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53776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课堂有机结合.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成果以“校中校”为突破口 构建三个课堂促两个转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西南财经大学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西南财大路名中的历史 学校将校园内的道路用与学校有关的历史进行了命名,并在路牌上镌刻了说明。以下是路牌上的说明:公学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中国公学,中国公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之一,1906年创立于上海,孙中山、黄克强、宋教仁、蔡元培、马君武、杨杏佛、于右任等曾任校董,著名学者胡适是中国公学第一批学生,中国公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师生中有不少人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如女英雄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土之一的谬德

2、潘等。中国公学于1951年与正阳法商学院等全并为重庆财经学院,次年并入西南革大,1953年随西南革大三处并入四川财经学院。求精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求精商学院,私立求精商学院原名私立求精商业专科学院,创立于1940年,校址在重庆市曾家岩,1947年,商业专科学校升为商学院。该学院由美国教会所办,其学院各级负责人均为留美学者,学院实行美式教育,从成立到结束,共毕业学生十届。学院在1951并入西南革大,随西南革大三处并入四川财经学院。正阳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正阳法商学院,其前身为创建于1946年的重庆朝阳学院,1949年更名为私立重庆正阳法商学

3、院,位于重庆解放东路。当时的院长、院董事长均为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兼职,副院长由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次长最高法院院长夏勤担任。聘有当时的国内知名人士作教授,如陈豹隐、潘大连、刘觉民等。学院在1951与中国公学、相辉文法学院合并为重庆财经学院,后并入西南革大,1953年又随西南革大三处并入四川财经学院。相辉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相辉文法学院,该学院创建于1946年8月,位于重庆北碚,创办时拟办为复旦大学重庆分校,校名取自复旦大学创始人,原校长马相伯、李登辉两位老先生。开办时设文史、外文、经济、银行、银行会计、农艺五系,后增设法律等,学院曾有著名红学家吴密、文学家徐德庵等

4、作教授。学院在1951与中国公学、正阳法商学院合并为重庆财经学院,后并入西南革大,1953年又随西南革大三处并入四川财经学院。革大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西南革命大学,西南革命大学成立于1950年,校长、副校长分别由刘伯承、张子意兼任,总校设在重庆,先后招收学员2万余人。西南革命大学设四个处:一处主管教务,二处主管政治课教研,三处主管业务课教研,四处主管后勤。三处由部分财经系科合并而成,直接管理财政、贸易、经济计划、工厂管理四个系及财政、会计两个专修科。西南革大三处各系科一共办了两期,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调入四川财经学院。华西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

5、学的前身院校之一华西大学,华西大学是华西协合大学的简称,位于成都华西坝,筹建于1905年,1910年正式招生。1937年在社会历史系建立经济学组,招收经济学专业学生,以后由于要求入学的人数逐年增加,1940年正式成立经济系,从1941至1952年共毕业学生392人。1952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华西大学经济系调入四川财经学院。光华南(北)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光华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创建于1925年6月。1925年5月,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上海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的师生们集会声援,抗议活动受到美校方人员的粗暴阻挠,悲愤之余,数百名爱国师生宣布脱离该校,在其它爱国人士

6、的帮助下,以这些师生为基础,组建了光华大学,校名取之于古诗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句,体现了创办者复兴中华、反对列强的宏愿和光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抗战期间光华大学在四川成都设立分部,抗战胜利后,光华大学本部复校。成都分部交四川省地方接办,变更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9月,在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四川财经学院。成华路:这一路名是为了纪念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院校之一成华大学,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进攻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光华大学张寿镛鉴于抗战非短期内可以结束,与校董会商定,入川设立分校。分校于1938年3月1日正式开学,校名定为“私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39年学校由市内王家坝校址

