几点。 124 小时动态心电图仪价格昂贵,精密度很高,使用时应小心谨慎,切忌碰坏、摔坏,睡觉时不能压住盒子。 2不进入有磁场环境,不接触有磁性的物品。 如不进入放射科,不用磁化杯喝水等。 3做好 13 记,即将 24 小时内出现的症状(或不适)和自己的活动情况及时间写在日记常中。 例如头痛、头晕、胸痛、胸闷、心悸、气促、恶心

9、。 活动描述要简单扼要,即上楼、走路、抽烟: 喝酒、坐、睡觉、休息、大便等等。 可有意识地上、下楼,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4记录仪显示的时间为 24 小时连续的时间记录。 当接近起搏器寿限后期时,应加强随防,每月甚至每周 1 次。 (四)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以动脉压升高为主的疾病。 目前临床上对成人高血压的划定标准为: 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8.7千帕)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12千帕)。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 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

10、恢复正常。 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 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 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 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二致的关系。 【饮食指

11、导】: 1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为原则。 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蛋黄等。 2肥胖者应降低每日热量的摄入以减轻体重。 因为肥胖与血压增高有关。 3多食富含钾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 6g。 因为高钠低钾的摄入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4戒烟,避免过度饮酒。 【休息指导】 : 1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对于长期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对视听觉过度刺激的环境中工作的病人,均要放松自己,适当调节工作和休息。 3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和放松疗法,如散步、气功、太极拳、音乐疗法等。 生理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它们对降低血压有效,如长期气功锻炼可以通过中枢

12、神经系统的调节,使交感神经张力减低而起降压效应,从而减少降压药的需要量。 【用药指导】: 1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 2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用药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应用排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时注意低血钾的出现,卡托普利有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副作用。 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4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位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五)心绞

13、痛的健康教育指导 【疾病知识介绍】: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多表现为闷痛、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有些患者仅有胸闷。 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 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心理指导】: 保持良好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14、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儿茶胺释放增多,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发和加重病情。 【饮食指导】: 心绞痛病人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戒烟酒。 【休息、活动指导】: 1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发作频繁者卧床休息。 一切日常生活由他人护理。 以降低心脏耗氧,防梗塞范围扩大;无严重并发症者,第 2 周可在床上作肢体被动运动,第 3 周在床边活动,第 4 周可在室内活动。 (六)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指导 【疾病知识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为: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