7、迁到到西郊草堂寺迤西,此地因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的迁入而得名“光华村”。抗战胜利后,光华大学本部复校,成都分部交四川省地方接办。变更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9月,在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四川财经学院。金沙路:金沙路得名于西南财经大学所在地紧临的金沙遗址,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金沙遗址的性质,目前推测有可能属于祭祀遗迹,也可能是商末至西周时期成都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遗址出土的文化表明,金沙文化不是孤立的,它与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8、,再次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住友路:住友路得名于紧临该路的住友苑。住友苑由日本住友海上保险公司出资建设,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对外合作项目之一。日本住友海上保险公司从1998年起每年与我校联合举办一次“住友海上/西南财经大学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保险公司、保监委(保监办)以及保险教育界同行参加。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学校校徽和说明西南财经大学校徽:西南财经大学校徽设计方案自2001年10月18日开始征集以来,陆续收到各方来稿百余件。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广泛的多方征集意见,最后于2002年4月25日定稿,具体设计方案见彩图。 创意说明:校徽的背景图样“”是

9、一个“S”的变形,它既是西南财经大学英文首字母,又是西南这一地理位置的首字母。校徽中间的“”图样有三层含义:一、它是古代布币的造型,说明了西南财经大学的以财经为主的办学性质;二、它是西南财经大学标志性建筑“光华楼”的抽象图形,明确代表了西南财经大学;三、它是一个“人”字形,体现了西南财经大学“育人”的宗旨。校徽的颜色采用代表“理性和严谨”的蓝色,体现出“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西南财经大学办学理念。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校训和大学精神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精神的内涵历经坎坷,几度辉煌,走过半个世纪风雨的西南

10、财大成功地将几代师生通过艰苦创业形成的、具有深厚财经专业底蕴的“经世济民,孜孜以求”大学精神不断传承、升华,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作为大学精神的“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是教师和学生理想追求与精神支柱;作为教师风范的“经世济民,孜孜以求”,阐释为教师的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作为教育理念的“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指明了学生成才的根本方向;作为办学宗旨的“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显示出学校服务于金融和经济发展的神圣职责。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上图为代表着财大精

11、神的光华铁树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学校雕塑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学校雕塑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学校雕塑写有名言警句的文化凳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文化凳写有名言警句的文化凳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学校雕塑马克思铜像亚当斯密铜像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12、 学校文化氛围营造名言警句的宣传牌文化走廊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音乐欣赏每天有音乐爱好者在文献中心大厅义务演奏,深受学生们喜爱文献中心中的音像视听教室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音乐欣赏厅音乐厅里的设备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货币博物馆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阅览室 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电视台和广播站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有利于“两个转化”实现的实施模式潜在课堂建设 广播站

13、在繁荣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坚持正确导向 繁荣校园文化“财大之声”广播站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简介 “财大之声”广播站是由党委宣传统战部直接管理的学生社团组织,是党委下属的校内重要宣传媒体。“财大之声”广播站通过遍布校内的广播设备,对全校进行有线广播,校广播站从周一到周日均进行播音,其中周一到周五播出时间为12:0012:30,18:00-19:00,周六,周日为中午12:00-13:00。“财大之声”广播站是党委的喉舌,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直是广播站最首要的任务,“财大之声”广播站在党委宣传部的管理下,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组织专栏节目,向学生详细讲解“三个代表”

14、重要思想,讲解“七一讲话”等,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繁荣校园文化,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也是“财大之声”的重要任务。在各类节目中,“财大之声”非常注重文化方面的内容,每天都有大量相关的信息被播出,“财大之声”希望通过这些节目,来提倡高雅艺术,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繁荣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做文化类节目,繁荣校园文化方面,“财大之声”广播站注重了以下几个特点:一、 强调人文精神,注重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在节目中,虽然也有大量的流行元素,但“财大之声”是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放在首位的,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更注重选择一些高雅的,优秀的文学、音乐作品,注意

15、节目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修养。二、 强调与财经相结合,突出财经特色。我校是财经类为主的院校,按照我校建设有财经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要求,“财大之声”广播站在制作节目中注重把财经内容结合进去,同时又不是单纯的讲财经,更注重财经与人文相结合。比如推出的“商业巨子”这个栏目,为听众介绍世界知名企业家的奋斗经历,以及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家个人风格、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三、 强调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特色。一方面,节目尽量轻松活泼,有学生味,同时,又针对学生的不足,满足学生对先进文化、高雅艺术和科技等相关知识的需求。四、 强调把提高编播人员素质放在首位。“育人者先受教育”,“财大之声”广播站的成员都是学生,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繁荣校园文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党委宣传部非常重视对广播站学生的培养,使他们在广播站工作期间,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下面对广播站的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